《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43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听完王世充的忽悠之后,这帮江淮劲卒个个士气大涨,争先恐后的都要请战,唯恐落在家里会忤逆周公染病身死。“别拦着我,我要上战场!”而且,他们从李密那里换来的粮食也快要吃完了,只能趁着还能吃饱有力气的时候拼死一战。
  同时,得知李密骄傲轻敌,未设壁垒之后,王世充还秘密挑选了三百名精锐骑兵,到邙山北侧的山谷埋伏下来。

  这个伏击地点选的非常不错,它正好位于瓦岗军的后面,并且绝不会被发现。
  日期:2017-12-27 20:34:11
  [99]
  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十二日,邙山,李密和王世充的决战即将开始。
  临战之前,李密已令程知节带领内马军在邙山上扎营,令单雄信带领外马军驻扎在偃师城北。他本人则坐在半山腰的中军大帐里,准备做最后的了断。对这次的战斗的结果,李密信心满满。程知节一向作战勇敢,一定可以旗开得胜,单雄信虽和我有些隔膜,但冲他战前那股高昂的斗志,此战也必然会十分可靠。宇文化及已经是我的手下败将了,下一个就该轮到王世充。哦对了,王世充好像还没赢过我呢,那他以后也不会了。

  李密这样想着,王世充已抢先发动了进攻。
  但是此时,瓦岗军的阵型还没有完全摆开,也就是说还没有进入战斗状态。不管李密因为什么把动作搞得这么慢,但这正是王世充想要的,他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在对方立足未稳之际占得先手。王世充的算计是对的,李密不仅没有摆好阵型,甚至连必要的防御措施都没有做。
  在敌人的猛扑下,瓦岗军刚一交战就陷入了被动。
  而王世充手下这些剽悍的江淮劲卒,却变得比以往更加玩命,可能是因为此前周公之梦的洗脑起了作用吧,他们一个个拼尽全力、锐不可当,以远远超出所有人预想的劲头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没有心理准备的瓦岗军将士越打越苦,只能勉强招架。

  就在这时,埋伏多时的隋军精锐骑兵也收到了王世充信号,他们从邙山北侧迅速出动,发起了突然袭击。虽然他们人数不多,行动却足够突然、隐蔽,而且有着骑兵从高处俯冲的优势,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瓦岗军冲成了好几段。然后,纵火焚烧起了大营,让瓦岗将士在遮天的浓烟中更加判断不清战场形势。
  胜利的天平正在悄悄倒向王世充,但它似乎来的还要更快些。
  为了最大限度打击瓦岗军的士气,王世充还事先找到了一个和李密相貌类似的人,秘密藏在军营里。现在,王世充令人把他绑起来带到了阵前,令士兵大声呐喊。
  “李密已被活捉了!”
  高亢的喊声传遍了整个战场,两军听见之后,都信以为真。瓦岗军因此士气大挫,一下子失去了斗志。而隋军则士气更加大振,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大呼万岁,疯狂的冲向瓦岗军的阵地.
  李密败了。

  日期:2017-12-27 20:36:39
  [100]
  巩固大后方
  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但那时的唐朝还不能称其为“朝”,它只是诸多群雄中一支,远非后来那么强大。占领的土地不过山西沿线和关中一隅,也没有打过什么硬仗,和当时风头正劲的李密等人相比,更是没有什么太起眼的地方。唯一让李渊扬眉吐气的就是占领了长安这座前朝的都城。
  可是占领了又怎么样?你能占得我就占不得吗?
  是的,当时薛举就是这样想的。

  如果说宋老生的阻击让唐军内部第一次产生了分歧,那么薛举则送给了大唐王朝第一次败仗,同时这也是李世民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
  薛举的籍贯是河东汾阴,算是李渊的半个山西老乡,在父亲那一代迁居了金城(兰州)。史书上称他骁勇绝伦,家资钜万,喜欢交结豪杰。长大以后,他当上了金城校尉,后来借着隋末乱世造反自立了门户。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军官、前西秦霸王(自封的,可比西楚霸王)、现西秦国皇帝,薛举也曾拥众二十万准备攻取长安,不料却被李渊抢得了先机。
  还没等他动手,长安就落到了人家的手里。

  眼看夺取长安已经无望,薛举却没有善罢甘休。他派儿子薛仁杲率军进逼到了长安西边的扶风(陕西扶风县),准备在此扎下一颗据点,日后再图进取。
  结果,奉命前来的李世民把西秦军打败了,一战就斩首了一千余级,薛举这才不得不退回了他的老巢秦州(甘肃天水)。
  薛举是一个非常残暴嗜杀的人,每次打仗抓到俘虏,经常要把他们切断舌头、割掉鼻子,有的甚至要活活用碓子活活捣烂。碓本是一种捣米的工具,薛举却用来杀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已经属于变态杀人狂级别了(和罗士信有一拼)。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但此时的薛举却被李世民吓怕了,在西秦国的朝堂上,他打着哆嗦,向众臣问起了一件事情。
  “自古以来天子有投降的吗?”(古来天子有降事否?)
  “有,有,赵佗归附汉朝,刘禅侍奉晋朝,直到近代的萧琮还归附北朝呢,他们过得都很不错。”说这话的人叫褚亮,他的名气不算大,但他有一个后来名气更大的儿子—褚遂良。褚亮之所以忙不迭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是想早点投奔李渊这个潜力股吧。
  但薛举的谋士郝瑗打断了他。
  “陛下怎么能问这种事?刘邦当年屡战屡败,刘备老婆孩子都丢了三番五次,但是最后都成功了。陛下怎么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做亡国的打算?”
  薛举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急忙掩饰道。
  “咳咳,那什么,我就是试试你们的态度,开玩笑的啦。”
  于是,他放弃了投降的念头,并重赏了郝瑗。他已决定,要继续作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