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52节作者:
唐封叶 日期:2017-11-21 17:48:05
做完这一切后,已近第二天清晨,武王这才退出城去,回到城郊的联军大营。
1976年,陕西临潼县(现为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南罗村的一个农民在刨地时,突然一锄头下去,刨出一件周代用来当大碗盛饭的青铜器—簋(读鬼)。这簋上有32字的铭文,其内容为:“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在甲子日凌晨,时值岁星当空,击败商军,迅速占领了商国。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即管地,今郑州),赏赐给一位名叫‘利’的右史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这些金属作此祭器,以纪念其先祖檀公。”因为这个簋是武王的大臣“利”铸造的,所以史学界就把该簋称为“利簋”。利簋的铭文字数虽不多,却是目前发现的、有关武王伐纣这一重要事件唯一的“实时文字记录”,意义非同凡响。它证实了传世文献中周人克商之日在甲子日、“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等记载的正确性。因为记录了商周易代这一影响中国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2012年,“利簋”被评为中国文物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且说武王回到城外大营时,联军众将士还沉浸胜利的喜悦中,不过武王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虽然周人的挖心战术奏效,牧野一战迫使纣王自杀,并擒获其多数亲信大臣,但是商王畿内和周边,还有无数的商人城邑和亲商诸侯国;尤其是在商朝东部和东南部,商人依然保有较强的实力。因此牧野之战并不意味着伐商的结束,必须要逐步铲除这些商朝的残余势力,伐商才算真的成功。确实,从历史来看,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和占领朝歌、逼死纣王,有些类似后世的金兵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虽然占领了这个王朝的心脏、控制或杀死了其帝王,但是该王朝的广大区域,却还没有征服掌控。后来就是因为金国没能迅速灭掉宋朝的残余势力,才形成了金国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日期:2017-11-21 18:00:17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逸周书》说纣王的死党“方来”听说朝歌失陷后,立即大举反扑。武王于是下令让太师吕尚率军前往抵御。这“方来”到底是封国名,还是将领名,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有人认为它应该就是指纣王驾前的大力士恶来,古书抄写错了抄成了“方来”。不过这也都是猜测而已。但是从武王派遣周人最勇悍多谋的将领、总管六师的太师吕尚来对付它来看,“方来”应该是个硬茬,这次商军反扑的规模想必不小。不过再硬的茬,碰到了鼎鼎大名的姜太公,也得歇菜。二月二十五丁卯日,也就是甲子牧野之战后的第三天,吕尚消灭“方来”凯旋而归,并向武王献上俘获的战俘和割下的敌人左耳朵。古代杀敌记功时,脑袋当然是最佳凭证,但是脑袋毕竟大了些,不方便携带,因此也常用割敌人尸体的左耳朵的方式,来计算数目。
日期:2017-11-21 23:20:03
第二天(二月二十六戊辰日),武王在大营内临时设立的文王宗庙前举行“燎祭”,即架起柴堆把玉帛或牺牲之类的物品放在上面焚烧,通过上升的烟气将伐纣成功的消息昭告上天,并上告先祖,同时祭祀文王。
同日,武王鉴于此前“方来”的反扑,决定乘胜追击,迅速扫荡商人的残余势力。从这天开始的一个多月内,他下达了一连串对商人的追剿令:
命令将领吕他征讨商朝属国戏方;
命令将领侯来攻打商朝的靡地与陈地;
命令将领百弇征伐商朝卫地;
命令将领陈本征讨商朝的磿(lì)地;
命令将领百韦讨伐商朝的属国宣方和厉方;
命令将领新荒讨伐商朝的蜀地;
…
上面这些周人将领受命征伐的地方或国家的具体位置,史学家们还有一些争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基本都在今天河南或山西境内,距离朝歌的距离都不算远。我们要强调的是,周国将领新荒征伐的蜀国,并非随同武王伐纣的蜀国。史学家杨宽认为此蜀在今河南新郑西北、禹县东北;李学勤则认为此蜀为“荀”的讹误,在今山西境内。
几十天内,这些大将们分别得胜而还,并向武王进献斩获的敌人耳朵和战俘。当然,因为武王在朝歌停留的时间很短,后几位将领得胜报捷的时候,武王已经离开朝歌在西归途中了。
据《逸周书·世俘解》记载,此次武王伐商期间,向四方征讨,共攻灭了99国,征服了652国,总计杀敌177779人,生俘300230人。
《逸周书》中的上述数字不免夸张,但是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那就是:武王伐纣,绝不是像很多人误以为的那样,仅仅是打了一场牧野之战、斩了纣王首级就完了;事实是在牧野之战后,武王又多次遣将调兵,分路出击,继续攻打商朝的残余势力,并杀戮、俘获甚重,才最终实现“灭商兴周”大业。正是因为这一系列“赫赫武功”,武王才被称为“武王”的。(从周军几十天攻灭了99国、征服了652国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是很小的;尤其是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应该大多是“传檄而定”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