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道德经》
第10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17 08:07:13
  道之图腾(1)
  解放前,外国“探险家”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中盗走了一副古画,后来几经周折,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直到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文版杂志《国际社会科学》作为试刊号,以“化生万物”为名,在首页插图上刊登了这幅古画—伏羲女娲交尾图。
  天道,人道,皆为阴阳,波-粒二象性就是一个例子。既然是天道,人道,自然要遵守,否则要被惩罚。既然要遵守,自然是规矩了。
  下图伏羲持矩,女娲持规。
  这个图是老子道德经的道的图腾之一吧。不知道年代如何?有说汉朝时期的,因为有个汉代古墓砖也有类似的图案…
  日期:2018-04-17 10:24:38
  道篇十四(3)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帛书甲本乙本做执今之道,通行本做执古之道。执今还是执古?
  事实上,道篇十四说的是天道,自然科学,不是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量子理论,也许未来的统一场,大统一理论,我们改变了很多。
  所以,从文字看,就应该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那么,通行本为什么是执古之道呢?

  显然有儒家把这段意思理解成为治国的人文科学了。这个自孔子开始,就颂扬三代之治,托古改今,只是儒家的手段罢了。所以吧,应该是没读懂。
  日期:2018-04-17 11:24:26
  道之图解2: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关联的是时间和空间,脱离时空谈道,应该是不正确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说,大质量的星系会显著改变自己附近的时空,所以光沿着曲线传播。所以,道,是可以指引我们的道路,他不是永恒不变的。
  日期:2018-04-17 12:01:33
  道德经里有很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他混在一起讲,但是我们要分开。
  比如道篇二十五, 讲的就是星系和地球。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讲的就是行星围绕恒星旋转的道理。
  后面在详细说吧。
  日期:2018-04-17 13:13:31
  道之图解3:围棋
  围棋,一阴一阳的变化游戏,成为人工智能开端的推手。真的是天意。
  或许那一天,道大,天大,地大,人(楼主把王改成人)亦大。四大变成五大了: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工智能也大。人工智能对人类来说是工具?朋友?还是对手?是福是祸,难料。不过楼主是偏乐观的。贴个旧文。
  毫无疑问,电脑AI相对人类而言,对某个命题的解答,绝对是基于整体论的,故此,如果真的有AI社会的话,也会表现出某种整体的善.

  或许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AI的相伴,才能真正的向上突破动物的天性吧
  对于AI的未来,楼主并不赞同莱坞的终结者,黑客帝国系列,反而认为真正的AI的出现,才能把人类更好的提升.
  人工智能Alpha Go第一次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至少对于2016年的围棋界,天是变了。2017年,Alpha Mastr 把人类顶尖棋手柯洁打的躲到卫生间哭了一会,说实在的,楼主当时有点心疼柯洁,为此还写了一篇文,跟自己和解。
  日期:2018-04-17 14:56:18
  道之图解5:埃及大金字塔与西方的新世界秩序

  等级社会中,金字塔式的统治是最为牢固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但财富和权势,就是倒立金字塔的。
  日期:2018-04-17 15:13:56
  道篇十五(1)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春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志:记述。 与:动作谨慎,缓慢。  猷:谋划。  严:严肃。 泽:通释,消融。
  朴:未经加工的木材。 春(三点水+春):水深流动的声音。
  译文:古时候善于行道之人,高妙又深奥通达,深奥的不可描述。因为不可描述,只能勉强对他做一番说明:(决定是否干一件事情)他的行为谨慎缓慢啊!就像冬天冒寒涉水。(开始的时候)谋划盘算啊!就像害怕四周的围攻。(事情发展的时候)严肃庄重啊!就像前去做客一样。(事成之后)放松啊!就像冰凌消融。(对待功劳)混沌无知啊!就像一块朴实的木头。(对待毁誉)态度深沉啊!就像浑水一样难以看透。(性格胸怀)广阔啊!就像空虚的山谷一样。

  浑浊的水安静下来后,就会慢慢变得澄清。安静的状态转入行动之后,慢慢的就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保持道这样的人,不追求盈满。因为不追求盈满,因此能安于陈旧,破败,而不去追求圆满的成功。
  注:楼主把这个形容圣人是按照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阶段,以及功劳,毁誉,性格等方面来套。楼主以为这样有助于对文字的理解。
  日期:2018-04-17 15:38:26

  道篇十五(2)
  评论:道篇十五,讲的是善为道者的表现,这些表现可以我们是可以观察到的,因此也是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不过,这里又说了一遍满招损的道理,为了不满,可以就敝,居众人之所恶,几道也。这个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现代人都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其实呢,可以这么理解,更高更快更强,在物理上,放大电路是正反馈,系统不可持久,容易烧毁,而蔽而不成,是负反馈,系统就比较稳定。

  所以道篇十六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负反馈的道理。
  日期:2018-04-17 17:18:21
  道篇十六(1)
  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督:中央,正中。静:平静,安静,参考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云云:众多的样子。 根:本源。 王:天下归心,成就王业。
  没身:终身。 殆:危险。
  译文:达到无的境界,就是(有)的极点和尽头。(面对有)保持平静,就是没有偏离根本。万物都在兴起发展,我从而观察他们的还原。万物尽管变化万端,但最后又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本源,这个就叫做静。静,就是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生命的起点是不变的道理。认识到这一规律,就是明智。不认识这个规律,就是暗昧无知。无知而去行动,必然凶险。
  认识这一规律才能包容一切。无所不包容就公正不偏,公正不偏就天下归心,成就王业,这样成就王业是(无须强迫)出于自然而然的,出于自然的就合乎道,与道相符就生命长久,而且终身都没有危险。
  注:道篇十五讲了内圣外王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物理电路负反馈的原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忘初心和叶落归根的道理。
  日期:2018-04-17 19:44:04

  评论:虚,好理解。什么是守静,督也?就不好理解了。其实孟子三句话可以注解: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威武,贫贱就是有,面对这些你巍然不动,自然就督了。这也是道篇第一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的注解。无欲,才能公正,才能守中。
  复归于其根什么意思呢?有句话说的话,你再大的权势,再多的金钱,也是广厦千间,夜眠三尺,这个夜眠三尺就是根了。你白天有千间,但你的身材躯体决定了你睡觉只能占三尺。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循环的问题。也就是有和无的循环,你不能一直有,就像睡觉的时候你相当于放弃了有。明白了,就会懂得这个跟道篇第九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的道理是一样的。明白了,自然不会对身外之物过于追求。有句话说的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实际的循环做的好是这样的:财散—》人聚—》更多财, 内圣—》更多的财散->>更多的人聚-成王。
  这篇主要是讲领导人的素质的。属于方法论。如何做到内圣外王,根本就是你要先明白道,先内圣,后外王。这个次序不能乱。
  推而广之,就像大树不停的循环生长,但任何时候不能忘了你的根,不忘初心才能更好的出发。同样的,叶落归根,也是中国人遵守了几千年的理念。
  日期:2018-04-17 20:19:17
  道篇十七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上:即太上,指的是最好的君主。 案:几案,引申意为东西放在案上,明显看的到。 猷:谋划,深思熟虑。

  译文:最好的君王(无为而治),百姓只知道有他存在,其次的君王,百姓亲近他,赞美他,再次的君王,百姓畏惧他。最差的君王,百姓轻侮他,蔑视他。君王(多言而寡信),百姓信任不足,那么就有明显表现出来不信任(君王的事情)。深思熟虑啊!他不肯轻易发话。功成事就,百姓(不知道出于君王所赐)却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僭主政治,幕后统治。参考西方金权政治,是最好的注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