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11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明实录》评价:“血战歼倭,勋垂闽浙”。
  现在电视里播出的某些抗日神剧,基本上可以归为玄幻类型。经常见主角手持双枪,有打不完的子丨弹丨,单枪匹马勇闯鬼子老巢,然后杀尽敌人,全身而退。如果真的能这样,那小鬼子还能在中国呆八年,确实挺不容易的。关键这种神剧反而会误导年轻人,以为战争非常有趣。有良知的导演,应该尽可能展现战争的残酷,让人们远离它。我觉得,与其那样玄幻的演绎,还不如多拍点戚继光的故事,最起码能算现实主义题材。

  完成了抗倭任务,戚继光被借调到蓟辽地区,担任蓟州总兵一职,负责训练队伍,防御大明北边。和他在同一地区,并肩作战的辽东总兵,便是李成梁。而且据说在当时,无论声名,还是战斗力,戚继光都在李成梁之下。

  从这个角度,大家也可以推导一下,李成梁究竟有多猛。
  面对这样的猛人,努尔哈赤除了心痛,也只能蛋疼。
  痛定思痛之后,努尔哈赤决定曲线救国,先找一个替罪羊。对于这个角色,尼堪外兰再合适不过。
  日期:2018-07-13 12:34:44

  (2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于是,临时演员再次出场。
  出场的方式,逃跑。
  其实,努尔哈赤想找尼堪外兰很简单,直奔他的老巢图伦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北部)即可。然而,简单的问题,复杂了。因为等努尔哈赤到那里时,发现尼堪外兰已经拖家带口跑路。排除努尔哈赤突然脑子抽筋,提前把进攻计划通告给对手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有内鬼。
  内鬼名叫伊尔根觉罗·诺米纳,萨尔浒城(今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水库附近)主卦喇的弟弟。
  诺米纳是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来归附的,和他一起来归的还有嘉木湖寨主噶哈善哈斯虎(额亦都的玩伴,继承父业),沾河寨主郭络罗·常书及其弟扬书。
  对于他们的到来,努尔哈赤相当重视,就如同今天公司起步时一起创业的老员工,来之不易。努尔哈赤特意杀牛祭天,与他们歃血为盟。不仅如此,努尔哈赤将自己同母的亲妹妹嫁给噶哈善哈斯虎。
  盟誓之后,诺米纳率先违约。
  按说诺米纳与努尔哈赤远日无怨、近日无仇,没有必要出卖他。如果真和努尔哈赤过不去,干脆不来投靠,何苦落个背信弃义的骂名。之所以还要违背誓言,因为诺米纳有个弟弟叫奈喀达,而奈喀达有个朋友名叫龙敦。
  绕来绕去,还是家里那点事儿。
  不管怎么样,来都来了,该打还得打。在额亦都等人凶猛的攻势下,努尔哈赤最终拿下图伦城,得胜而归。
  然后,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尼堪外兰逃到甲版城。
  再然后,尼堪外兰得到消息,努尔哈赤要攻甲版城。
  不用问,诺米纳保持了一贯性,帮人帮到底,再次走漏风声。尼堪外兰再次带着妻子和部众外逃到鹅尔浑城(今辽宁抚顺市抚顺县东部)。努尔哈赤再次扑空,只好收拾尼堪外兰的残部和辎重后,再次返回。这一段用了好多个“再次”,只想表达一个问题,努尔哈赤很憋屈,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努尔哈赤相信这句话,但如何能做到事不过三,他自然有自己的方法。
  话说诺米纳自知犯错,而且不止一次。虽然努尔哈赤没有兴师问罪,但他心里没底,于是,他主动邀请努尔哈赤一起攻打家门口的把尔达城(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东南部),以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努尔哈赤欣然前往,与其合兵巴尔达城下。
  攻城之前,努尔哈赤对诺米纳说:“兄弟,你先上,我掩护。”
  诺米纳有些犹豫,以己度人,因为自己曾出卖过努尔哈赤,所以努尔哈赤也有可能出卖自己。所谓“掩护”,也许会变成“抄后路”。

  努尔哈赤似乎看出诺米纳的犹豫,主动热情地对他说:“你有难处的话,就我先上,你掩护。”
  诺米纳没想到努尔哈赤如此真诚,反而觉得不好意思。本来自己犯错在先,人家如此积极。他开始惭愧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答应:“好,就按你说的办。”
  听了他的话,努尔哈赤倒有些犹豫,说:“我先上,倒没问题,可你看我手下人这些装备,是不惨点儿?”
  诺米纳说:“有点儿惨,不过不要紧,用我的。”

  接下来,双方进行了武器交接,互相握手,互道珍重。
  诺米纳兴奋地说:“万事俱备,可以进攻!”
  努尔哈赤平静地说:“不必了,敌人已经缴械。”
  还没等诺米纳反应过来,事先准备好的额亦都等人冲出来,控制住了诺米纳和他弟弟奈喀达。
  处理结果,杀。
  只有死人,才能再不犯错。

  随即,努尔哈赤调转马头,进攻诺米纳的老窝萨尔浒城。
  萨尔浒城的部众知道头目已死,无心反抗,干脆投靠了努尔哈赤。
  日期:2018-07-14 16:50:41
  (2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然而,得胜后的努尔哈赤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后方传来消息,瑚济寨被人打劫。
  安费扬古怒了,竟然有人敢偷袭他的老家。
  努尔哈赤当即下令,必须收拾他们。
  安费扬古主动请缨带领十二轻骑,快马加鞭,追赶劫匪。追上之后,却只夺回了部分财物,并没有更激烈的冲突,因为安费扬古选择了冷处理。之所以如此处置,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方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第二,双方互相认识。
  原来劫匪的领头人名叫康嘉,爱新觉罗氏。康嘉的父亲,名叫宝实。如果大家还记得,宝实在“宁古塔贝勒”中排行老六,而且有个四哥叫觉昌安。好吧,又来了,宝实是努尔哈赤的六爷爷,而康嘉则是努尔哈赤的堂叔。
  还有个带路人,名叫李岱(履泰),爱新觉罗氏,兆佳城主(今辽宁新宾下营子赵家村)。这个来头更大,李岱(履泰)的父亲叫索长阿,四弟叫龙敦。李岱是索长阿的长子,努尔哈赤的大伯父。
  总结起来,这次行动由康嘉牵头,兆佳城主李岱带路,各单位通力合作完成的。
  还有个奇怪的问题,大家都是“五城族人”,怎么会需要带路?答案是,各单位中有外人——哈达部。
  这就有点过分了,之前再怎么有矛盾,也只能算家族内部矛盾。现在他们居然找外人来掺和进来,对于努尔哈赤来说,绝对不能容忍。
  然而,能不能容忍是一回事,能不能处理又是另一回事。
  这种局面,让我想起了《建国大业》里面孔令侃对蒋经国说的那句话:“扬子公司都是孔家的产业,你有本事连我父亲也抓了啊?!”
  中国式的家族关系,弄来弄去最后就剩三个字,没法弄。
  努尔哈赤不是蒋经国,他真有本事。
  于是,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向兆佳城进发,直指李岱。实质上,也在敲打他后面的五城族人。

  天公不作美。
  北方的冬天,本来就天寒地冻,又赶上下大雪,走到刚哈岭,山险路滑,难以行军。众部将劝努尔哈赤先回去,改日再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