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恨——明清纪事》
第13节

作者: 龙池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午时分,孙承宗回到朝中,准备入阁办事,大批文武官员已经身穿朝服在朝房恭候,其中有他的学生后来的大学士文震孟。此时,孙承宗的任命书及关防大印已经连夜赶制而成。孙承宗天启二年八月出关督师辽东,至今已过七年,七年不算太久,但大明国已是沧海桑田,皇帝就换了两位,权倾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也已灰飞烟灭,不少相识的大臣已经身登鬼录。今日,孙阁老与众大臣可谓劫后重逢,一时间,嘘寒问暖,让孙承宗应接不暇。

  经皇帝委任,孙承宗已是北京城防总司令,马上着手开展京师布防事宜,调动军马、安排粮饷、配置火器…,忙的不亦乐乎。夜半时分,内阁突然传旨,皇上命令孙承宗火速前往通州料理,接旨后立即动身,不必面辞。朝野闻之大惊,“去通州-守京师-再去通州”,一天之内,孙承宗的任命变了三次,可谓召之即来呼之即去。
  虽说是朝令夕改,毕竟是皇命难违。孙承宗接旨之后,疾驰出宣武门,在东便门寺庙睡了一觉,略作歇息,快马加鞭,直奔通州而去,自此再未踏入北京城。

  日期:2017-09-15 21:53:12
  孙承宗前往通州,随行只有旧部二十七人,包括他的铁杆幕僚茅元仪。其中三个中途逃跑。出了北京城十几里外,只见沿途房屋被烧,尸骨遍地,一片惨象。
  十七日黄昏,孙承宗到了通州城下,向城头喊话,说孙阁老奉旨来守通州,快开城门。城上无人答应,好大一阵,有一红衣官儿在城头大骂,指孙承宗等为奸细。城下解释再三,城上终是不信。
  此时,防守通州的是仓场侍郎南居益、保定巡抚解经传和原任山东总兵现任通州总兵杨国栋,守军进来汇报,一时间真假难辨,孙阁老可不是等闲人物,假的不让进城自然无妨,万一是真的,谁能吃罪得起?。
  解经传计上心来,找见一名见过孙承宗本人的军士,让他上城头去认。(古时候,没电视,认个人得费多大劲,现代社会,不用说孙承宗这么大的官,就是县委书记上了街都得化妆,满街老百姓谁认不出来)。这名军士趴在城头,用他的火眼金睛仔细端详城下的这位老汉,最后得出结论,验明正身,确系孙阁老本尊无疑。赶紧大开城门,把孙承宗一行迎入城中。总兵杨国栋看见孙承宗上前跪拜,孙承宗坦然受之。(在山海关时,孙承宗不接受总兵跪拜,现在特殊时期,孙承宗要把他阁老尚书的架子端起来,好发号施令)。

  孙承宗驾临通州,军民好比吃了定心丸

  皇太极绕过蓟州后,一路向西疾行。十四日过三河、十五日至通州,途中捉住一名明人,经审问,得知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现统兵在顺义。
  大同总兵满桂在闻警后,即刻点起五千骑兵赴京勤王,由于地缘优势,大同离北京很近,于十一月初六第一个到达北京。崇祯大为高兴,亲自接见满桂,随后赐宴,赏赐貂裘玉带丰厚,满桂向皇帝表示誓死报国。崇祯龙心大悦,当场封满桂为东平侯,赐玉带貂裘,感动的满桂痛哭流涕。不怨满桂痛哭,要知道明朝中期以后,除了皇帝老婆家,对大臣绝少封侯的。以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之大功,正德皇帝也就封了一个伯爵。袁崇焕平台奏对,誓以五年复辽,崇祯许诺事成之后封侯。现在满桂只是带兵勤王第一个来到北京,崇祯就破天荒的慷慨封为东平侯,实在是异数。而其中之深意,更是耐人寻味。

  满桂封侯之后,兵扎顺义,侯世禄兵扎三河,拱卫北京。袁崇焕带兵驻守蓟州,崇祯下旨诸路援军俱听袁崇焕节制,但是满桂在辽东已经和袁崇焕关系破裂,此刻并不愿意听袁指挥,袁崇焕也知道指挥不动满桂,在军事部署中并没有涉及满桂。侯世禄在袁应泰时期就是总兵,自恃资格老,也不大买袁崇焕的账。因此,袁指挥如意的只有他的辽东部队和尤世威、曹鸣雷两部。这样,袁、满、侯三人勾心斗角,互不相能,就给了皇太极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皇太极马上派阿巴泰、岳托领左翼二旗及蒙古二旗前去迎战。两军交锋,一阵厮杀,满侯二将抵挡不住,败下阵来,双双向北京撤退。后金军缴获战马一千多匹、骆驼一百多头。皇太极在通州渡过运河,沿途贴出告示,除了依旧抱冤诉屈的陈词滥调外,抛出了两条新理论。一是说这些拒不归顺,被后金杀害死难的明朝臣民,不是他皇太极所杀,而是明朝崇祯皇帝所杀;二是大讲天命循环论,说天运循环,小国如金、元也是从小国而成帝业,有由天子而废为匹夫者,也有由匹夫而起为天子者,此皆天意,非人力所能抗拒者。言外之意,他皇太极取明家天下而代之,也是顺理成章。

  十七日,后金军行至牧马厂,离北京二十里。顾名思义,此地是皇家养马的地方,后金军一阵劫掠,抢到御马一千多匹,抓住养马太监两名(这两位太监不久之后改写了中国历史)、养马的马夫三百人。随后,大军直扑北京。
  再说袁崇焕,十一月十六河西务军事会议之后,为了争取在皇太极之前到达北京,袁崇焕把步骑兵分开,率九千骑兵直奔北京,余下步兵后续而进。河西务到北京约一百五十里。关宁铁骑疾驰一日一夜,于十七日晚抵达北京左安门外。此时北京城,九门戒严,城门紧闭,寂静的夜中,突然听到人喊马嘶,居民们顿时乱成一团,以为是后金军兵临城下。
  这样,袁军从蓟州先到河西务,再从河西务直趋北京,全程约三百里,走了一个V字形。后金军越过蓟州,向西直扑,从顺义方向往南,直抵北京,基本是一条直线,行程比袁军要短。两军各行其道,未发生战斗。
  经过一昼夜疾驰后,辽东督师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于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个寒冷的冬夜抵达北京左安门外。袁崇焕略微审视附近情况之后,袁崇焕传令在韦公寺前扎营。韦公寺又称弘善寺,“寺在左安门外二里,为明武宗朝太监韦霦所建,是当时北京城外一处胜景……不许一兵入民家,即野外树木,亦不得伤损。派差官带着塘报和北京城内联络,当时天色已晚,京师九门戒严,塘报一时送不进去。知道初更时分,才有兵部差官从城内出来来至袁营查看,袁崇焕把他的他的亲笔奏疏呈上。

  好不容易等到天明,十八日,崇祯派太监内臣冯允生等六人,来到军中查看。内臣回奏皇帝,说情况属实,确系辽东大军无疑,崇祯下旨户、兵二部议发粮草。又派司礼监内臣吕直颁御前青盐千斤,禄米百石,御酒十坛,羊百只,银万两犒师。这赏赐堪称别具匠心,袁崇焕全军九千余人,军士属于强体力劳动者,吃的比常人多,一般一天至少一升米,九千人大概一百石,勉强能吃一天,但是发盐一千斤,人均近二两,须知正常人一天也就需要五六克盐,一千斤盐够全军二十天食用。

  崇祯十一年冬,孙承宗殉国后,他的长子孙铨编纂了孙承宗年谱。在提到乃父崇祯二年应召入京这一段时,时间记载独到。据该年谱记载:孙承宗十一月十四日入京,出京之日未明言,据文中推算,应为十六日。年谱接着写道,孙准备出京时,袁崇焕已列营永定门(此处有误,应为左安门)崇祯传旨,命孙承宗赴袁崇焕营(应是与袁商议军机)孙笑曰“我以大臣身份赴袁营,是去指挥辽军?还是借辽军躲避贼军?我去到以后,袁崇焕该怎么办?是跟我同功还是跟我同罪?”言罢,带领从人扬长而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