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恨——明清纪事》
第12节

作者: 龙池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后,袁崇焕说话了“周君言之有理,但是唯恐逆奴狡诈异常,又如在蓟州之时,以游军牵制,大军不与我战,暗地逃脱,假如贼大军直逼京师城下,以京师从未遇敌之人,一旦面对十万逆虏,人心浮动,其关系又不忍言。必我兵先至京师城下,背障神京,面迎劲虏,方是万全之策。周文郁担忧道“外镇之兵,未奉明旨而径至城下,恐怕未妥”,袁崇焕毅然曰“君父有急,何遑他恤(皇上现在有难,臣子哪管那么多)苟得济事,虽死无憾(如果能挽救大局,我袁某人死而无憾)”

  一场关系袁崇焕个人生死、明王朝社稷安危的决断就这样做出了!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九,退职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在老家高阳闲居差几天就满四年了。天启五年,也是十一月初九,孙承宗因柳河之败,受到言官弹劾,辞职离开山海关回乡闲居。他的学生天启皇帝还是很客气,温旨慰劳,批准他回籍调理,又加特进光禄大夫,荫子,与做中书舍人,遣人护送,沿途免费使用驿站,赐银一百两,彩缎四表里、大红坐蟒一袭,以示优眷。虽说是被弹劾回乡,不免心中郁闷,但卸下辽东千钧重担,又是无比的轻松。孙承宗七子十孙,人丁兴旺,回乡之后,每日里辅导儿孙读书习字,闲暇时与野老树下闲谈。“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比起沉浮宦海、惊涛骇浪,确是难得的舒适。宋朝无门禅师说得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身虽脱出辽东局中,但是四载心血均洒在山海关外,孙承宗本能的密切关注辽东局势。袁崇焕宁远大捷喜讯传来,孙承宗喜不自胜,站在城头力挫狂虏的尽管不是他本人,但全城将士都是他一手培育而成,足以**。

  袁崇焕被罢职回乡,孙承宗为之惋惜,闻之复出,倍感欣慰。前几日听得后金破边而入,连陷名城,孙承宗大为忧虑。这日眼见得已天色向晚,忽然门外人声喧哗,却是朝廷发来圣旨,因逆奴入犯,特命孙承宗以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改兼兵部尚书,驻通州,控御东敌,仍入朝陛见,闻命之日,即刻就道。
  军情紧急、君命如山,孙承宗不敢怠慢,第二天清晨起身赴京。高阳离北京四百余里,孙承宗一路晓行夜宿,于十五日天黑时分,进了彰义门(广安门)。朝中大臣闻得孙承宗入京,一早都在顺城门(宣武门)外等候,直到日落西山,也不见其人。
  却说孙承宗进城之后,直奔朝房,两个太监来传旨“皇上在平台已等候多时”,孙承宗急急忙忙而去,进了弘政门(今称昭德门),才换上朝服,一路小跑进了平台。只见崇祯皇帝一人在平台殿内来回踱步,旁边有几位太监低头伺候,又有内阁大学士韩邝、成基命等两旁侍立。
  孙承宗赶忙跪下叩头给皇上问安。崇祯命其平身,慰问其远来辛苦。问道“奴贼已至坝上,京师百无一备,为之奈何?”孙承宗道“贼警已久,诸臣料理,应有头绪”崇祯道“无有,卿若不信,自己看来”,从袖子当中,抽出一张探马情报给孙承宗看,孙承宗看罢道“贼军逼近,但未必已到壩上”
  崇祯将信将疑,问“何以见得?”孙承宗道“壩上离都城不过二十里,都城离大内又是二十里,我军探马报贼军已至坝上,探马回皇城回报行四十里,贼军跟踪而至,应当已至北京城下,则炮火交接,居民奔溃,为何现在寂静无声?臣所以知贼军未至”崇祯听了,如释重负,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沉思一阵,又问“贼军入犯,半月有余,满朝文武,无一可恃,卿有何良策破敌?”孙承宗道“臣闻得督师尚书袁崇焕帅所部驻扎蓟州,昌平总兵尤士威驻扎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扎顺义、宣府总兵侯世禄驻扎三河。三位边镇总兵驻守三处要地,梯次防御、势若排墙、层层接应,布置甚佳。又听说尤世威撤回昌平、侯世禄退守通州,各援兵各回本镇,好像不合机宜。崇祯道“侯世禄原来驻守三河,因为三河城小,所以回通州就食”。孙承宗道“圣谕诚然,但如果军情紧急还是应守三河”崇祯道“因何要守三河?”孙承宗道“嘉靖庚戌之变,北虏由三河南下,闯入河西务,转入西山,由陵寝而出。三河是东来西南必经之路,守住三河就可以挡住敌军西进,同时防止其南下,贼军西进则京师危急,南下则蹂躏畿辅,所以必守三河。”崇祯道“卿说的是”顿了一顿,又道“卿不必前往通州了,就留在此处为朕调度京城”

  新任大学士礼部尚书成基命奏道“陛下以内外战守事宜,一切委任承宗,必能办贼”崇祯听了,语气转为舒缓,二目注视孙承宗问道“卿如何为朕调度京城?”孙承宗道“目前以固结人心为第一要务,人心固,则为战为守,所向无前”崇祯又皱眉道“守城官兵已预支两月钱粮,仍有行粮、又有御赏。昨日户部又每人给米二升、银二钱,只是苦于人数太多”孙承宗听罢此言,不由得有些着急,奏道“陛下当此危急之际,不体恤将士之性命,而使之饥寒,恐非万全之策”。崇祯听了,面色微微一红,说“卿言极是”。接着孙承宗详奏守城器具、丁夫、火炮、垛口把守等事项,崇祯一一称是,奏罢吩咐赐茶,崇祯又重复道“卿不必前往通州,为朕调度京城,卿不要惜劳,即刻就去”。接着面谕首辅韩邝“卿马上拟旨,事权要极隆重,赐尚方剑,京营总协及坐门文武、大小公侯、驸马、伯、五城御史、顺天府官,尽听统辖。户、兵、工三部官员,违误军机,一体拿问,入援军马,尽归调遣,总兵以下,有违误者,军法治罪。”又命令吏部马上给孙承宗铸造关防(官印),又命孙承宗“势不容缓,卿即刻就去”。再命赐茶,孙承宗告退,饮茶,饮完按照礼节,准备再进去谢恩。太监出来传旨“军情紧急,孙阁老不须来谢茶”。孙承宗承旨而出。

  纵观孙承宗平台召对,崇祯对局势已经很焦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委任孙承宗守城大权后,再三催促其立即上城督防。对敌情的判断也不明了,不过也难怪,崇祯当时只当了两年皇帝,年方十九,军事经验很少,岂能和饱经世故、历尽人情年近七旬的孙承宗相比。

  孙承宗出了紫禁城,已是深夜时分,顾不得歇息,先查看内城。上城之后,只见守城士兵,东倒西歪,睡在城头,火把扔了一地,有的士兵睡梦之中都快冻僵了,犹自不觉。时值严寒,滴水成冰(当时北京的冬天要比现在的冷得多,现在华北很多地方的冬天,气温高的水都结不了冰)。军官们有的长袍大袖,喝醉了酒,在胡言乱语。摆列的不少火炮,但是大多不知道如何点放,更有甚者,炮口方向不是面对城下敌军来路,而是瞄准城外民居。总而言之,北京城头防御,杂乱无章,一派失控之相。

  德胜门、安定门是南北要冲,却不设防备。孙承宗边巡视,边叹息。下了内城,急忙给皇帝写奏疏汇报。写完后。马上巡视外城,十一月十五,正是月圆之时,一轮明月正在中天,给寂寂寒夜平添了清冽之气,孙承宗乘着月色。巡视城壕,看见险要之处,命人立即加固防御,不觉已是红日东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