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4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一过门,窦氏就游刃有余的处理好了史上最难搞定的婆媳关系,还以极强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个大家庭,真可谓出手不凡。身为她的丈夫,李渊自然高兴的没事偷着乐。
  窦氏这个人,不仅性格温柔体贴,极有涵养,同时还富有过人的才华。
  除了喜欢读书以外,她还爱好书法。当然了,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欢书法,窦氏这种级别的大小姐能有这个爱好倒也不奇怪。但她的水平却绝非仅限于爱好的程度,而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据史书记载,她能模仿丈夫的笔迹,而且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练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只要肯下功夫,把字写的漂亮并不算难,对着字帖描呗,描多了自然熟能生巧。但是要去模仿别人的笔迹,尤其是李渊这样对书法还有些造诣的人的笔迹,那除非有过人的悟性和巧捷的文思是办不到的。反正以笔者三十年的人生阅历中,那些模仿家长笔迹骗老师,或是模仿老师笔迹骗家长的同学们,几乎无一例外都遭遇了可耻的失败。
  从这点来看,窦氏不仅是李渊生活上的伴侣,同时还是他精神上情投意合的朋友。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女性来说,实在尤为难得。
  李渊和窦氏小两口就这样过着让人羡慕的日子,男才女貌、琴瑟相和,彼此之间还有共同语言。
  我想这大概是李渊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吧。
  家庭生活非常幸福,事业也在蒸蒸日上。
  李渊大内侍卫的工作干的很不错,尽忠职守、尽职尽责,几年以后资历已经刷的差不多。杨坚便及时把他外放出去当了地方官,此后他历任谯州(安徽亳州)、陇州(陕西宝鸡)的刺史,可谓从东到西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尽管远离了权力中心,但这仍然体现了杨坚的良苦用心,在地方工作可以积累很多从政的经验,这对李渊将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在这些地方辗转上任的过程中,李渊一晃就过了三十岁,到了而立之年。
  日期:2017-11-29 20:36:25
  [10]

  儿女双全
  这些年来,不管李渊到哪里,窦氏都一直陪伴在他身旁,两人依旧相敬如宾、恩爱如初,并先后生养了五个子女。
  这五个子女都是将来的风云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所以就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吧。
  长子李建成,小字毗沙门,比次子李世民大九岁。因为后来的太子之争,唐代官方史书把李建成描写成了一个纨绔公子的形象,但事实上,他是一个谦和宽厚,处世随和的人,而且能力也并不平庸,今后他的故事我们还会再讲。
  次子李世民,则是一个血气方刚、英雄少年,比老爹还有王者气质的人。传说,李世民出生的时候曾被一个高人相过面。这位高人说他“龙姿凤仪、天日之表”,将来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就因之给他起了“世民”这个名字。所以世民这个名字乃是有着济世安民的高深寓意,千万不要误解成世代当人民群众的意思。
  三儿子叫李玄霸,就是演义中的李元霸,这是清朝时候为了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把玄改成了元。不过话说回来,他这一改倒是和四弟李元吉的辈分排上了。
  李元霸在演义中算得上人物确有人,事迹纯属虚构,他根本就不是什么隋唐第一好汉,更不会使用什么大锤。就拿《旧唐书》来说吧,书上对他的记载非常简略,我数了数加上标点符号也只有九十七个字。我们现在唯一知道的是,他小时候很聪明,但是十六岁就死了,也没有留下后代(早薨无子)。
  四儿子李元吉才是从小尚武、勇敢善战的小伙子,马槊使的很溜,性格争强好胜。从他身上,我们才多少可以看到一点演义中李元霸的影子。
  除了四个儿子以外,窦氏还为李渊生了一个女儿——平阳公主。这个公主更了不得,她处事比男人还果断,打仗比男人还勇敢,堪称是隋唐之际最负盛名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以军礼下葬的女性。以后我们还会提到她的事迹,这里就不展开了。
  李渊的子女大致是这么个情况,我们暂且介绍到这里。
  日期:2017-11-29 22:30:28
  [11]
  不可捉摸的未来
  如果时光就一直这样流逝,李渊可能会满足于这种富贵安定、夫唱妇随、儿女双全的生活,在太平之世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如果运气好点,可能还会凭着自己的本领和皇亲国戚的关系爬上高位、立个战功,然后在史书中留下一个名字、几行字,言简意赅的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但是那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仁寿四年(604年),亲爱的姨夫杨坚去世了。
  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被害死的。
  但不管怎么死的,李渊都一定非常难过。
  他自幼父亲早逝,但却并不缺少父爱,因为这个伟大的姨夫也一直像父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为他的事业操心,为他的前途谋划。他治理天下的文韬武略,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都给李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进而影响了他的一生。
  命运
  杨坚虽然去了,但他留下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强大帝国,大隋王朝看起来会江山永固。可李渊怎么也没有想到,杨坚的继承人,他的亲表弟杨广将会改变天下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命运。
  杨广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他似乎不把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当人,那些泥腿子在他眼里仿佛只是一群长着两条腿会说话的牲口,可以任意驱使,打不还口骂不还手。
  我们都知道杨广是怎么当上太子的,一个是假装不近女色来讨好独孤皇后,另一个就是假装勤俭节约来讨好父亲杨坚。然后施展阴谋诡计,挤掉了自己的哥哥,顺利上位。

  爬上太子的位子不容易,但是当太子的日子也是备受煎熬的。或许就是在太子生涯中压抑的太久,一旦登基,他的那些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就像洪水一样倾泻出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搜罗天下美女,营建东都洛阳,挖凿大运河,出兵吐谷浑,攻打高句丽。短短几年,他就干了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平心而论,杨广干的一些事并不是没有价值,比如修运河(诗人皮日休赞过“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征高丽(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部分,后来唐朝历代皇帝也都前赴后继的去征讨)。
  这些都是霸气侧漏的大手笔。任何一个帝王这辈子只要做成其中一件事,就完全可以千古流芳。
  但是杨广却太过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了,他非要把这么多事同时在自己的任期内做成,还大大压缩了他们的期限,更不要说还把许多个人私欲掺杂其中。无休止的徭役兵役把百姓折磨的苦不堪言,在大运河干活的民工甚至腰上都腐烂生了蛆。无尽的苛捐杂税把百姓们逼得没有了余粮,他们不得不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去那些陌生的地方讨一口饱饭。
  然而,不干活是不行的——如狼似虎的隋朝官军会用马鞭教育你,逃跑也是不行的——抓住很可能要杀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