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5节

作者: 唐封叶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庆节之后,从皇仆、差弗、毁隃,一直到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这一连7代周人君主,史书上又是只有人名,没有记载他们任何事迹。史书中提到的下一位既有名字、也有很多事迹的周人伟大君主,就是公叔祖类的儿子公亶父了。
  日期:2017-09-17 22:47:32
  3,太王迁岐
  周人第十三代君主,《诗经》和《史记》中称之“古公亶父(dǎn fǔ)”。这称呼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其实“古”就是“古代”的意思,“公”代表他是国君之意,“亶父”则是他的名或字,“父”又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所以严格说,这位周人先公应该称作“公亶父”,表示“古代”之意的“古”字应该拿掉。《诗经》中称“古公亶父”是为了凑足四字一韵,太史公却不察,不但错称人家为“古公亶父”,还愣是简称人家为“古公”,这就有些不该了。后来周人得了天下,追封祖宗为“王”,于是“公亶父”又升级被叫做“大王亶父”。上古大、太两字不分,都是一个字(都是大字),因此“大王亶父”也被后世写作“太王亶父”,简称“太王”。如果说大家不清楚太王生活的具体年代,那我告诉您他就是周文王的爷爷,大家应该就能了解个大概了。

  日期:2017-09-18 11:30:23
  太王的一个重要事迹和公刘类似,就是带领族人迁徙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即从豳(又作邠)地迁徙到“岐邑”(又称岐周、岐阳、岐下),也就是《封神演义》里常说的西岐。前面说过,周人始祖后稷(弃)所居的“邰”、二代周君不窋所窜的“戎狄之间”、四代周君公刘所迁的豳(邠),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现在一直有争议没法定论。不过这个岐邑在哪,却是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争议的,它就是在今天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和扶风县一带。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岐山县、扶风县接壤附近,发现了达20平方公里的先周和西周遗址,其中包括大型宫殿、宗庙遗址,手工作坊遗址,周人墓地,并出土了大批西周青铜器,证明这里就是周人的龙兴之地岐邑无误。

  日期:2017-09-18 18:31:28
  不过既然公刘迁豳后,周人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太王为什么又要从豳地搬家呢?很多古籍,如《孟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上,都记载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
  太王这人非常仁义,发扬了后稷、公刘的功业(应该主要还是说他种地种的好吧),而且品德高尚,周族人都很拥戴他。但是可恶的野蛮人戎狄(据说是犬戎)却不断来骚扰豳地。太王爱好和平,不喜欢打打杀杀的,给他们财物想委曲求全、避免战祸,但是这些野蛮人却蹬鼻子上脸,还要周人的命根子——土地。豳地的人很愤怒,都要跟狄人拼命。众志成城,按理该开打了吧?可太王却说:“要大家为我打仗送命,我实在于心不忍,还是我自己走吧。至于你们,做谁的臣子不是做呢?”太王于是带了一些自己的亲信,偷偷离开豳地,一路跋涉,迁徙到了岐山脚下。豳地的老百姓见太王为他们的安全居然能舍弃君位,都感动得稀里哗啦:“这真是个世间罕有的仁义人啊!”于是大家纷纷扶老携幼一路跟进,尾随太王来到岐山。甚至其他地方的不少老百姓,听说太王的仁义,也纷纷前来投奔。

  日期:2017-09-18 20:44:53
  看到这里,诸位看官是不是隐约想起一个人来?对了,那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刘皇叔。古籍中这样描写太王,当然是为了颂扬他的仁义。但现在人读起来,是不是总觉得有点装过头的感觉?说周人被狄人威胁而迁徙,这个原因可能是真的。但是太王说的那番话,带有十足的后世“儒家味道”,明显就有点穿越了。再说当时的社会,还是处于部族时代,所谓国家不过就是大点、文化先进点的部族。当时每个人都是部族人(或者是普通部族成员、或者是族长),每个人都要依靠部族生存,因而对本部族的认同感是很强的。这和秦汉以后,朝廷委派的流水的官员与地方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会儿一个部族首领,如何会轻易说出放弃部族族人的话?部族族人,又怎么会甘心轻易接受异族统治呢?要说太王是对自己族人玩欲擒故纵的手段,应该也犯不着吧?所以太王的那番话,显然是后世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编的,为的是把太王塑造成一个儒家君王的形象。但是这种塑造,有点太过了,就像鲁迅先生评《三国演义》写人的手法,“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

  日期:2017-09-18 20:51:55
  在《诗经》里也有一篇诗专门提到太王迁岐的故事,那就是《大雅·緜(同棉)》。不过这篇史诗只是记载了太王带领族人迁到岐山这件事,并没有明讲太王为什么要从豳地迁出,当然更没有记述太王的那些“仁义”之语。显然,《緜》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还没有编出“太王为了族人安危、宁愿自己不当君长”的儒家化的仁义故事。不过《大雅·緜(同棉)》这首诗的后面提到一句“混夷駾(读对)矣,维其喙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太王迁到岐山之下后,“混夷”这敌对势力就被吓退,跑得气喘吁吁的了。也许《诗经》是用这种隐晦的形式,说明自己祖先太王当初迁出已经居住多代人的豳地,确实是被戎狄野蛮人逼迫的吧。(祖先曾被人威逼得背井离乡的糗事,后世周人当然耻于讲明了。)

  日期:2017-09-18 23:40:58
  那太王带领族人离开豳地后,为什么选择岐山南麓这个后来被称为“岐邑”的地方定居呢?
  我们前面说过,太王是被戎狄侵逼,才被迫背井离乡的,所以周人找新家首先肯定要找一个有利于防御的安全地方。而岐邑北面是山势险峻的天然屏障岐山,南面是滚滚渭河,北方的戎狄难以入侵,南面如果有敌人也不容易过来,从军事上看自然是块易于防守的较理想地方。
  其次,周人或者其他任何部族寻找发展之地,肯定要找土地肥沃、富有水源的地方。而岐山以南,渭水以北,东起现在的武功县漆水,西到凤翔汧水(现写作千河),当时正是一块南北宽30多公里,东西长80多公里的广阔肥沃平原。《大雅·緜》一诗中称这块平原叫“周原”,这也是传世古籍里首次提到“周原”一词。据气象学家分析,商周之际正处于气候学上所谓的“仰韶温暖期”(距今8500-3000年间)的末段,气候要比今天温暖,那时的这块陕西大平原,温度比现在要高2℃左右。而且不像唐宋以后此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导致现在沟壑众多、支离破碎,当时的周原广袤平坦、水系纵横、植被茂密、动物成群,是块不可多得的适于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大雅·緜》一诗中甚至说,这里土地肥沃得流油,连长出的苦菜都是带甜味的(“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样有利于农业牧业的地方,太王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在此多说一句,后来的秦人也是占据了周原这块地方,才逐渐兴旺发达起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