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58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26 19:41:17
  据记载,管仲上任四十天内,就五次敦促齐桓公推行九惠福利制度。我们不敢预言九惠政策完全贯彻到位,但就算只是实施了一少部分,也可以想象得到那个时代齐人的幸福生活。
  日期:2018-02-26 20:01:31
  那么关键的问题出来了,每天的酒肉、发放的粮食、配备的“疾馆”,种种福利都需要政府出资,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要知道管仲可是一再强调轻徭薄赋的,对外商的税收也是一低再低,甚至免除的。
  这就涉及到管仲改革的最核心—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了!
  日期:2018-02-26 20:16:22

  土地问题是历朝历代的根本性问题,同样也是管仲推行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管仲为齐国量身打造一套新型土地政策—“相地衰征”。 
  相地衰征,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土地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均地分力”,即按照劳动力平均分配耕地。这是对于井田制的一次大改革,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中原大地特别是冶铁业发达的齐国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劳动形式,农人具备了开垦荒地的能力,于是民众对公私田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耕种私田时极为用心,面对公田时则消极怠工, “公田不治”的荒凉现象频频出现。还有,更重要的是民众开垦的荒地因为不是国君所封,自然国家就收不到赋税了。管仲通过将公田分给农户,承认土地私有,变集体劳作为个体经营,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具体意义可以参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是“均地分货”,即在均地分货的基础上按照土地质量征收不同的地租,而且是用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这不仅量化了地租的尺度,更扩大了税源,国家的收入自然大幅提高,这也是管仲相地衰征的目的及根本实质。
  日期:2018-02-26 20:51:13
  相地衰征政策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极大地改变了周礼制度下的农业关系,土地私有制得到初步承认,自然就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管仲的土地政策也为其他诸侯国家所效仿,后来鲁国的“初税亩”制度和秦国的“初租禾”制度都是从齐国的土地政策化生出来的。
  日期:2018-02-26 20:59:58
  管仲的经济政策就是著名的“官山海”,从字面意思上亦不难看出,这是关于管理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的工商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盐、铁两项国家专营。在管仲的经济政策中,国家的财政收入除了部分农业税收,主要靠的就是这个“官山海”,实施国家垄断盐铁专卖。

  在齐国推行这个政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日期:2018-02-26 21:44:04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齐国人要吃,其他国家也要吃,但是在春秋时代只有齐国盛产并出口食盐,据统计,春秋时代中国总人数大约2000万,可以想象这么多人每年要给齐国提供多少的财政收入,因此齐国一直以来都是天下最为富庶的诸侯国。
  日期:2018-02-26 21:55:26
  管仲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外贸理论“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即尽量避免本国财物外流,同时吸收外国财物不断输入。他推行的“官山海”政策,就是规定盐业资源归属国家所有,国家对于食盐买卖加以管制,禁止私盐买卖,民制之盐必须缴纳官府收购,因此政府对于盐价具有绝对定价权,同时管仲严格地按照诸侯国人口数量控制食盐的出口量,这样就可以通过抬高盐价,使得齐国国库收入大增。管仲同时鼓励商人运盐,免除出口税,使流通活跃起来,以刺激民众消费。管仲跟齐桓公算了一笔账,“一个十口之家就有十人吃盐,每月成年男子吃五升,成年女子吃三升,小儿吃二升,如果每升提高半钱,每釜就增加五十,提高一钱,每釜就增加一百,每升提高十钱,每釜就增加千钱。阳春农事开始,国君就下令不许私人煮盐,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盐价上涨四十倍,然后沿着黄河和济水运到宋、卫、梁、濮、阳出卖!”

  日期:2018-02-26 22:14:19
  因为食盐属于必须消费品,同时也是微量消费品,所以人们虽然感到盐价的苛重但还能够接受。齐国把这些增加的收入用在对外称霸以及对内惠民上,比如减免农业税,实施福利制度,所以齐国人民虽然也需要购买高价食盐,但是其它赋税却大大减轻了,同时也能享受到了许多高福利待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