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34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每辆战车除车上的三名甲士以外,还隶属有固定数目的步卒,一般为七十二人,另外配备杂役兵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此外还配有后勤牛十二头。这些加起来便构成当时军队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一乘”。
  日期:2018-01-26 21:45:18
  作战时,甲士站在车上,步卒跟在车下,而当一方车阵被击溃之后,胜负便成定局。战车对战,相距较远时以弓箭对射,两车逼近,则要错车格斗。错车也有共同遵守的规矩,也就是都以己方战车的右侧去错迎对方来车的右侧,因为要方便站立右侧的车右挺起长戟大戈格斗。
  日期:2018-01-26 21:55:50
  由于战车笨重,驾御困难,因此当排列好战斗队形后,临阵变换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当时弓箭的射程有限,所以很难作大纵深配置,也无法采用纵队的队形,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一线横列作战或把战车排成几排的方式。
  据记载,牧野之战采取的就是这种战术,周武王和姜太公率三百乘兵车列前,三千虎贲和四万五千甲士组成方阵列后,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这种如墙体推进压迫式的战术大破商朝的十七万军队。周武王取代商纣王成为天下君主,牧野之战的作战方法也成周朝的经典战术,一直延续了下来。

  日期:2018-01-26 22:21:01
  而“鱼丽阵”颠覆了这种传统。
  “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司马法》
  传统阵型是步卒组成大方阵跟在战车之后,而鱼丽阵则是以每二十五辆战车组成一偏,把每五名步卒以伍为单位,配置在每乘战车周围,填补了战车之间的空档,因为这样的编队有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其优势就在于步卒与战车互补长短,攻击力极强。
  当运用时,战车开道,步卒跟随,如果车兵受伤,步卒随即替换上,如果遇到车行不畅,车兵也不需要下车清理道路或者推车,步卒即可以代劳。这样就保证了进攻的延续性。
  两军接近,对方攻击己方步卒,步卒则躲避于战车之后,对方攻击战车,则战车后面的步卒会马上涌出进行射击。这种极具互补性的车步组合非常坚固,对敌方车阵的冲击力极强,当敌方车阵乱了,战车则往对方的步兵身上碾,己方步兵则随后跟进,进行后续剿杀。

  这是郑庄公从多年实战中改进出来的战法。
  日期:2018-01-27 18:07:01
  前面提到的“五人为伍”,这是当时的常规编制,这与当时所使用的武器种类有关。在彼时,常用兵器有矢、殳(shu)、矛、戈、戟。
  矢,即弓箭,远射兵器。
  殳,一般用长竹竿或木杆制成,顶端有棱,但没有刃,主要是起撞击顶倒敌人的作用。

  矛,是长柄顶端装有金属直刃,主要是起到刺杀作用。矛分为酋矛和夷矛,酋矛比较长,多用于车战。夷矛稍短,用于步战及近身作战。
  戈,长柄顶端安装有援(金属横突),援的上下两面都有刃,可横击,可勾杀,也可啄刺。
  戟既有横刃又有直刃,呈“十”字型或“卜”字型,是矛和戈的结合,其杀伤力也胜过矛戈。
  手持五种不同兵器的步卒按照次序排列在一起,五种兵器构成一个完整的战斗整体,长短并用,互相配合。
  日期:2018-01-27 18:58:31
  ~~繻葛之战~~
  周桓王原以为天子亲征,郑庄公会俯首请罪,没想到前方回报,郑军已经安营扎寨完毕,并且开始在王师对面列阵。
  要交战了,周桓王稳一稳心神,又捋了一遍自己的演讲稿,他准备在阵前好好数落一番郑庄公,揭露他祸乱天下、目无国君、逐弟囚母等等等等诸般罪恶,狠狠地挫一挫他的锐气。谁知道几次派人挑战,郑庄公根本就不露脸。周桓王气得火冒三丈,脸都憋成了猪肝色。
  忽然,鼓声大作,郑军率先行动了,左右两军同时出动,曼伯身先士卒,直接冲向陈国军队。
  正如郑庄公所预料,临时拉起的陈国军队一战即溃,四处逃散。周公黑肩控制不住局势,也只能往后撤退。
  祭足的左军冲击的是王师右军,这是卫、蔡两国军队组成,两军看到陈国溃败开始军心动摇,被祭足的左军冲击后也纷纷往后撤退,幸亏虢公林父极力稳住局势,指挥军队有序撤退,祭足见状也不敢逼得太近。
  日期:2018-01-27 19:35:20

  看到左右两军得手,陈蔡卫三国军队溃退,尤其陈军溃败的更不成形,混乱中甚至涌入王师中军,把中军阵型冲乱了,郑庄公下令全力进攻。“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祝聃在前,高渠弥、瑕叔盈在后,郑国的精锐部队部组成鱼丽阵型直冲王师中军,这时曼伯和祭足也从两侧掩杀过来,杀得周桓王中军人仰马翻。
  周桓王看到自己的战车被冲散的发挥不了作用。非常着急,只得命令全军后撤,由他自己亲自断后。手下哪里敢这么做,纷纷表示请天子先撤,他们留下断后。
  按照彼时战争礼仪,两军决战后,追击逃跑的对手不能超过一百步的距离,跟踪追击不能超过九里的路程。这都是为了表示彼此之间的战争是“点到为止”。 而且战争礼仪中对于俘获对方君主也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关于这些,我们会在以后的战争中具体讲述。
  日期:2018-01-27 19:50:58

  远远地看到周桓王中军边战边撤,郑庄公下令郑军再冲杀一阵之后,然后鸣金收兵。
  差不多得了,给这小子长个记性就行了!
  日期:2018-01-27 20:36:22
  郑国的将军们陆续回来了,兴奋地谈论着刚才的战斗。郑庄公拈着胡须眯起眼睛微微地笑着,听着他们高谈阔论。唯独不见祝聃,郑庄公笑着打趣估计是冲得太快,大家且等他一等。
  不一会祝聃也回来了,老远他就大声咋呼道:“我射中周王了!”
  郑庄公只觉得眼前一黑,他强自站定,盯着祝聃,厉声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射中周王了!”祝聃还沉浸在兴奋中,“可惜只射中他的肩膀,本来准备请他来‘做客’,可惜给跑了!”
  祭足目光凌厉,“你可确定大王无事?”
  “我,我能确定。”祝聃这会儿也感觉到庄公和祭足看他的眼神不对。
  原来祝聃在追击的过程中,远远看到一驾戎车,料定车上一定是周桓王,他兴奋地搭弓射箭,正中桓王左肩,不过好在周桓王盔甲是定制款的,这一箭伤得不深,祝聃看到桓王中箭,立马追上去想要活捉他,这时虢公林父赶到,护着桓王逃走了。也正在这时,郑庄公鸣金收兵,祝聃也就撤了回来
  日期:2018-01-27 21:32:01
  听完祝聃的汇报,郑庄公陷入了沉思,军营中一时间鸦雀无声。
  这该如何收场呢?

  郑庄公把目光投向了祭足。
  日期:2018-01-27 21:58:05
  傍晚时分,祭足带着十二头牛、一百只羊,还有一百车谷物来到了周桓王营地。
  他被人领入了周桓王的军帐中,周桓王肩头包扎着白布,阴沉着脸。祭足双膝跪倒,匍匐在地,连称死罪:“罪臣寤生,为保社稷而自卫,不想军中有人私自行动,冒犯天王威严,郑国上下无不战战兢兢。罪臣再三请罪,献上劳军物资,请天王宽恕郑国罪过!”
  周桓王脸上白一阵,红一阵,紫一阵,一言不发。
  一旁的虢公林父看周桓王既尴尬又惭愧还愤怒的表情,知道他不好接着个茬,于是接口说:“既然寤生知道错了,我王也不再追究,使者可以谢恩退下了!”
  祭足又是一番叩头,然后起身深深一礼,弓着腰小碎步退了出去。
  互相给对方一个台阶,就此都借坡下驴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