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19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子段不知道,就在公孙滑前往卫国的同时,有一股商队进入了京城。公子段更不会想到他刚出城,京城就发生了大火,是那些商人干的,当然此时商人们已经卸下了伪装,换上了郑军军服。
  京城外,公子吕早已准备妥当,他的背后是二百乘战车。
  看到火光,郑军直冲大门杀了过去,大门应声而开。
  京城,公子段的大本营,就有这样轻而易举落入了公子吕的囊中,公子吕随即在京城中列数公子段的种种罪状及忘恩负义之举。我们有理由相信郑庄公早就给京城的官员做过策反工作,以至于他们见到公子吕后立马投降,或者他们根本就一直臣服于郑庄公。
  此时公子段还没走多远,听到消息的他慌了神,他急忙带领军队回援京城,他在城外驻扎,准备重新夺取阵地。
  然而此时士兵们已经开始逃跑,他们有不少人接到了城中发来的家书,家人在呼唤他们:回家吧,不要为段这个忘恩负义的人作战!
  兵溃如山倒,士兵们很快逃散了一大半。
  没想到这场战争竟会以这种方式结束,甚至根本没有真正开始。公子段知道人心已变,攻城是无望了,于是他带领余下的士兵前往鄢邑,打算在那里重新拉起队伍。
  还未到鄢邑,前方就传来消息,郑庄公已经在鄢邑驻扎。
  明白了,原来一切都在兄长掌控之中!
  万念俱灰的公子段逃到了一个叫做共城的小城。共城在今天河南辉县境内,属于卫国的境地,从此后,他委身于此,再也没能回到郑国,因此公子段在史书中就有了一个称呼——共叔段。
  日期:2018-01-13 10:58:36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郑庄公在民众的欢迎呼声中威风凛凛地进入京城,他是这场争斗中的胜利者,胜得毫无悬念。
  可是在收拾公子段的行装时,郑庄公又看到了那封母亲写的密信。母亲的所作所为又浮现在眼前,郑庄公愤怒了,他气冲冲地把这封密信还有公子段的回书装在一起,叫人火速送回国都交给祭足,让他呈于申姜。
  他还给祭足下令,把申姜送到颍地(今天河南襄城县境内)居住,末了还撂下一句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人们打井至深时水呈黄色,而人死之后埋于地下,所以古人认为黄泉是人死之后居住的世界,不及黄泉不相见,也就是至死永不再相见。

  申姜哭着离开了,小儿子远离母国不得相见,大儿子虽在国中却不愿相见,两个儿子都在恨她。这一刻她后悔了,是自己的偏执害了段,也伤了寤生的心,是自己毁了这个本应该和睦相处的家。
  其实备受煎熬的不只有申姜,郑庄公也后悔了,他自责不该说出那样绝情的的话,弟弟被逐,母亲被疏远,“诚为天伦之罪人矣”,郑庄公回到了国都后,整日闷闷不乐。
  母子都在反思,都后悔自己的作为,都希望能够冰释前嫌。然而那句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赫然在耳。
  日期:2018-01-13 11:48:45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颍谷的封人(地方官)考叔,因为管理颍地,故也称颍考叔。
  颍考叔为人正直无私,而且是个至孝之人(纯孝也),所以他对于郑庄公的作为颇不以为然,虽然母亲有不对之处,但儿子不能因此不顾天伦。大凡幸福的人都希望别人幸福,孝顺的人也都希望别人孝顺,颍考叔决定以自己的智慧为庄公母子解开心结。
  述职的日子到了,颍考叔进入国都汇报一年工作,郑庄公为之设宴招待。
  春秋时代礼仪盛行,设宴的规制、演奏的音乐、席间的游戏都要依据礼制,宾主还常常吟唱诗歌以明志。宾主还常常互相赠送礼物,这也是很有讲究的,比较盛行的礼物是玉器,品阶不同,所送玉器的规制也不同。
  颍考叔为郑庄公献上的礼物尤为别致,是几只鸟。考叔说这种鸟是颍地的野味,叫做鸮鸟,“此鸟是不孝之鸟,其母把它抚养大,它却啄食自己的母亲,所以在颍地遇到这种鸟都要抓住吃掉。”

  郑庄公闻言面有愧色,默然不语。
  这时膳夫端上了蒸羊羔,郑庄公亲手割下一只羊腿赐给颍考叔。
  颍考叔答礼,但却没有吃,而是选了其中的好肉包了起来,揣进袖中。
  颍考叔徒有贤名,想不到如此不顾礼仪,郑庄公有些不悦,“考叔这是做什么?”

  “臣看到这只羊腿,就想到家中老母。家母吃过臣敬献的美食,但还从未尝过如此美味,所以臣不忍下咽,想割下好肉带回去让母亲品尝。”颍考叔解释道。
  “考叔真是孝子啊!”郑庄公一声长叹,“您有老母在堂,可以尽孝,寡人贵为一方诸侯,却不如您。”
  “夫人不是就在颍地居住么?”颍考叔明知故问。
  郑庄公只觉得内心波涛起伏,他就像突然间找到了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从小时候母亲的白眼,到母亲与弟弟密谋造反,到发下毒誓那一刻,几十年来压抑的情感一股脑儿的倒了出来。

  颍考叔静静地听完,轻声道:“太叔已经离开郑国,夫人身边仅有国君这一个儿子,国君若是不奉养,那与鸮鸟有什么分别?接夫人回来吧!”
  “寡人怎么愿意抛弃母亲呀?只是当初发下誓言,不及黄泉誓不相见,誓言犹在耳畔呀!”古人从不轻易发誓,对于誓言是十二分的敬畏的。
  “臣有一个方法,可以解除这个誓言!”
  颍考叔起身施礼道。
  日期:2018-01-13 13:51:11
  曲洧牛脾山下,五百工人开始了日夜奋战,在挖掘十余丈后,混着黄色的泥土,一股泉水涌了出来,工人们欢呼起来,“挖到黄泉啦!”
  此时颍考叔正在申姜的居所,他带来了郑庄公诚挚的悔意,如今要接母亲回家了。
  申姜且喜且悲,她随颍考叔来到牛脾山,工人们早已在泉水之旁搭建好一间地室。不一会儿郑庄公也到了,他顺着梯子来到地室,口中唱诵着,“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申姜和道。
  郑庄公紧走几步,远远地看到母亲,立即拜倒在地。
  申姜把他搀了起来,母子抱头痛哭。
  母子二人从地室中出来,郑庄公亲自驾车将申姜接回国都,郑国人看到庄公母子相认,纷纷称赞郑庄公孝顺,也为颍考叔的智慧孝心深深折服。《古文观止》这样评论,“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郑庄公感念颍考叔的功劳,将其提拔到国都任职。
  日期:2018-01-13 15:00:48
  这场兄弟间的权力斗争以郑庄公全面胜利告终,并且母子“和好”,结局也算圆满。
  不过,在传统观念中对郑庄公剪除公子段的行为以贬低者居多,大概的评价不外乎“处心积虑”这样的词汇,清朝人马啸甚至在《左传事纬》中把郑庄公称作“千古罪人”,《左传》给出的定语为“郑伯克段于鄢”,“克”是将两人都视为君主,公子段做出不悌的行为,所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弟,而“伯”字则是讽刺郑庄公这个做兄长的失教,郑庄公既然有能力控制局势,为什么不早早的限制公子段的行为,那样的话段哪里还敢有反心,又怎么会发生兄弟相残的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