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锦说:“我不瞎猜了,你妈过去的确是富家小姐啊。”
马远大说:“可那会她才几岁啊,哪记得民国那么多事情。不过我妈说的家史比我小时候听到的更多更细致,我实在看不出啥破绽,也不知道再问什么了。后来,我自己想明白了,现在毕竟是信息时代,我家再穷再偏僻,那电视也跟城里的一样,能看几十个台呢。你没发现,现在电视栏目新出了好几个怀旧的,尤其是上海的几个台,特别爱提民国,那会儿大上海最繁华啊。影视公司也愿意拍年代家族戏,能卖给海外挣钱的除了古装武侠片,就是这种大宅门戏了。我妈可能是对童年的记忆太美好了,就专门喜欢看电视里面的那些过去往事。还有我妈本来就爱看书,你不许笑话我妈只会看小人书啊,我妈当年真上过几天私塾。肯定人越老的时候,对过去的记忆越深刻,所以她看繁体字比简化字顺眼。你看你爸妈在一起不也老说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什么的。”
孟锦眼睛有些湿润:“婆婆真是红颜薄命,一生悲苦。不过有你这个孝顺儿子,晚年该享点福了。远大,我不跟你打架了,让妈别走了,在咱家住吧。家里地方大,就我们俩显得多空啊。再说,天马上就冷了,老家那土坯房哪挡得住风。”
马远大感动地紧紧搂住孟锦说:“小锦,你真好。我没给老家重新弄新房子,就是不想让我妈一个人孤单的在乡下。为了供我念书,我妈一个人苦苦支撑着,没日没夜的劳累,家里养的鸡和猪,她连逢年过节时都舍不得吃,鸡蛋更是一个个攒着,赶集时卖了给我当学杂费。只有我放假回家,锅里才见点荤腥。我们给妈寄的钱,我让她买点吃的穿的,我妈说全攒着呢,儿媳妇结婚都没给买啥,到时候生了孩子过满月,当奶奶的怎么也得给打副金锁。”
孟锦听了,想到自己曾特别刻薄地说过婆婆,不觉内心十分惭愧,一时无语。
日期:2017-06-09 05:48:30
(13)
马远大絮叨地说着,终于声音越来越轻,呼吸越来越重的睡去了。孟锦却半点睡意也没有,她的脑海里翻滚着婆婆的家史,忽然就想敲动键盘写点什么的。
孟锦念大学时做过校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每期社刊上都有她的短篇小说。大学里写诗的写散文的居多,写小说的比较罕见,更为难得的是孟锦每篇都构思巧妙,特别是结尾既出乎意料又能自圆其说,颇有些欧亨利的笔法。所以文学社社长把她当成宝贝,每期必在首页推出。孟锦很快成了学校有名的才女,引来好几个男生忍不住找来表白了倾慕之情,孟锦还因此开始了一段非没非深的初恋。
只是毕业以后,大城市居不易,她回到家乡小城,女承父业,做起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老爸是她单位曾经的一把手,现在的一把手是老爸退居二线前亲自培养提拔的。孟锦在单位一贯谦虚低调,最怕被说闲话,虽然她当初确实是凭老爸关系,才得以二流大学的本科身份顶掉了名校研究生,进了这个工作清闲,工资福利都好的单位,实习期一过,顺理成章得到了财政供养事业编制的名额。
但是,孟锦努力证明,她不全靠关系,她能写会写理论文章。孟锦每天很多的精力不是在看枯燥的学术书籍,就是琢磨文章怎么写得合乎学术水准,又不那么像资料剪辑拼凑而成的。在干巴巴的骨架上充盈丰满的血肉,这样才容易被发表。刊发这类文章,关系到职称评级聘用,职称评级聘用是与钱直接挂钩的。庸俗但现实。
并且她的婚姻很幸福,幸福的女人最容易懒惰。身懒,疏远各种朋友同学聚会,心懒,工作写稿以外的闲暇,她最喜欢看不动脑子的国产家庭伦理剧。大学时期,她曾和同学千方百计苦寻能租到欧洲小众文艺片光盘的店铺。毕业结婚这几年,网络日行千里的高速发展,十分轻易就能下载到各国各门类的文艺片,她已经厌倦看了,那些片子太费脑子,也太闷了。喜欢写小说的业余爱好更是早就放弃。
曾经的文艺女青年孟锦早就渐行渐远,工作之外,婚姻之中,她成了最接地气的家庭主妇。
孟锦真没想到,今晚跟马远大的床上聊天,会让沉睡的文学细胞活跃起来。她很快给没开始的作品想了几个动人的片段。
片段一,镇上,宽阔的街道两旁,彩旗飘舞,人潮涌动。大道的中间,排成长队的青年男女打着腰鼓扭着秧歌,庆祝着新时代的降临。一个神情凄惶的中年女人领着个满脸稚气的小姑娘,在拥挤的人流中躲躲闪闪地前行着。小姑娘好奇的想看热闹,中年女人呵斥着将她拉个趔斜,继续往偏僻的村口方向走去。道路两旁渐渐少了行人,大片收割完庄稼的空旷土地,衬托着一大一小的两个模糊人影很是苍凉。
片段二,大年夜,家家喜气盈门,鞭炮喧天,热闹非凡。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姑娘坐在黑暗低矮的土坯房凉炕上,不停的啜泣。半掩的柴门忽地被推开了,一个魁梧的中年壮汉领着个半大小子进来了,小姑娘一抬眼,是家里原来的长工马大叔。大叔说:“小姐,走,去咱家吃饺子去,刚煮好,热乎着呢。”小姑娘说:“别叫我小姐,我不做剥削阶级,会让人看不起的。”马大叔说:“那给我当闺女吧,我家根正苗红,没人敢再欺负你了。”马大叔推了一下半大小子,说:“快叫妹妹。”半大小子说:“妹妹,来我家住吧,我会对你好的,我以后长大了娶你当媳妇。”马大叔笑着打了半大小子一个脖溜:“臭小子,你还真不傻。”
片段三,安静的夏末傍晚,普通农家庭院的石板凳上,一个半白着头发,满脸皱纹,穿斜襟蓝布褂子的瘦弱老太太,跟一个书卷气很浓的英俊小伙子说:“儿啊,妈当年就是传说中的富二代,也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小美人。要不是后来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哪里会嫁给你爹,当一辈子农家妇。不过,我走的是晚运,有个好儿子,好媳妇,马上要去城里享福了,咱娘俩在这个小院里,最后再唠唠咱家过去的事情。”
孟锦扑哧一声轻笑起来,心想我现在真是看剧比看书多啊,这些情节太有镜头感了,不像小说倒像直接给导演的脚本了。不要贪心,搁笔多年,捡熟悉的来。小说写好了,自然有人找上门来拍片子。
虽然还没有写下一个字,孟锦却不再拘泥于小说构思,非常欢乐地想到处丨女丨作一炮走红后的美好生活。结束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再涉足枯燥乏味的理论研究,以自己最具备优势的形象思维发达的头脑,开始女作家生涯。第一步打响了,后面的路当然好走多了,每次作品完稿,书商都争相出版,并且一再加印,影视改编全面开花。很快,我就成了小富婆了,赶紧张罗买部好车吧,身边同事朋友差不多都有私家车了。对啦,我和马远大还没有驾驶本呢,抽空我们夫妻一起去考,壮壮胆,听说驾校老师的脾气都不大好。再以后每写完一部作品,就给自己放个假,带着爸妈去旅游。先去泰国,泰国的龙虾又便宜又好吃,好怀念啊,那年结婚旅游,马远大死家伙,居然心痛钱,没让我吃个够。这回要吃得以后再听见龙虾这个词就发晕才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