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听闻李广自杀,震惊不已,本要带着公孙敖前去探望,可看了一眼此战军功最高的公孙敖,觉得这个时候叫他跟自己去无异于激化矛盾,索性独自去了前将军军中。等到回来的时候,卫青一脸阴暗,因胜利带来的喜悦荡然无存,他接过霍光递过来的巾帕,胡乱地擦了擦脸,他该怎么和李家、和皇帝交代李广自杀这事呢!
相较于卫青的稳扎稳打,霍去病的军队出击更为凌厉,率领五万骑兵从代郡出塞后,同右北平郡守会师,而后深入漠北,寻找匈奴王庭。让路博德感到惊叹的是霍去病随军只带少量辎重,所需全靠沿途抢掠,同时驱赶俘获的匈奴人在前方带路,大军跨过大漠之后,活捉单于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缴获旗鼓,继而翻越难侯山,渡过弓卢水,与匈奴左贤王遭遇。
左贤王麾下的兵力不逊于伊稚斜单于,但面对汉军,他的准备只能用仓促来形容,霍去病的军队像狼群一样朝他们扑来,他甚至来不及组织应对的阵型,就不得不面对被冲散的境地,左贤王这时候想的不是扭转战局,而是保住性命,带着自己的卫队,向北方逃去。霍去病一路追杀至狼居胥山,斩杀胡虏七万人,擒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从此,匈奴单于孤臂北悬,左右贤王全部歼灭,霍去病在狼居胥举行了祭拜天神的典礼,之后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祀地神的禅礼,史称封狼居胥,禅于姑衍。
经此一战,匈奴在漠南的势力被汉朝荡涤,单于远遁,漠南再无王庭,而进一步失去大面积的肥沃草原之后,匈奴部落被迫向北迁徙至贫瘠而寒冷的戈壁滩,生存空间遭到史无前例地压缩。当然,汉朝也为这次胜利付出了惨痛代价,出塞时马匹十四万,入塞不足三万,士卒死伤以数万计。好在皇帝对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感到满意,从战略角度分析,匈奴人将再无力大规模滋扰汉朝边境,甚至会失去对草原其他民族的震慑,汉朝北境自西向东将进入重新洗牌的新阶段,因此皇帝加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对麾下众将按功封赏,同时增设大司马官衔,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统领军政,自此霍去病得以和舅舅平起平坐。
回到长安的卫青叫来随军封狼居胥的卫伉,考校了一些他从军的心得,但卫伉的回答多是平庸之见,很难让他满意,尽管自己对长子仍然多是鼓励,但是他已经预感,如果下一代交给卫伉,卫家只会走向没落。
日期:2017-09-05 18:53:38
第十七章 杀父之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至死也没封侯,汉文帝曾经如此评价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后来汉景帝时,七国发难,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周亚夫征战沙场,屡建奇功,可命运又跟李广来了玩笑,当时同样平叛有功的皇帝的胞弟梁孝王刘武钦佩李广之神勇,私授将印而招致孝景帝不满,回朝后没给他丁点儿赏赐。后来李广又出任上谷太守,与匈奴连日激战,另匈奴人折服不已,奉为飞将军。他的同僚曾上书皇上,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说的是李广将军战不畏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以后来朝廷把李广几次更换任用,可每次都能传来李广和匈奴人亡命血战的战报。
如此骁勇之士,却终生未能封侯,很多人以为是命数使然,即便李广本人也曾把自己不封侯归咎于杀降不祥,皇帝和卫青也说过所谓李广数奇这类话。但是霍光始终觉得,李广其人是有很严重的性格缺陷的——自负,个人英雄主义——他每次打仗,为了保证自己例无虚发,都是要等到敌人近身十步以内才搭弓射箭,如此冲杀,实在不应该是为将者所为;睚眦必报,称得上小心眼: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说的就是李广当时赋闲在家,一个把大门的小官吏没拿他当回事儿,没给他行方便开后门,等他官复原职之后就把那人杀了,气度何其狭隘矣!怎堪大将风度。
对比同样在平定吴楚之乱有赫赫战功的韩安国,最后官至御史大夫、护国将军,是如何处理曾经侮辱过他的人的: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羞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死灰即便能复燃我撒一泡尿也能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听说后怕韩安国胁私报复索性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反倒友好地对待他。相比较两个人,你更喜欢哪一个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李广是真性情,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可问题是,身在宦海,处处提防,怎能任性胡闹?
刘彻的确是烦透了,李家隔三差五来朝廷闹要求还李广一个公道,说人不能白死。可问题在于,你要什么说法?李广最后这一仗没有军功,大将军即便是有偏袒公孙敖之嫌,让公孙敖戴罪迎敌,重获分封,那也是无可厚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将者,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你李广虽勇猛,名气大,可不意味着你适合当先锋官,卫将军对你的部队进行调整布置,那也是根据与匈奴的接阵情况做得妥善安排,你不能说因为卫青跟公孙敖自小交好就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况且话说回来了,该给李家的补偿,皇帝也间接的给了李广的儿子李敢,“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李广为郎中令。”甚至以大将军折损过多为由,没有给卫青任何加封赏赐,他作为皇帝只觉得自己已是仁至义尽,可你李家依然不依不挠,偏要搞出点儿阴谋论之类又是何居心?非要杀了大司马大将军而后快?刘彻冷哼一声,任他闹吧,看他能闹到什么时候!这应该就是汉武帝时代的无理访,无理访的根结就在于他不接受公正的评断,只要跟他内心的价值观不能统一,那就是不公平公正。雄才大略的刘彻,面对这样的人,也同样挠头。
李敢本就是偏执的人,跟随霍去病回到长安后,他就听说了各种关于大将军逼死自己父亲的版本,说是皇帝本让李广当前将军,是卫青任人唯亲,把前军改为后军,这样与卫青少年交好的公孙敖就成了前将军,而立功心切的李广倒成了后将军,之后李广又因为在沙漠中迷了路,没有跟大部队及时汇合夹击匈奴人,造成卫青部战功甚微,甚至险些遭到对手的重创,在被军中廷尉例行问话几次之后,气恼不过,含恨自杀。从那天之后,李敢这小子看霍去病的眼神就有了些异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