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27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营之中是死一般的宁静,只有大帐外大雨从天而降的声音。众将默默退出大帐,因为他们知道司马懿从来就是说一不二的,这样的事情做得出来。因为,这样的情景曾经在蜀汉的北伐时出现过,那时的司马懿是方面军的统帅,根基不牢。当时曹操时代的老将张郃请战,司马懿无奈只能向曹睿请命,曹睿下令不许出战才稳住军心。后来蜀汉撤军,司马懿命张郃追击,借诸葛亮之手杀了挑战其权威的老将张郃。从那一刻开始魏国将军们知道,对于司马懿来说,个把将帅的命比起自己的权威来说,不值一提。

  但是,依然有不长眼的。
  过了几天,都督令张静忍不住再次向司马懿请求移营。司马懿头也不抬,淡淡的说到,受不了可以不受我送你一程,手一挥,将其斩首。从此,哪怕天上下刀子,哪怕死在一片汪洋中也再没有人敢说移营两个字。
  就像司马懿想的那样,公孙渊正在城头密切关注着魏军的动向,他在等待魏军移营,就可以像当年屠杀毋丘俭一样,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杀得片甲不留。但是魏军就是在暴雨之中,岿然不动,像一座大山。《孙子兵法》中有云,故善用兵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司马懿之为统帅,在围襄平的这一战中教科书般的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不动如山和难知如阴,不愧为一代战神。

  确实不能说公孙渊不行,因为他遇到的是司马懿,三国时代神一般的存在。一个多月后,这场豪雨终于停了,公孙渊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
  这一天,雨过天晴艳阳高照,我想天空中一定出现了一道彩虹。因为有首歌唱到,风雨过后一定有彩虹,所以主帅司马懿就在这道彩虹下发出命令,魏军终于开始攻城。魏军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疯了一样的挖地道、攻城,后面的将士踩着前面死去的魏军尸体向上攀爬,只为离襄平城头再近一寸。当了一个月的落汤鸡,魏军将士都憋着一肚子火,他们要把这一腔怒火和委屈全都喷洒在襄平的城头。

  很快襄平城中弹尽粮绝,公孙渊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其实,就在魏军在大雨中拼死坚持的时候,公孙渊的额日子也不好过。襄平城中早已断粮,人们吃完了粮食吃树皮,吃完了树皮就只能吃人了。吃完了尸体,吃活人。史书的记载是,易子而食。是人间的炼狱,更是现实版的生化危机。
  八月,公孙渊派使臣到司马懿大营,表示请停止攻城,暂且后退,自己将亲自出城投降。司马懿一点儿也不傻,一眼就看出这是公孙渊最后的困兽之斗,当即就杀了使臣。还派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两个老家伙老糊涂了,竟然让我军后撤,我们已经将其斩首,如果有诚意,赶快派几个年轻的出来。公孙渊再派使臣,称愿送出人质请降,司马懿淡淡的说到,要战就战要降就降,不必送什么人质。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没有耐心玩什么仁义之师,他要屠灭整个襄平城的所有人以泄愤。

  二十三日,辽将献城,魏军攻入襄平。公孙渊和儿子弃城逃跑,魏军将其在辽水边抓住,斩杀。
  司马懿骑着高头大马,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白骨遍地残垣断壁的襄平城,用其标志性的冷酷表情下达命令。
  屠城!
  在司马懿的命令下,如狼似虎的魏军将城中全部王公大臣斩首,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百姓斩首,共计两万多人被斩首。这些人都是在人吃人的惨剧中的胜出者,最后也死在魏军的刀下,怎一个惨字了得。最后这两万多颗脑袋被堆积在一起,堆成了一座山,这座山的名字,叫做京观。
  堆积如山的脑袋和尸体见证了一代战神司马懿的赫赫武功,一将功成万骨枯。

  司马懿趁胜扩大战果,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魏国的版图扩张至辽东乃至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大部。辽东地区自公孙度开始割据五十多年,终于也灰飞烟灭。真可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春梦了无痕。
  日期:2017-10-19 18:25:53
  37、东瀛的宗主
  就是在魏明帝下令,命司马懿率其西北军团急行千里,前去辽东剿灭公孙渊的同年。发生了一件中日两国外交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日本前来俯首称臣,认魏明帝为老大。
  我们把目光暂时离开浮尸千里的东北平原,继续往东,看看我们所谓的一衣带水的这一片岛屿。
  这个时候的日本诸岛尚处在原始部落的时代,在人类的历史阶段的断代上比当时的魏国要落后两个时代。只要是具有中学历史课修养的人就知道,华夏民族在周代就已经摆脱了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而此时的日本,没有统一的国家,是很多的部落散落在四岛之上。甚至还很可能处在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时代,因为当时日本众多的原始部落基本上是听命于一个名叫亚马台的部落的,这个亚马台部落的领主是一个叫做卑弥呼的女巫。所以,日本诸岛虽然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大一统的政权,但是由于这些部落都自愿听命于女巫卑弥呼的命令,也就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但是,除了一个以叫做狗古智卑狗的人为首领的部落,这个部落名字是狗奴部。日本在开始向唐朝全面学习之前,到处都是这种奇形怪状的破名字,没文化真是可怕。从这个奇怪的名字,我们大概能看出来这个狗奴部原来可能是亚马台的部下,后来自己拉了一帮人出来单过了。狗奴部和亚马台的战争旷日持久,而且渐渐有了占据上风的趋势。
  我们前面提过,在公孙度在辽东搞得风生水,赶走高句丽,剑锋直指朝鲜半岛全境的时候,亚马台女王害怕这个公孙大王看上日本诸岛,曾经主动派出使者来交好。现在眼瞅着魏国孤注一掷倾举国之精锐来讨伐公孙渊,成风卷残云之势。日本女王卑弥呼充分利用了其职业的优势,掐指一算,觉得公孙渊这小子这回可能要悬。为了不给司马懿在灭了公孙渊以后顺便收拾自己的借口,而且为了借魏国之手将来帮自己灭掉狗奴部,卑弥呼主动投怀送抱,派出使团(其实也就两个人)向魏明帝俯首称臣。

  对于日本女王的俯首称臣,其实魏明帝并没有太大的感觉的。华夏民族自古有非常强烈的中原民族心态,用一个比较时髦的称谓那就是大华夏沙文主义,给四周的异族起了各种歧视性的外号,例如南蛮、北狄、西戎之类。魏明帝曹睿当然也是这种心态,对于他来说,日本女王的俯首称臣可能还不如东吴一个封疆大吏来降让他更为高兴。魏明帝当时就找人刻了个“亲魏倭国”的印让人给卑弥呼带回去,算是打发了。两个出使魏国的使者被魏国花花世界所倾倒,不愿意再回到光着屁股满山跑的日本,直接就留在魏国了。

  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文化输出。

  觉得不可思议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三国志》中《魏书》部分,乌桓、朝鲜和倭人是在同一个传里的。对于曹魏来说,日本跟鲜卑、乌桓和朝鲜人都一样是自己的仆从国,不同的是其它几个都是被打服的,只有日本是主动来认怂的。从这一点来看,日本这个民族的特点从一千年前到现在都是一以贯之的,只要你比他强大,他就会跪着像你献媚,如果你比他弱小,他会毫不犹豫的将你打翻在地,而且踏上一只脚。虽然可以没有底线的跪在你面前山呼万岁,都一旦有机会就要吃掉你。从古代到近代,温文尔雅无害的表象下是一颗鹰隼的心,不要有任何幻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