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26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渡过辽河后,司马懿没有直接攻打卑衍军,而是绕到其身后,对其形成包围之势。
  日期:2017-10-16 21:35:39
  35、战神!
  但是,就这么围着,既不攻打辽水岸边驻扎的燕军主力,也不攻打燕国的首都襄平,就这么围着,急行千里却围而不打,是司马懿在贻误战机么?作为三国到了这个时候的战神一样的存在,司马懿的每一步都有其目的,而且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是三四步。
  那么,容我来分析一下此时战场的形势。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军事统帅的排兵布阵,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在于奇正二字,即以奇胜以正合。奇,就是出奇兵取得胜利,所谓出奇制胜。而所谓正,就是用军队正面的冲杀,横扫敌军。两军对垒,往往弱势的一方寻求出奇兵,而强势的一方往往用正面交锋的方法击溃对方,摧毁敌方意志。辽东人口五十万上下,可以动员的作战人数在二十万左右,此时部署在辽水的大约十五万左右,占据天时地利。辽东军依托辽河天险,坐等魏军来攻,可以说掌握了战局的主动,如果魏军渡河来攻势必师老兵疲。四万魏军虽然从人数上来说不占优势,但是这四万魏军都是常年征战的虎狼之师,以骑兵为主,战斗力远在辽军之上。卑衍想的虽然不错,但是意图太明显,只要智商在正常水平之上的将领都不会选择直接渡河。现在司马懿略施小计,不光魏军主力顺利过河,驻扎在辽河岸边以卑衍为帅的辽东主力和其首都襄平之间,卑衍的地利瞬间被消解,而且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此时,作为强势一方的魏军追求的是以正兵扫荡辽东惶惶的卑衍军。当然司马懿可以选择现在就攻击卑衍大营,但是效果不好,此时辽东主力未经一战,没有损耗,虽有可能取胜但肯定代价不小。当然,甩开卑衍,直接攻打襄平,虽然是一个选择,但这个选择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如果在攻城之时卑衍率军来攻,势必腹背受敌,下场会更惨。所以,现在司马懿的意图就是,把卑衍的主力调动出防御工事,各个击破,消灭其有生力量。

  但是如何能让躲在工事后面的敌军毫无保留的出来是一个问题,毕竟你不是他爹,他不会听你的话。当年诸葛丞相北伐之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意欲调动魏军走出大营一战而不得,到最后甚至使出破口大骂和送女人衣服这样下三滥的手段都无济于事,最后毫无办法反而把自己累死,落得一个星落五丈原的结局。那么,现在看一下我们司马懿同学面临同样一道题时的解题思路。
  司马懿先放出舆论,假称准备全军压上攻打襄平,然后在路上设伏。卑衍听说之后,根本没过脑子,大喜过望。当即下令,拔营回援襄平,准备跟襄平守军一起把司马懿包了饺子。事实证明,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有人告诉你天上掉馅饼了让你赶快去捡,那肯定是个坑。欢天喜地的卑衍大军刚走了一半,就被刀剑雪亮的魏军拦住了去路,也就是说,想要把司马懿包饺子的卑衍和他的十五万大军,被司马懿包了饺子。卑衍心中一定充满了委屈,你丫不是说你要去攻打襄平么,为什么说话不算数!你这个骗子!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老师司马懿微笑着给单纯的像个孩子的卑衍上了一课,当然,是最后一课。

  在群山之间的平原上,高头大马武装的跟刺猬似的魏军骑兵向数量三倍于自己的胆战心惊的辽东军碾压过去,势不可挡。这是一场屠杀,横扫千军如卷席般的屠杀。结局你可以想象,辽东主力基本上全军覆灭,卑衍战死,司马懿留了几个老弱病残逃回襄平城,去告诉公孙渊发生了什么。自公孙度开始,辽东这个独立王国三代人历经几十年辛苦经营积累的家底,在这一战灰飞烟灭。
  这一战,也许从一开始就毫无悬念。
  卑衍屯兵辽河之时,司马懿从下游渡河,卑衍以为司马懿从上游渡河于是重兵防守上游。司马懿过河之后要消灭辽军主力,卑衍以为魏军要打襄平。我们善良单纯的卑衍,就这么掉进了司马懿给他预设的思维陷阱中,越陷越深,直到搭上辽东十五万将士的性命。
  从司马懿接到曹睿的命令千里急行开始,到消灭了辽东主力,仅仅用了三十天。三十天之前,公孙渊还在叫嚷要让司马懿有来无回,三十天之后,公孙渊已经将其三代人积累的家底快要败光了,现在司马懿给公孙渊剩下的不过是一座襄平城和不知道有没有五万的瑟瑟发抖的守军而已。
  征服者司马懿趾高气昂的来到襄平城下。
  日期:2017-10-18 12:35:55
  36、屠城
  如果现在下令攻城,能不能取胜。应该可以,但是代价会比较大,姿势会比较难看。在古代的战争中,面对坚固的城堡确实办法不太多,多少志在必得的征战都是倒在了坚城之下。所以,有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对于司马懿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对于公孙渊这样的对手来说,必须要穿过而且潇洒。

  司马懿下令,将襄平城围起来,命公孙渊限期出城投降,否则格杀勿论。当年成吉思汗长孙拔都西征时也有过相似的做法。拔都为统帅,黄金家族各部长子贵由、蒙哥等率蒙古大军纵横在公国林立的俄罗斯草原之时,下令限期投降,否则城破之日便是屠城之时。所过之处,公国纷纷投降,与其说是蒙古人的军威,不如说是无声的恐惧的蔓延。现在的司马懿,就如当年的蒙古大汗拔都。
  毛主席曾经说过,扫帚不到灰尘不会照例跑掉。
  公孙渊显然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不甘心将公孙家族三代人苦苦经营的辽东拱手让人。公孙渊曾经两次击退魏国组织的进攻,其中第二次也是这样兵临城下,公孙渊认为自己是有作为一个枭雄纵横天下的实力的。于是,公孙渊将全程百姓与将士的性命捆绑在一起,等待一个翻盘的机会。
  要说老天爷对公孙渊确实不错,这个机会没有让公孙渊等太久。是的,东北平原的暴雨季节来临了,就像当年毋丘俭遇到的那场大雨,暴雨如注。在公孙渊最绝望的时候,天谴一般的暴雨如期而至。这是公孙渊扭转战局改变命运的最后的机会。 
  秋,七月,大霖雨,辽水暴涨,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雨月馀不止,平地水数尺。
  那场让毋丘俭最终倒在胜利前夜的大雨,也不过是下了十余天,而司马懿面对的这场雨更大,一个多月不停。魏军每天看到豪雨如注,四下一片汪洋,似乎大雨是天地间的永恒,看不到开始也看不到结束,恐惧在军中不断蔓延。襄平城下已经没有一寸地面了,大营中的水已经没过了腰,大批的将士腿已经泡烂,将士们不断向司马懿请求驻扎到地势稍微高一点儿的地方去。
  司马懿知道现在才是征伐辽东以来最为凶险的时候。毋丘俭就是在同样的情势之下,受不了手下人的软磨硬泡和哀求,下令移营,结果在移营中公孙渊率军杀出,结果数万魏军将士在大雨中葬身他乡。公孙渊像秃鹰一般站在襄平的城头,等待着机会,只要魏军有任何异动,辽东军就会夺门而出,让历史重演。司马懿自己也泡在水里,用狼一般的凶光扫过哀嚎的众将,咬着牙说,有敢再言移营的,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