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13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切对于诸葛亮来说,都没有完全的把握。是的,一生谨慎从事的诸葛亮需要一场有把握的胜利。忘了《三国演义》里那些空城计、火烧上方谷或者火烧赤壁之类的以险取胜的战例吧,那些在历史上都不属于诸葛亮,是施耐庵为了彰显卧龙丞相神一般的存在而东拼西凑来加在诸葛亮头上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绝对把握的事情么?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赌博。就在诸葛亮的反复斟酌之中,他忘了,优柔寡断乃是为将的大忌。

  日期:2017-09-12 17:09:41
  16、比绝望更加绝望
  作为经历阵仗无数的老江湖,诸葛亮当然知道孤军深入应该速战,时间拖得久了对进攻一方来说就越不利。于是又经过了几天的沉思之后,诸葛亮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最为稳妥的方法,攻占祁山旁边的五丈原,然后从五丈原过渭河,切断司马懿与后方的联系。司马懿早就猜出诸葛亮会有这一步,预先命人在五丈原的渭水北岸修筑堡垒,以防蜀军渡河。蜀军发动了几次攻击,始终无法得手。诸葛亮见此计不成,从五丈原退下,祭出声东击西之计,佯装要东去攻击长安,实际率军西去攻打上邽。其实这个计策确实成功的调动了司马懿的主力向东防守,但是由于诸葛亮的作战意图不明晰贻误战机,驻防陇西的雍州刺史郭淮已经在积石加固了城防,挫败了蜀汉的进攻。由于优柔寡断使得蜀汉痛失好局,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蜀汉的领导人诸葛丞相难辞其咎。

  就在蜀军像只四处碰壁的没头苍蝇一样灰头土脸的又回到了起点,褒斜谷的北口的时候。魏军在司马懿的调动下已经完成了战略布局,渭河南岸的眉县和积石都已经完成魏军的集结,形成东西两个方向的堵截,北边是司马懿大营,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让蜀军知难而退,赶紧回家吧,快别闹了。
  诸葛亮现在的选择越来越少了,除了退军之外,就只剩直接与司马懿一绝胜负这一条路了。于是从五月开始诸葛亮就日复一日的到两军阵前挑战甚至是叫骂,但是司马懿还是就当没听见。别说决战了,连人都看不见。三个月过去了,魏军就这样做了三个月的缩头乌龟。
  为了激怒司马懿,更是为了激怒魏军将领,诸葛亮给魏军送来女人的衣服。司马懿部将长时间以来的愤懑终于爆发了,这个仗打的太憋屈了,三个多月了一仗没打还天天让人堵着门骂,纷纷请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骂的已经越来难听了,甚至有将领问司马懿,大帅,您莫不是通敌了吧?
  司马懿此时的处境可谓是开战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司马懿此时的处变不惊的表现,堪称名将风度,这是优秀将领的必备的要求,他做到了。兵书有云,将不可愠而致敌,司马懿做到了。虽然看透了诸葛亮的意图,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军心不稳,后果将不堪设想。

  司马懿佯装被激怒。
  “诸葛亮此举欺人太甚,我恨不能此刻就出战与之决一胜负。但皇帝禁止我出战,我将向皇帝请命,请求一战”。平息了众怒,争取了时间。魏明帝智商绝对够,司马懿这个时候临阵请命,其意图非常清楚,魏明帝心领神会。
  于是众将领就等啊等。终于等来了诏命。魏明帝的诏命明确作出了指示,不许出战。而且还派来持节大臣辛毗,堵住营门,敢言战者,斩。
  就这样,魏军又被辛毗憋在营门内几个月不能出战。期间,司马懿也表演了几次怒不可遏要出营作战,也都被辛毗持节拦了下来。节,就相当于皇帝,没有持节大臣的时候大营之中司马懿是主帅,有了节,节就是主帅。
  不光如此,司马懿在千里请战的诏书中,扭扭捏捏的表达了自己现在作为帝国第二军人的大将军身份的尴尬,有些原来曹爽部下明显表现出对自己这个新领导的不服,工作开展的难度很大。其实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两个字,要官。魏明帝曹睿当然也是明白人,知道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这种封疆大吏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必须要顺着。拜其父曹丕所赐,曹氏宗族被赶出政权的中央,虽然没人来威胁位置了,但是一旦有事宗族凋零无法仰仗,就只能依靠外姓了。虽然不太愿意,但对司马懿这样从他爷爷曹操时期就开始在魏国朝廷里浸淫的老狐狸也确实没有办法,加之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只好任命司马懿为大司马,职掌魏帝国全国兵马,重权在握。

  说到权谋,司马懿已经博士毕业,诸葛亮可能还在参加中考。
  日期:2017-09-13 10:44:12

  17、 猪一样的队友
  你说司马懿聪明也好,狡诈也罢,你无法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个一箭双雕或者三雕的计策,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同样是身处危机中的决断,与被世人过度神化的诸葛丞相的优柔寡断和一再走出臭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司马懿通过把球踢到魏明帝那里,两人心照不宣的玩了一场双簧,而且以防万一,魏明帝还派辛毗持节前来压场子。不光成功的压制住了一众无脑但是手握重兵的魏将对于司马懿坚守不出的汹涌的抗议,而且还让司马懿能有机会表演了率众出战的戏却被拦下来的戏,演技堪称影帝。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要是你司马懿连这种是否应该出战自己都做不了主,还要请示千里之外皇帝的诏命才能决定的话,要你这个主帅还有何用?也罢,所有人或者看不懂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家都在信誓旦旦的演一场戏。

  两阵离得实在是太近,蜀军这边把辛毗来魏营,一次次拦截想要冲出应战的魏将看的清清楚楚。诸葛亮长叹一声,跟姜维说。“看来司马懿是不会出来应战了。如果我军有什么可乘之机他肯定第一时间出战,怎会千里迢迢的请命于朝廷。”
  魏军大营中充满了怨气,但蜀军营中也好不到哪里去。前进的路完全被魏军堵死,挑战了三个月魏军就是不出来应战,就这么窝囊的退军又实在是不甘心,于是就这么干耗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样的僵局似乎再也无法打破,两边对峙的其实是意志和决心,谁先泄气或者放弃谁就输了。于是,双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对方先坚持不下去,而这场僵持中,蜀军显然更加不利。
  司马懿主场作战,虽然有被手下骂胆小的现实危险,但他清楚的知道,诸葛亮拖不起,这就他吃定诸葛亮的底气。
  日期:2017-09-13 17:02:52

  在无望的僵持中,蜀汉的士气一天天低落。面对已经彻底把自己看透的司马懿,诸葛亮感觉透彻心扉的绝望,他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同魏军在正面战场上的突破了,他把希望放在魏国东南边境上配合自己进攻的东吴身上,如果这还算是希望的话。
  他在焦急的等待着东吴的消息。
  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魏国的西北边境转移到东南边境上。在这里,东吴军队正在攻打合肥,算起来这应该是孙权第四次打合肥了。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被火烧连营还没开战就被烧的七荤八素,就是东吴著名的儒将周瑜指挥的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的那一战。北宋苏东坡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言犹在耳,竟然就在科幻色彩浓厚的三国演义里张冠李戴成诸葛亮为统帅火烧赤壁。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准备挟战胜之威想趁机扩大战果,挥师攻打合肥。此时,曹操已经退回北方,听说合肥危急,再次派援军驰援合肥。孙权竟然闻讯望风而逃,第一次合肥之战中的东吴就这样在开局形势一片大好之下莫名其妙的败了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