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9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孟达的命运可以说是和曹丕同始终的,孟达在曹丕登基的黄初元年投降曹魏,曹丕死后,他儿子曹睿继位后的雷厉风行的做派又让孟达觉得坐立不安。再加上作为外来户的孟达与本地的魏兴太守申仪始终有摩擦,这就更让他觉得有点儿度日如年了。
  这样的情况就被一直在暗中监视孟达的诸葛亮注意到了。
  诸葛丞相目光如炬,在整个三国时代是神一般的存在,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去锄奸。诸葛亮使出反间计,派人假装向魏兴太守申仪投降,其间不动声色的透露孟达要回归曹魏的假消息。虚虚实实,蜀国郭模降魏的事情不知道后来有没有下文,但是申仪立刻就向司马懿报告了孟达要反的消息。按照一般的流程,司马懿得知了这样的消息,首先应该向负责西南军事的第一长官曹真报告,然后再向朝廷报告。但是急于争取军功的司马懿将这样的消息压了下来,在未来战神的眼中,一切的敌人都是自己的功劳簿上的一行记录。如果按照正常程序上报朝廷,等有所动作贻误战机,或者命别人前去镇压,那就白白给别人做了陪练。另一方面,司马懿害怕风声走露后孟达立刻起事,更害怕他真的跟诸葛亮取得联系,那以后再有所行动就被动了。立刻给孟达写去亲笔信,宣称他孟达要反的消息自己已经知道了,但是自己判断这是谣言,自己绝对不会相信,请孟达千万不要紧张。

  “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这一招阴损的欲擒故纵之计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多次被司马懿用到,而且越来越风生水起,越来越有心得。

  然后司马懿暗中亲率大军,日夜兼程,八天就抵达了新城城下。就在过惯了安逸日子的孟达还在犹豫到底是现在就反呢还是先等等的时候,司马懿已经率领魏军完成了围城,并且成功的将吴国和蜀国救援孟达的军队堵截在路上。
  在此之前,诸葛亮为了确保桃子不能被曹魏先下手摘了,特意写信给孟达让他早作准备。孟达信心满满的回复诸葛丞相,按照曹魏的程序,这种事情要先报到中央,然后中央派兵前来这一来一回少说得一个多月,足够时间做好起事的准备了。可是,孟达做梦
  也没想到司马懿这貌似忠厚的老小子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司马懿完成包围后随即下令兵分八路全力攻城,并同时进行了惩治首恶其余不问的心理战。十六天后,城里的守将弃城投降,魏军进入新兴城,干净利落的砍了孟达的脑袋,传首京城。做好安抚工作后,实现了马照跑舞照跳,新兴城内似乎除了死了孟达之外生活没有什么变化。然后司马懿下令退出新兴城,屯驻在宛城,并暗示周围的州郡前来道贺,其中就包括泄密的魏兴太守申仪。司马懿趁机将申仪收捕,随军送回京师。

  司马懿这一次平定孟达之战,是一年之内作为封疆大吏第二次建功立业,也是第一次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第一次斗法。先是施展大忽悠的策略,稳住孟达,使其贻误战机。然后火速出兵,并将吴蜀两军堵截在半路,使其无法来救。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力攻城,还辅之以心理战。每一步都看透之后的两三步,并且先出手将死对手。此一战堪称完美。司马懿对战端格局的把握以及成竹在胸的大局观,三国时期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两年时间内两立战功,使得曹魏军心大震,一扫曹丕时期被吴国骗被蜀国欺负的被动局面,也成功确立了其在军队中的人望。而说起孟达,能够被三国时期两大顶级牛人同时惦记上并对其大费周章,也算不枉此生了。
  日期:2017-09-05 23:01:24
  9、阴谋家的翻云覆雨手
  魏明帝登基初年,司马懿用两场胜利成功的迅速奠定了其在帝国武将中的江湖地位,接下来的事情就让我们叹服一个宦海浮沉中的老手的手腕了。现在司马懿在曹魏的武将中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是他现在的直接上司负责东部战线的大司马曹休,在奠定了江湖地位之后司马懿的下一步棋就是要扫除一切挡在他前面的障碍,向着权力的巅峰前进。

  挫败登基初年东吴的挑衅和平定了孟达叛乱,稳定了政局的魏明帝曹睿,就开始谋划着发动对外战争了。于是,曹睿召见了正处在快速上升期的司马懿,问他应该先对吴国用兵还是先敲打蜀国。
  司马懿的大脑飞速运转了几秒钟之后,一个借刀杀人的计策就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吴国,他斩钉截铁的回答曹睿。当然理由非常充分。
  吴国欺负我们魏军不习水战,在其咽喉之地东关守军很少(安徽和县)。如果曹休引兵突破东关奔袭皖城(安徽潜山),吸引孙权东去救援,我率兵南下趁虚攻取夏口(武汉),东吴可破。
  曹睿大喜,当即下令曹休和司马懿两道攻打东吴。
  军令如山,曹魏大司马曹休立刻整顿兵马出动,就在曹休一部率军突破东关的防线奔袭皖城的时候,吴国的鄱阳守将周舫来降。这就是意外的收获了,如果占据了吴国的鄱阳,就相当于在吴国的腹心扎下一颗钉子,随时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就能渡过长江渡口威胁吴国,东吴最可依仗的长江天险将视同无物。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占领还不用耗费一兵一卒,曹休立刻决定放弃围攻皖城,而是绕过皖城继续向东去接收鄱阳。

  曹休满脑子想的都是曹魏占据了皖城之后的美好时光。要记住,任何时候天上不会无缘无故的掉馅饼。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东吴对于魏国的又一次诈降,真是不长记性啊,黄初年的时候曹丕就被孙权骗过,这才过了几年。
  就这样,本来是用来吸引孙权主力的担任诱敌之军的曹休军团,就这样成了攻打东吴的主力。而且,孤军深入。

  要说曹休没有一点儿防范之心也确实冤枉他,毕竟如果作为帝国第一军人的曹休连这点儿经验也没有,那与愣头青无异。曹休要求负责断后任务的贾逵与其汇合,去接收鄱阳。但是架不住周舫一遍遍的死催,他也实在是不愿意放弃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这算是一个机会的话。
  曹休没有等到贾逵率军来跟他汇合就带着几千人火速向东。走了没多远,曹休就发现这是一个圈套。东吴第一名将在石亭截断了曹休的去路,孤军作战而且地形不熟,曹休很快败走,虽然捡了一条命,但曹休一部几乎全军覆没。魏国第一军人曹休就这样晚节不保,羞惭而死。
  但是,说好的两道出兵,司马懿在干什么呢?
  根本没出发。
  司马懿终其一生,都在践行着走一步想两步看三步的处世之道。
  现在我们来看看打东吴的这个计策。这个计策的阴损之处在于,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孙权被调动离开夏口,那么你曹休军是疑兵,主攻方向在我司马懿这里,论功行赏的话我司马懿头功;如果孙权没有被调动,说明你曹休这一路的战略目的没有达到,我这一路根本不需要动,而且还可以在曹睿面前摆你一道,没有拿下夏口的原因是曹休无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