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8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丕登基后在自己人陈群的建议下搞了个九品中正制,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汉代还没有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还要等五百年以后的隋朝才第一次出现,因此,在汉朝做官只能靠推荐。这个九品中正制以及官人法把全国的官员从大到小分成九品,每一品设立中正,就是负责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官员,而且县里有县里的中正,郡上有郡上的中正。这个中正就厉害了,他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这种中正当然都是由各门阀所瓜分,政治这种东西只有抱起团来才能发挥出气吞山河的力量,单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一开始可能还会有个把真正有能力的门阀以外的人才进入官员序列,慢慢的推荐的就都是各大家族的子弟了,中国人搞潜规则和玩黑幕这样的事情根本不用人教,这都是基因里面带的,现在选个秀都黑幕重重,跟别说当官玩政治了。渐渐的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的局面,各大门阀把持了魏国的各大权利中枢,不在乎你有没有本事在乎是你爸是谁,所以说我泱泱华夏的官二代传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在经济学理论里有一种说法,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你是颍川荀氏或者兖州司马氏你是支持处处想排挤你任用外来户的曹操呢,还是支持只任用自己人把儿子外甥们的就业工作问题全都解决的曹丕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根本就不用曹丕自己说。从黄初年颁布九品中正制以及其配套法律九品官人法开始,那些号称汉室纯臣的人们纷纷上书,称汉朝国祚已尽请曹丕禅位。当年面对曹操铮铮铁骨誓与汉室共存亡的,和苦口婆心劝曹丕赶紧废汉自立的是同一拨人,朝堂之上怎不令人感叹,所谓正义,所谓忠诚,无非是利益二字。
  日期:2017-09-03 23:31:21
  我们的司马懿同学就这样默不出声的闷声大发财,一路升官发财,直到公元226年的黄初七年。在这一年,曹丕驾崩,甄洛女神的儿子曹睿登基为魏明帝,司马懿作为曹丕一生中最为倚重的老哥们儿和曹休、曹真、陈群一起被任命为辅政大臣。这一年司马懿47岁,从41岁到47岁这七年可以说是司马懿一生中最为安逸的七年,朝堂之上一条计策不出一个人也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好。每天就是讳莫如深的笑一笑,跟一个帕金森患者也差不了多少,然后一路升官发财,最后被曹丕任命为辅政大臣。也许如果生活一直这样,或者曹丕活的时间足够长,史书上就少了一个隐忍阴狠的阴谋家,多了一个面相慈善的忠臣,若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但是历史没有给司马懿这个机会,祸害了魏国七年的曹丕挂了。别看曹丕荒淫无度,他最宠幸的郭皇后竟然没有给他添个一丁半子,似乎史书上也没有关于女儿的记载。没有办法,只好立了已被废而且赐死的甄皇后之子曹睿为帝。真是讽刺,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女人的儿子,成了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男人,或者反过来说,最有权势的男人却保护不了自己的母亲,不知道我们的魏明帝曹睿在万众瞩目下走向王座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君临天下的豪气还是连自己至亲都保护不了的羞愧。

  但是,魏明帝曹睿,这个最像他爷爷曹操的人,却打破了司马懿原本打算安逸混到退休的美梦,让他的小宇宙一点点被激发,一步步变成一条歹毒的恶龙。
  日期:2017-09-04 11:44:07
  7、 明帝登基
  魏明帝曹睿初一登基,就表现出与优柔寡断的曹丕截然不同的决断和执行力。曹真负责对吴作战,曹休和司马懿负责对蜀作战,陈群留在中央负责国内事务,魏国的国内气象为之一新。
  混吃等死,大概是不可能了。

  东吴孙权听说曹魏这边曹丕死了,继位的是十几岁的孩子曹睿,立刻有了想法了。曹魏现在的情况是主少国疑,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这样趁着人家办丧事而出兵想浑水摸鱼的事情多了去了,孙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我印象中干这样缺德事情的大多没有好下场,有当场就玩现的,白白给新皇帝送经验积攒民望的,有的虽然一时占了便宜,但是很快就有了报应。凡此种种,屡试不爽。

  而且,东吴有个特点,凭着坚城,往往是无坚不摧,最后还能打上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让对手跑都跑不了,再加上天险长江的护佑,孙家在江南几十年坚若磐石。但是一旦东吴要主动攻击,就基本上没有赢过。再加上这个这次东吴派出的诸葛瑾,诸葛亮他亲哥。
  诸葛瑾在三国时代也算是名将了,著名的软柿子。
  日期:2017-09-05 09:21:53
  司马懿的第一次带兵打仗,在毫无悬念之下击退围攻襄阳的诸葛瑾,并阵斩东吴主将张霸,东吴大军落荒而逃。这一年,曹睿加封司马懿为骠骑将军,从这一天开始,司马懿开府治事。这标志着司马懿已经进入魏国最有权力的巨头的行列,可以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可以自己招兵买马培植自己的力量了。司马懿这一年47岁,可以说司马懿在这一年开始了新的征程,体内司马家族将种的在燃烧,三河武士的热血又一次在他血管里澎湃。虽然作为魏文帝曹丕的最可倚重的东宫旧人,但终其一朝始终作为决策中枢存在于朝堂之上委以重任,始终没有机会展现其军事能力。如今,终于有机会能够立战功,这也是确立司马懿日后“战胜”江湖地位的起点。司马懿知道,他已经从父兄手中接过家族的大旗,像他那些司马家的先祖一样,光大门庭的任务和家族荣耀的责任,他必须扛起来。

  第二年,魏明帝便任命司马懿为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屯驻在南阳,防备帝国西南边疆的安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司马懿被正式排挤出中央,但是功名在马上,男儿当纵横沙场,已经年近五十的司马懿当时一定是这么想的。
  这一年,司马懿此生荣辱和功勋的最大的人生注脚,蜀国丞相诸葛亮刚刚写完《前出师表》,屯兵在汉中,正在为第一次蜀汉的北伐做着准备。
  日期:2017-09-05 17:29:24
  8、孟达,第一个经验宝宝
  随着魏文帝曹丕的离世,另外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被改变了,那就是新城太守孟达。
  孟达此人,原来是作为法正的小弟而成为蜀汉创业初期大佬的。后来关羽在襄樊被盟友东吴从背后捅了刀子,向屯驻在附近的宜都太守孟达求救,孟达眼看关羽不支,竟然拒绝关羽的求救,坐视关羽覆灭。后来,曾经的盟友蜀汉和东吴为了关羽结为世仇,互相都拼了命的想致对方于死地。孟达这个时候投降了正在坐山观虎斗的曹魏。这个时候的曹魏,曹操刚死,曹丕刚一继位就有人来投降,令有着威伏天下四方来朝妄想症的曹丕十分高兴,满心欢喜的接受了投降,并当即封其为新城太守。由于孟达面相端庄,加以一幅温文尔雅的作态,令曹丕十分倾心。因此,跟司马懿一样,孟达终曹丕一朝过得也是相当的舒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