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真正的神仙体系和阴谋论》
第13节

作者: 向秋多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7 09:58:11
  十八,修行的人生目标和终极目标
  终于有一个网友提出了实质性的问题,但仍存在于基础思想层面,也就是需要思维的层面,这个层面属于入门级的。
  要了解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阶段目标,首先要明确三个基本的常识和真相。

  一,有灵性的动物都在拼了老命修福报得人身,而人身一失去,万劫难复,可见要从畜生修到人身要多少的功德才有的机会,但是我们这些已经有人身而且还有点对修行有兴趣的人,大多数却并不珍惜,天天想的无非就是吃喝嫖赌,无非就是声望名利,可惜,人生有个大考,就是临终的时候,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无论地位多高,名利多高,享受多少,最终都是一个死,拿肯德基来说,对很多人眼里都是成功者,都是有钱人,可惜,他死时除了数十亿的杀生业报之外,一分钱都带不了。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原因,少造业报,无论是修仙还是修佛,这个理论都是一致的,因为业报越少,后面的修行路越好走。

  二,因果,其实这个不用细讲,总之是凡夫就有因果,要承担也要新造。人生遇见所有的病痛不顺,恨别离,爱憎,舍不得,都是因果的规律,只有修行才能了知这个因果关系,最终超越。
  三,人死了就真死了吗?非也,全世界的神话传说文字记载都表明了,人死后有灵,灵是什么,灵才是真正的人,而人身只不过是暂时居住的客店,在离开这个客店后,灵暂时住在一个亭子里,这叫鬼,人死而灵不散为鬼,灵离开亭子住进一个新客店叫轮回。人记不起前世无非就是数据传输过程加密了而已,在更深层次记忆里仍然有前世前前世的记忆,这个无数权威心理学家早已证实。
  其实轮回是很可怕的,因为不稳当,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就像蚂蚁突然间被人踩死一样,是什么来轮回,是人内心的希求,这个力量带动下一次轮回,所以要超越轮回不受其控制就要改变内心的希求,而内心的希求就是欲望,训练欲望就是超越轮回的本质也就是修行的本质。
  有个问题问得很好,欲望灭了,怎么修行呢?其实欲望暂时不会灭,只是转化,所要改变的是对现实一切造轮回之因的欲望,比如说一个人在临终之时,想着的是赌博后的快感,想的是**,想的名气,想不完的后人子孙,这些欲望一到死后,就强烈的引导他去投生,有的投成畜生,有的投成饿鬼,能不能成人真不好说。
  在道家修大周天,以前讲过,周天修成后,有真精还脑的效用,这个效果产生的快感比**还要强烈,周天修成后不思**,在周天没修成前,只要求不要纵欲,并没有要求要禁欲。
  其实佛家也是一样,对在家修行的居士,在性方面只要求对一个目标也就是配偶发生性关系,控制不去与外面的发生关系,也就是不要求纵欲。
  而欲望的转换就是从利己转换成利他,德道经上就讲,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什么意思 就是学水的德性, 水养育了万物,但却从来不向万物索取,不争就是不求自利,而又要利万物,佛经上讲,发起菩提心,就是要为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解脱而修法。两者所表达的欲望转换方向都是一致的,区别只是道讲万物,佛讲众生。

  这里就提到,通过思考上面讲述的三点,有的人总觉得,修行是个屁,人总要生活,其实修行不代表你就不能生活,只是要求两点,一是人生的主要目标要从享受调整成修行,生活创造财富仅仅是次要目标,因为还是凡夫的我们还是要生存,但是生存不代表就需要吃喝嫖赌,所以先理清这个目标,修行和生活并没有冲突,反而通过修行,因为积累了福报,生活会更顺会更好。二是需要持戒来控制欲望,这个道佛两家都是如此。

  完成了这两点后,相当于筑基,基础打下了,后面的修行法则,需要传承才能开始,没有明师指导的盲修瞎炼是不成的,明师的要求就是有非常丰富的证悟经验。
  网友提到神通和修仙的关系,神通其实就是人类自身的本能,由于凡夫脑子里想多了,所以体现不出来神通,而因为修行的原因,我们的身语意开始规范,当意识渐渐平缓时,神通就出现了,但是神通本身并不能让修行更进步,仅仅是修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而已。
  修仙成就者与凡人相比谁更快乐?凡人的所谓快乐无非就是建立在满足欲望的基础上,但是满足了后又无聊,于是寻找更多更强的欲望去满足,到最极端就是黄赌毒,这个过程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成就者意识可以安住于法性(当然这个境界用语言不好描述),达到一种平和永恒的状态,无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也就是说这个宇宙的生灭和他都没半毛钱的关系了,无论是地球毁灭,还是太阳暴炸,还是宇宙重生,他都不受半点影响。

  你觉得哪个快乐呢?
  修仙成就者应该还在三界?修仙的目标就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这个属于常识性的误解。
  修仙是为了什么,与天地长存,来去自如?这是凡夫理解的仙人就是那样,但实质上仙人求的最终还是了道,就是飞升,这个前面文章里讲过。
  修仙的目标和价值?第一目标就是本文所讲,通过思考重新树立人生目标和方向,达到 调整欲望和破坏烦恼的目的,第二目标是通过思考和相应的训练脱离凡夫的思维的目的,第三目标是超越凡夫,超凡入圣,作用是不再受轮回的影响,而可以自由的操控,就像很多经里讲的,想去寿元八千岁的地方,想去寿元八万岁的地方,想去极乐世界都可以,这就是自由操控自己的效果。第四目标,最终成就,具体现在还不太方便讲明。

  修行是一步步实现的,修仙的脱胎换骨,修佛的明心见性,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不在轮回里受苦不在凡夫的世界里混了。的确凡夫世界有很多好玩的好留恋的,但也正因为这些而造成更多的痛苦,真正的平和的心里世界,才是永远的快乐。
  修行过的人就有深深的体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这里面的体现的就是除去表面的快乐,感官刺激以后,内心里生起平和的真实快乐,这就是生命永恒的奥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