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重雨霏霏》
第15节

作者: 宏情远渡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席话说得黄清文的心怦怦直跳,口中却说:“郑如烟到南京一个多月了,和自己基本没有接触,但你一到南京,人家就春江水暖鸭先知,喜欢谁不言自明的。”
  小波说:“我扯是扯不过你的,明天让如烟自己承认。”

  第二天晚上,黄清文准时来到小波设宴的香格里拉酒店,严小波与郑如烟都已到了。黄清文注意到小波身着白底粉红色暗条纹的衬衫,配着浅灰色的西裤,显得英俊帅气,而郑如烟身着黑色娃娃领波点连衣裙,外套一件海蓝色的针织衫,脚穿一双黑色的高跟皮鞋,也显得优雅靓丽。
  严小波见到黄清文,伸出手来有力地握住黄清文,说:“我正与如烟谈着我们的大才子哩,当年学生时成绩上独孤求败,而今在企业工作想必也是傲视群雄。”
  日期:2017-04-03 00:38:15
  郑如烟说:“我到了南京后,也感谢清文的帮助呢。”

  黄清文说:“惭愧,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哪里谈得上有什么帮助?”
  郑如烟说:“我讲的是真的,初到南京,在脚下这座城市,除了你以外,我不认识什么人,每当心情低沉与孤独无助时,我就想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昔日的同学,今日的朋友,也就有了一种力量。”话语十分真诚,说得严小波连连点头。黄清文却想起了前两次与她见面时无缘由的冷漠,如今听她又这样讲,心里一时不明白她究竟是如何想的,更加觉得她如一个难以理解的谜。

  严小波招呼大家就座,说晚上在酒店里另外请了一些业务上的朋友,在酒店的另一个包间,他先委托黄瑞民在那儿主持,自己等会儿过去敬酒。郑如烟说:“你应该以那边为主的,我们同学不必客气。”
  小波说:“生意场上,没有朋友就没有财富,但生意场上的朋友,都是利益的链条牵引的,不像我们,无论经历成功失败,无论相隔千里万里,总有一份惦念与牵挂。”三人相别十多年,难得一起相聚,郑如烟也饮了些酒。
  日期:2017-04-03 00:36:04
  几杯酒下肚,小波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他很真诚地说:“清文,如果不是你与如烟在南京,北京项目做完,我也许就回了广州,绝对不会孤身到南京创业的。”
  黄清文说:“当年你孤身在广州创业,也是很成功的啊!”
  小波说:“清文,你大概不知道吧,我当年之所以逃学创业,真是让你给逼的。”
  郑如烟不解,吃惊地看了看黄清文。黄清文也疑惑地看着严小波,轻轻地摇了摇头,表明自己不明白原因。
  严小波笑着说:“心里的伤痕只有自己知道,就是为了高三县里那一次摸底考试啊,我自以为发挥出色,要挑战你的第一位置,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我当时真的有些力不能及的绝望,甚至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哀,心中当时就想,在学习上我永远不会是黄清文的对手,我必须在新的领域去争第一,自此就有了厌学的情绪,对创业热衷起来。”
  日期:2017-04-03 00:39:16
  严小波的话唤起了黄清文的记忆。他记得高三时,一次县里组织摸底考试,由于自己考前患了感冒,发挥不够理想,严小波刚好相反,觉得发挥出色。这种状态上的逆转,让小波平添了不少豪气,口出狂言要挑战自己这个高分权威。结果成绩下来,自己遥遥领先的格局非但没变,连一直以来“严二郑三”的排名格局也成了“郑二严三”了。严小波因此深受打击,像忽然变了一个人,经常上课的时间钻进宿舍睡觉,成绩也自此一蹶不振了。

  郑如烟说:“你们当年还有这样的经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只是觉得奇怪,小波成绩一直稳居上游,怎么忽然间直线下降了,当时真不知道是这样的心路历程,还以为是受了其它事情的影响。”
  严小波对郑如烟说:“你不知道正常,你当年在我们心中可是高处云端的仙子,哪里会介意这些凡尘俗事!”
  郑如烟浅浅一笑,看了一眼清文,说:“我哪里是高处云端,其实我那时在清文面前很有些自卑感呢,觉得自己怎么学都比不过他,经常自怨自艾,差点想转学到其它学校呢!”
  日期:2017-04-03 00:41:54
  严小波说:“当年我就是这个想法,与其生活在阴影里仰望别人的光明,不如重新定位,走出另一个自己。只是不知道如烟你也有这个想法,否则我肯定约你出来一起创业,我俩联手闯荡江湖,说不定能够开创更大的事业局面!”
  黄清文说:“小波、如烟,去年同学聚会后,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十年前我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十年后你俩月华灿烂,我却星光黯然,原来你俩在学校时就胸有丘壑,可笑我只知道死啃书本,充其量不过是个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在单位混了几年,还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这时,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推门进来,满面堆笑地向着黄清文、郑如烟打着招呼。严小波介绍说是黄瑞民主任。黄瑞民悄悄地附着小波的耳边说:老板,那边差不多了,您是否过去敬个酒。”小波点了点头,对二人说自己稍去就回,便起身离席。黄瑞民也快步跟了过去。
  日期:2017-04-03 11:06:28
  剩下黄清文、郑如烟两人。郑如烟告诉黄清文,说严小波这次来南京,一方面是参加地产论坛年会,但更重要的是在考察一个地产项目——他想到南京发展事业。
  黄清文记得,年初自己计划买房时,小波曾向他说过有意到南京发展,当时自己并末多想,这时一经郑如烟讲出,再联系小波刚才的内心表白,他忽然想到,小波来南京投资,也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郑如烟。但郑如烟对严小波究竟是如何的态度呢,是普通同学还是更进一步,他有了一觇其密的想法。
  他于是说:“如烟,南京是六朝古都,地理位置上虽然四通八达,但这些年我在南京工作,消息却很闭塞,基本上与当年的同学没有联系,不像你与小波,这些年能与许多同学经常接触的。”
  “我与大家联系也不很多,”郑如烟说,“只不过因为我在北京留校做了老师,大家容易联系到,如果说具体的嘛,实际上,当年同学中我也就与小波联系多些——他做房地产,经常会向我咨询一些法律问题。”
  清文说:“这样讲,去年同学聚会前,你们早就有了联系吧!”
  郑如烟点了点头,“我毕业后与小波见面也是很巧合的,那时我在学校读博,小波还在深圳发展事业,有一次我随我的导师到深圳参加一个会议,刚好小波是会议代表,我们分别几年后再次萍水相逢了,当时都很激动,留了联系方式,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日期:2017-04-03 11:07:07
  清文说:“真没想到,小波这些年事业做得这样大,你也算是他的事业走向成功与辉煌的见证者的。”
  郑如烟稍有些迟疑地说,“可以这样说吧,这些年,我既见证着小波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旁观了他事业中的辉煌寂寞,小波性恪中有股不服输的冲劲,也有不计后果的赌劲,这种冲劲与赌劲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但每个人的性恪是专属的,自己无法改变,别人也无法理解,但这确实是每个人走向成败的最终原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