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汉--英雄的时代》
第24节

作者: 上医治国198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等到刘邦的队伍抵达南郑,韩信再也坐不住了。他感叹自己命运多舛所托非人,看来刘邦和项羽一样不是一个能慧眼识珠的人,再看自己周围的队伍里的人走的走散的散,都各奔前程去了,索性自己也开溜。于是在刚到南郑后不久,韩信再次做了逃兵。
  那个段时候队伍里逃跑的人太多,刘邦自己又不怎么管事,这种事情大都是逐级上报,最后汇报给丞相萧何。萧何每天听手下整理的逃跑人员名单,也就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但这天听到手下人报上来的“韩信”的名字,再三确认此韩信是治粟都尉韩信而不是跟随刘邦入关的韩国将军韩信后,萧何什么都来不及说便立即牵了一匹好马冲出军营。丞相府的官吏们跟随萧何的时间也不短了,从来没见过丞相如此的表现,都惊慌不已,许久才有人想起应该去告诉刘邦。

  当手下将萧何也跑路了的消息告诉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差点没从床上栽下来,再派人去追的时候,早已经是连萧何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之后的两天,刘邦更加的失魂落魄,时而唉声叹气,时而跳起来大骂萧何忘恩负义,手下见状都噤若寒蝉,不知如何劝说刘邦。
  没想到两天之后萧何自己又回来了,见到萧何刘邦是又高兴又生气,指着萧何的鼻子就骂:“你他娘的跑什么!”
  萧何拱手作揖的对刘邦说:“大王,我没有跑,我是去追逃跑的韩信去了。”
  刘邦一脸的不信:“我呸,这么多人跑了也没见你去追过,这次去追韩什么信,骗谁呀!”
  萧何抬起头不紧不慢的说:“其他的那些人都是一般人,到处一抓一把,跑了是小事;而这个韩信可不一样,他是最杰出的人才。如果你准备老死在这里,韩信是没有什么用的,但如果你还想争霸天下,就非用韩信不可。”
  刘邦当即表示:“我的心思你当然是知道的,怎么能老死在这穷乡僻壤?那我看在你的面子上,要用他也可以,就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
  萧何回答道:“就做个将军他也还是会走。”
  刘邦不耐烦的说:“将军还不行?那就做大将军,总可以了吧。”
  萧何拱手再拜:“这样的话真是大王之幸。”
  刘邦一时失语,摇头苦笑道:“大将军就大将军吧,你把韩信那小子叫过来我见一见。”

  萧何正色道:“大王,你这什么话,拜大将军是军队里头等的大事,你怎么能跟招个阿猫阿狗一样呼来唤去。就因为你这样,所以像韩信这样的人才要走,大王你必须择吉日、斋戒、设坛,准备好各种礼仪,隆重的宣布这样重要的决定才像话。”
  刘邦一听还要走一套这么麻烦的手续,估计心里也是后悔得紧,但有什么办法呢,王者一言,驷马难追,错就错了,就这么着吧。
  在看史书的时候我时常做一些假设搏自己一笑。对于韩信逃跑这件事我也可以做一些猜测,但也有一定的根据:萧何月下追韩信,也可能是韩信以退为进的策略,假装逃跑又故意让萧何追上自己,通过萧何让刘邦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不然如果韩信是蓄意逃跑,且又行动在前,萧何不是派出大队人马撒网式的追查,只是只身一人哪那么容易就追的上他;甚至我们从日后韩信对萧何无条件的信任(这也是韩信最终致死的原因)来看,两人的交情几乎可以说是深不可测,据此我也可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猜测有可能事情本身就是韩信和萧何两人自导自演的一出双簧:因为韩信却有惊人的才干,而刘邦一直不重视他,所以两人一个假装逃跑,一个假装去追,借此引起刘邦的注意,其实就是在外结伴踏青游玩了两天而已。反正历史已然过去,过程的真相或许永远都不可能还原,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韩信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得到了一展所长的舞台。

  日期:2017-05-30 21:36:18
  烽火再起
  向来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刘邦在南郑修拜将台,认真的挑选了个黄道吉日,又吃了几天素,戒了几天女色,然后洗白白换上一身新衣服,隆重的拜韩信为大将军。然而做出如此重要的一个决定刘邦是很冒失的,甚至说拜将之前刘邦都从没有和韩信进行过认真的交流。虽然对于萧何刘邦是十分信任,但他依然心里没底,拜韩信做大将军之后刘邦才单独会见了韩信,向他表达了自己内心向争夺天下的想法和困难,末了把手一摊:“现在我把栈道都烧掉了,怎么办呢?”。

  韩信没有直接回答刘邦的提问,而是问了一个他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他反问刘邦:“大王你自己掂量掂量,你的勇武、强悍、仁慈、实力各个方面比得上项羽么?”

  面对韩信直截了当毫不顾忌情面的提问,刘邦沉默了很久才回答:“确实比不上。”
  虽然被问得心里很不爽,但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有自知之明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就是刘邦比项羽高明的地方。善于利用自己身边各类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是刘邦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的重要原因,而韩信本人需要的也就是这种领导,如果换了是项羽,恐怕韩信就得到油锅里涮上一遭了。于是韩信起身再拜刘邦,以对自己刚才话语的直接和不近人情表示歉意,接着韩信胸有成竹的先给刘邦分析了项羽和刘邦两人的优劣,指出项羽的勇武是匹夫之勇,项羽的仁慈是妇人之仁,项羽的强悍是霸权主义,项羽实力虽强也只是外强中干,并不是不可以被战胜的;然后又指出比之现在的三秦之地诸侯王,刘邦在关中有雄厚的民心,是成就大业的基础;最后给刘邦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主意:派刘邦最亲信的将领樊哙带领一万人开始修复被烧毁的栈道迷惑对手,而刘邦率领主力抄小路重新进入关中。刘邦听后大喜过望,与韩信相见恨晚,马上着手实施韩信的方案。

  经过数月准备,汉军从当时也鲜为人知的陈仓故道偷袭雍王章邯。虽然汉军的行动出乎意料,但章邯还是在第一时间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但无奈这时候汉军的大部队已经出了陈仓古道把住了进出的隘口,于是双方在陈仓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陈仓一战,刘邦的对手是曾经数一数二的名将章邯。但这个时候的章邯已不是一年前那个曾经叱咤风云几乎凭一己之力扫平反秦武装的名将,他在漳水边的投降,让自己失去了作为将领的斗志,二十万关中子弟兵因为他的投降一夜之间被坑杀,让他在关中地区民心尽失。封王之时项羽对刘邦是满怀戒心的,任命三个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三秦之王,旨在以三人在关中的威望来镇守三秦之地,堵住刘邦东进道路。但不管是章邯、司马欣还是董翳,除去自身水平差距外,他们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是被关中父老们视为二十万关中子弟被害的元凶魁首,加上之后项羽和诸侯军队对咸阳及周边地区的烧杀抢掠,使得百姓们更加记恨他们这些放弃抵抗自保求荣的降将。这三个人虽然是秦朝旧将,但他们在关中百姓中几乎是民心丧尽,因此他们的统治基础是极不稳定的,所以即便是曾经的名将,内失斗志外失根基的章邯也只能是节节败退,从陈仓退到好畤再退到废丘。随后刘邦命手下大将樊哙率部分军队将废丘团团围住,意在困死章邯,而自己与韩信则继续进兵,同为三秦之王的司马欣和董翳则与韩信之前预料的一样望风而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