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汉元年四月,各路诸侯离开咸阳开始之国,刘邦也带着他的队伍往汉中的南郑出发。刘邦的队伍组成比较的复杂,他原本的十万人马多数已经项羽被遣散了,跟他一起去汉中的除了自己的手下和很多慕名追随他的人,还有项羽派来的三万楚国士兵。这三万人美其名曰是增强刘邦的实力,其实就是项羽安排来监视刘邦的,这反映了项羽对刘邦是留是杀态度上的反复和犹豫不决,而即便知道项羽的意思,这个时候的刘邦也只能是强忍着不快继续上路。
作为至交好友的张良一直送刘邦到襃中(地名),一路上刘邦与张良相互交流了很多对未来的打算和想法。当然,刘邦当时最担心的是项羽虽然在鸿门暂时的放了自己一马,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对自己采取措施加以迫害,身边三万楚国士兵便让他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而且刘邦对称为关中仍然是念念不忘,对于刘邦的顾虑和想法,在临别之时张良对刘邦最后出了一个主意:“大王不应该想得这么远,现在你最重要的是要先保住自己,逐渐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按我的愚见为什么不把来时的栈道都烧掉,向天下宣告自己就准备终老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再也不出去了。这样一来可以防止有人偷袭,二来也可以以此来减低项羽对你的顾虑。”其实还有一个作用是张良没有明说的,烧了栈道就同样断了项羽派来的三万楚兵的归路,为了有朝一日能回归故里,他们只能要么逃亡要么只能为刘邦所用反攻关中。
刘邦送别张良后,虽然不情愿,但此时刘邦对张良的信任是无条件的,还就照张良的话一把栈道烧的干干净净,头也不回的带着队伍进入了汉中做起他的汉王来。
日期:2017-05-29 10:47:55
第八章 短暂的和平
韩信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刘邦队伍里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从项羽手下逃跑出来的,混迹于慕名追随刘邦进汉中的众人中,他的名字叫韩信。
汉王元年之前的韩信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他虽然长的是人高马大,但不种地,也不做小买卖,七尺男儿每天到村里人的家里挨个蹭饭吃,弄得十里八乡的乡亲躲他跟躲瘟神一样。韩信本人最有名的事件无非是曾经钻了同乡的裤裆,以至于到了秦政府统一全国大范围选拔低级公务员的时候老百姓们都不选他(与刘邦对比就可以证明刘邦这人的情商确实高)。好容易捱到了乱世,韩信也挎上了祖上流传下来的一把剑,只身从军投奔了项梁。韩信在项梁手下还没来得及整出什么名堂来就遇到了定陶之战,定陶之战项梁战死韩信又归属了项羽。比之项梁,项羽还是看重韩信的,让韩信在自己身边做了一个侍卫。韩信抓住在项羽身边的机会屡次主动向项羽献言献策,虽然项羽在战略布局上是有不足,但彼时的项羽正是一力降十会横扫天下所向无敌的时候,根本不屑于耗费时间听什么策略,韩信自己也是高傲自负得很,见得不到项羽的重视就果断的炒了老板项羽的鱿鱼,转投刘邦的帐下。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的原理,刘邦尽管不了解韩信,但也很痛快的给他当了一个小官。
然而事情出乎韩信的预料,到汉中转换门庭的他非但没有转运变得风生水起反而混得更惨。在投奔刘邦没多久,准确的说还在刘邦的大部队去往南郑的路上韩信就犯事了,依律“坐法当斩”。被押到法场后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经人头落地,正当临到韩信被行刑时,他看到了夏侯婴,情急之下马上大声喊道:“大王不是要夺取天下吗,怎么能杀像我这样的人才呢!”夏侯婴听到韩信的这句话,心里不由得为之一振。
夏侯婴是刘邦的亲信,早年当过沛县的厩司御,说白了就是是沛县弼马温的手下。早年在沛县时夏侯婴跟刘邦就有些交情,一次在与当时的泗水亭长刘邦戏耍时被刘邦无意中击伤,由于是无心之失所以当时两人也没有计较什么。可过了不久这事被一个平时与刘邦不和的人捅了出去,依秦法刘邦为吏员打伤他人属于知法犯法是要从重处罚的,所以当政府派人来调查的时候刘邦并不承认打伤过夏侯婴,夏侯婴也作伪证刘邦没有伤过他。尽管后来夏侯婴因为这事在县里被关了一年,并且反复遭到刑讯逼供仍旧不改口,最后事情也就只能这样不了了之。经过这事之后,出狱的夏侯婴和刘邦便有了过命的交情。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夏侯婴才成为了刘邦的心腹亲信,也才真正了解刘邦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鸿门宴之后,项羽称霸天下,诸侯为之臣服,在旁人看来刘邦也已经慑服于项羽,但只有刘邦身边极少数的几个亲信才会了解,刘邦的志向已经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偏安一隅做一个汉王,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命运再操纵在他人的手上,不能让项羽再骑在自己的头上,要做到这一点,刘邦就必须击败项羽,必须君临天下。所以当听到一个无名小卒也能说出刘邦要“夺取天下”这样的话的时候,夏侯婴才感到诧异,再仔细端详韩信确实一表人才,立即命令士兵暂缓行刑,将韩信带入自己的府中。两人一番详谈之后,夏侯婴感到韩信的见识确实与众不同,于是亲自向刘邦保举韩信,刘邦看在夏侯婴的面子上不但赦免了韩信的罪过,还把韩信提做管粮草的治粟都尉。
这时候的刘邦还在去往南郑的途中,做了几个月汉王后称王时新鲜的兴奋劲已经没有了。就好比屌丝突然中了一个亿,开始的一段时间老是兴奋的睡不着,后来习惯了以后发现也就不过是这样,每天打开存折一看,哦,一个亿,心里泛不起一丝波澜。而且因为一时冲动烧了栈道的事让刘邦逐渐变得很是郁闷,自己断了归路确实是可以防止有人来偷袭,但是也断绝了手下们的希望。刘邦手下的几万人马几乎都是来自于楚地,大家在这种与世隔绝远离故土的地方待着自然是人心不稳,自从烧了栈道后一路上不断的就有士兵逃亡,刘邦一开始也派人去劝说阻止,但都没什么效果,有时候非但跑了的没回来,去劝人的也不见了踪影,到了后来刘邦索性就放开不管了。一路上队伍是拖拖踏踏走走停停,刘邦的心情也是差到了极点。
军队向来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韩信做了治粟都尉,在军队中也算是得到了重用。可是刘邦让韩信来管军粮实在是大材小用,并不能发挥韩信真正的才能,幸好韩信因为工作的关系结识了汉王身边的红人——丞相萧何。自从沛县起义后,萧何一直在刘邦身边帮他打理除军事外的一切琐事,是刘邦最倚重的人之一。韩信自己对治粟都尉一职并不满意,他又开始主动向萧何就当前的局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希望萧何能把自己的建议转达给刘邦。萧何对韩信的见识感到很佩服,但他知道刘邦现在心情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眼下并不适宜将韩信推举给刘邦,只是不断的褒奖鼓励韩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