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人类思想史(真诚、有料、易懂)》
第31节

作者: island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每一个事物从生成开始就有一个理居于其中,这个理就构成了事物的本性。人和其他万物一样,也是世界中的一个具体事物,所以人性就是人类的“理”。人类的理是共同的,大家都一样,但是为什么实际上每个人都不一样呢?因为光有理还不够,还需要气。一个人必须禀气而后生,每个人禀受的气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就不相同,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气禀”。理是永恒的、完美的、善的,可是形成每个人的质料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有的人善良,有的人邪恶,这就是朱熹关于恶的来源的学说。

  “气质之性”是一个人禀受的人性,它是不完美的,必须向着它的理念原型,也就是完美的“天地之性”看齐。张载早已对此加以区别,朱熹只是继承了这个思想。因此,心和其它个别事物一样,也是理气结合的产物。心和性的区别在于,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可以活动,比如思考、感觉,但性却不能有这些活动。根据人性的二分法,在朱熹看来,心是心,性是性,人性中有相应的理,二者不能混淆。而陆王学派则认为,心即是性、心即是理。这就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思想分歧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既然每个人所禀受的气是不同的,那就有清浊之分。天地之性的气是禀清的,是良善的,而气质之性的气就有清有浊,善恶相混。气质之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物欲诱惑和牵累,是产生“欲”的根源,也是好人变成坏人的原因。因此,朱熹认为,人们必须放弃对声色名利的欲望追求,否则就会产生贪嗔痴爱的不良念头,把“气”给搅浑浊了。所以,我们就应该使“人心”回归“道心”,也就是让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回归、看齐。这就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

  相应的,在政治上,既然世上每样事物都有它的理,国家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也必定有国家和政府的理。如果国家和政府按照“理”来组织,按照“理”来行事,就必定兴旺发达。否则,国家就要陷入混乱和瓦解。
  这就好比造房子。一栋房屋要想建成,就要按照建筑学的原理来建造。这些原理是永恒存在的,即使世界上没有一座房屋,建筑学的原理依然存在着。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就必须充分懂得建筑学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来设计、施工,这样建造的房屋才能持久牢固。要不然就是豆腐渣工程,很快就倒塌了。
  圣人治国,就是按照为政之理来治理国家,任何在政治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遵行了为政之道,即政治的“理”。柏拉图提出“哲人王”思想,同样,中国哲学家中多数也持这种看法。因为只有让圣人,或者哲学家来治国,他们才懂得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原因自然是由于他们懂“理”。
  程朱理学提出“格物致知”,意思是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了解外部世界的目的,就是扩大我们对永恒之理的认识。“格物”是为了从有形之物中体认出超越物体的“理”,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格物”来“穷理”。这样做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既领悟了理念的永恒世界,又领悟了自己的内心之性。我们越多地领悟“理”,也就越多地领悟“心性”,因为人的心通常被人的禀受之气所蒙蔽,人通过“格物穷理”,就可以使“理”这个珍珠再现出来。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都将程朱理学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在南宋以后六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它也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人批判程朱理学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日期:2017-08-30 16:32:13
  人类思想和知识的发展充分了激动人心的曲折历程。为了给大家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和解读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思想、知识理论,帮助大家理解和明白这些思想,做到“一书在手、尽知所有”,这是本书的写作宗旨和目标。
  本书不但是一部人类思想史,也是科学和知识的历史,同时也包括了重要历史事件的介绍,因此也是一部通史。
  日期:2017-08-30 16:33:16
  心学崛起
  心学肇始于程颢,经过陆九渊和王阳明而完成。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他和朱熹是朋友,而在哲学见解上却有巨大的分歧,为此两个人常常进行口头和文字的辩论,在当时已经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比较著名的是“鹅城之会”的故事。

  朱熹支持程颐的说法,认为“性即是理”,而陆九渊却说“心即是理”。这两句话只差一个字,却是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之所在。在朱熹的思想体系里,心被理解为“理在气中”的具体表现,心和抽象的理是不能等同的。但是陆九渊的思想体系则相反,他认为心即是性。朱熹认为现实包含两个世界,心和性实际上是不同的,而在陆九渊看来,现实只包含一个心的世界。陆九渊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

  在宋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陆学的影响不如朱学大。到了明朝的王阳明这里,他集心学之大成,创造了一个完整思想体系。
  王阳明(1472—1528年),原名王守仁,生于明代,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学习,故被称为阳明先生。他经过了龙场悟道,创立了自己的心学思想体系。经历了“顿悟”后,王阳明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思想乃是真理。他的思想言论由弟子辑录为《传习录》。明代后期,王学大盛,出现了众多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格来说,王阳明不属于千年中世纪的时间范畴之内,但为了展现思想发展的连贯性,也就在这里一并说了。

  王阳明认为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也就是天地之心,这个精神实体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此外,并没有另一个朱熹所强调的“理的世界”。按照朱熹的思想,理是抽象的、永恒的实在,无论心存在与否。而王阳明则认为,若没有心,就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心外无物。
  《传习录》中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大学》里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王阳明的思想,“致知”就是“致良知”,“修身”也是“致良知”。个人的精神修养就是顺应自己的良知去生活,把来自直觉的知识付诸实践。这就引出王阳明所提的另一个口号“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不是分开的两件事,而是合一的。只要一念发动,便即是行了,所以必须不能让那些邪恶的念头潜伏在心中。他充分地强调了主体实践的能动性,反对追求纯客观认识的知,反对脱离行动的知。

  既然是“致良知”,那什么是“良知”呢?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人心固有的善性。一切人,无论善恶,从基本上都同有此心,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个人都有良知,那就应该人人都是善的,可现实并非如此。王阳明解释说,这是由于除了圣人之外,一般人很容易受到物欲之遮蔽所致。
  一个自私的人,也不能把心的本性完全泯灭,往往在人对外界事物的本能反应中表现出来。人突然发现一个小孩即将落入井中的本能反应便足以说明这一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表明,在人的内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潜意识就是人的本性的表现,王阳明称之为“良知”。因此,人应该做的是服从内心良知的命令,毫不迟疑地去做。如果人出于一己私欲,不立即遵照良知的命令去做,而寻找各种不做的借口,便失去了至善。

  有一个关于王阳明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人人都具有良知这个道理。王阳明有一次在半夜里抓到一个小偷,便跟小偷讲了“良知”的道理,让他洗心革面。那小偷笑着问:“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王阳明回答他:“那让我把你的良知找出来给你看看”。当时天气很热,王阳明让小偷脱掉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接下来,王阳明让小偷脱掉丨内丨裤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阳明便笑着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

  每个人都有良知,这个良知便是人的本心。人凭着良知懂得是非对错,因此,人只要秉着良知去分辨是非,遵行良知的命令行事,那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和宋代周敦颐、程颢、陆九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王阳明的用词更准确,表达更为系统。他的思想体系和精神修养方法如此简单明了,这个特点使得他的主张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人们只需要懂得,人人都有一颗本心,这颗心与天地是一体的,那么通过顿悟即可成圣。人所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勇往直前,正心诚意。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到,陆王心学与禅学思想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