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4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子光叫侍从们退出去,对他说了想刺杀王僚的打算。专诸说:“夷昧死后,他的儿子按理可以继位,公子为何要害他呢?”
  公子光说:“先君寿梦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诸樊—一就是我光的父亲,其次是余祭,其次是余眛,其次是季札。季札既然不愿继位,就应该重新恢复由嫡长子继位的传统,把王位归还给我。僚凭什么替代我而继承君位呢?我势力薄弱,在大臣之中得不到辅助,因此想找有力的人帮我。”
  专诸说:“为什么不让近臣把先王的遗命告诉僚,让他自己退位?何必要暗地派人刺杀他,败坏先王的声誉?”
  公子光说:“王僚贪婪成性,不愿退让,倘若和他说了,反会激起他害人之心。我和王僚誓不两立,只能这样干了!”

  专诸说:“公子的话讲得确实有理。只是我有老母在堂,母老子弱,未敢以死相许。”
  公子光说:“光之身,子之身也。你的母亲孩子,就是我的母亲孩子,我一定会尽心养育,怎会辜负你呢?”
  专诸说:“要刺杀王僚,必须先投他所好,才能接近他。不知道王僚喜欢什么?”
  公子光说:“喜欢美味佳肴。”
  专诸又问:“美食中最喜欢什么?”
  公子光说:“他喜欢吃烤鱼。”
  专诸便离开到太湖学习烤鱼,经过三个月的勤学苦练,专诸做得了一手好鱼,成了太湖边小有名气的厨师。
  在春秋时代,刺客不是简单的杀手,他们拥有自己的信念与抱负,他们冒险刺杀政治对手,以性命来实践理想。公子光对专诸礼遇有加,专诸对公子光的礼遇非常感激,愿意执行刺杀吴王僚的重任,原本与专诸无关的宫闱政变开始与他紧密相连。

  伍子胥帮专诸找到了一把利刃——鱼肠剑。鱼肠剑,又名鱼藏剑,传说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欧冶子用赤堇山之锡和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锋利无比的利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巨阙和鱼肠。关于鱼肠之名的来历,一说是由于剑身上的花纹有如鱼肠,凹凸不平,因此得名;另一说是由于它外形小巧,能藏于鱼腹之中。“鱼肠”说是剑,其实是把匕首,形状虽然又短又细,可是削铁如泥。吴王僚深居简出,护卫重重,不会让一个手持重器或者长剑的陌生人靠近。因此,针对吴王僚的理想凶器必须符合两大要求:短小易于隐藏,锋利能够保证杀伤。

  日期:2017-02-20 18:51:49
  3去其羽翼 专诸进炙刺王僚
  公子光把伍子胥叫来说:“专诸已经精通烹调技术了,可是怎么才能接近王僚呢?”伍子胥回答说:“鹄所以不可制者,以羽翼在也。欲制鸿鹄,必先去其羽翼。我听说王僚的儿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手能接飞鸟,脚能格猛兽。王僚有庆忌寸步不离,恐怕难以动手,更何况他的同母兄弟掩余、烛庸一起掌握着兵权,咱们就是有擒龙搏虎之勇,鬼神不测之谋,也无济于事。公子要除王僚,一定先要除掉这三个人。不然,既使杀了王僚,您能踏踏实实坐上王位吗?”公子光沉思半晌,说:“你说得太对了。不如你先回阳山,以后咱们有机会再商量吧。”

  吴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冬,楚平王去世,这在吴国首都姑苏掀起了轩然大波。吴国觊觎楚国的国际地位和领土财富已经很久了。无奈从各方面来看,吴国和楚国都类似于小蛇与大象。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吴国骚扰楚国的边境地区、蚕食楚国的附庸小国,胜多败少,但没有在实质上改变两国的实力对比。吴国需要的是一次能够置楚国于死地的机会。
  伍子胥听说平王已经死了,捶胸大哭。公子光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楚王是你的仇人,听到他死的消息,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哭起来呢?”伍子胥说:“我哭的不是楚王,而是恨我不能亲手砍下他的脑袋。”
  伍子胥向公子光建议趁楚国国丧的时期出兵伐楚,并且让公子光装病以避免被派遣领兵。他说:“公子可以假装从车上摔下来伤了脚,王僚就不会派您去了。然后您再推荐掩余、烛庸当大将,推荐公子庆忌联络郑、卫两国一块进攻楚国。这样一下子就可以除掉王僚的三个羽翼,王僚死期就为时不远了。”

  公子光又问:“但延陵季子还在朝中,他能让我得逞吗?”伍子胥说:“吴国和晋国刚刚和好,公子可以建议让季札出使晋国,王僚一定同意。等他回国的时候,您的大位已定,他还能再把您给废了吗?”
  公子光假装在上车的时候跌倒,扭伤脚腕,然后他向王僚劝说乘机伐楚的好处,吴王僚表示赞同。为了取得伐楚战争的圆满成功,吴王僚派出了吴国行人(负责外交)、三叔季子季札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侯对吴国伐楚行动的反应,化解外交阻力。第二年春天,吴国的精锐部队在姑苏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吴王僚的两个弟弟掩余、属庸担任伐楚主帅,将军锋指向楚国的潜城。
  当初,平王从太子建那里夺走的秦国女子生下的儿子叫轸,等到平王死去,轸便即位为王,这就是昭王。昭王派左司马沈尹戍率步兵一万援救潜城,再派左尹郤宛率水军一万,顺流而下,截断吴兵的退路。吴军和楚军相持,进退两难,吴军派人回吴国求救。公子光对吴王僚说:“我从前说要招集郑、卫的兵马,正是为了应付今天这种局面,现在再派人去,还不算晚。”王僚派庆忌去纠集郑、卫的兵马。

  吴国国内空虚,伍子胥说:“现在吴王攻打楚国,两个弟弟带兵在外,专诸的事情要赶快做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公子光会见专诸说:“中原的国家有句俗语叫‘不索何获’,我光才是王位的继承人,我要取得王位,等我杀了王僚登上王位,即使三叔季子回来,也无法废黜我了。”专诸说:“王僚是可以杀死的。如今王僚外困于楚,内无骨鲠之臣,他还能把我们怎样呢。”公子光郑重地对专诸行礼说:“光的身家性命就拜托你了。”专诸慷慨承诺下来,公子光把鱼肠剑交给专诸。
  吴王僚对公子光的感情是复杂的。二人是堂兄弟,小时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曾经有着亲密的感情。公子光是吴王僚的左膀右臂,僚成为吴王后,曾多次派遣公子光作战,或者和公子光一起领兵作战,多有斩获。按说,吴王僚对公子光的感情会更深。可是在即位十多年后,吴王僚仍然对公子光怀有深深的戒意,他当初只是凭借多数人的意见被推举为国君的。当时有可能继位的公子人选很多,除了僚,还有光。在一定意义上,光比僚更有继位的优势。公子光毕竟是长子长孙。吴王僚觉得自己的即位是侥幸的结果,并没有厚实的基础。公子光的能力越强,功绩越大,对吴王僚的威胁就越大。吴王僚也深知兄弟争权对国家不利。他常常以为自己对公子光的猜忌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对公子光表现得非常信任,非常优待。逢年过节,吴王僚对公子光都赏赐有加,对公子光征战失败和其它错误,吴王僚也相当宽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