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33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本元龟元年(1570年),织田信长军团会合了同盟势力德川家康的军团,两军共计两三万人马。织田、德川双方都是挥军北上 ,军队穿越了织田家的同盟浅井家的领地,向北进发,攻打北面的朝仓家。
  细心的读者会想起来:两三年前,织田家与浅井家结姻并结为同盟时,织田信长有过一项保证:织田家与浅井家以联姻为基础,达成战略同盟关系。在同盟期内,织田家不进攻朝仓家。如果织田家与朝仓家不得已而开战,织田家就必须事先通知浅井家。
  说到容易做到难,此次的织田·德川联军攻打朝仓家的军事行动,织田信长根本没有通知给浅井家,反而指挥军队穿越了浅井家的领地,侵入了与浅井家保持长年合作关系的朝仓家的地盘。
  浅井家的家主浅井长政和他的父亲浅井久政不约而同地认为织田信长是毁坏约定。浅井家的一帮家臣们提议:浅井家应该出兵,与朝仓家遥相呼应,浅井军应该切断织田军、德川军的退路,南面的浅井军和北面的朝仓军一起夹攻中间的织田·德川联军,把位于中间的敌方一网打尽。
  从各种因素来看,一旦浅井军这样出兵行动,织田·德川联军就要大祸临头了。导致大祸临头的因素有多种:兵力上,浅井军、朝仓军的合计兵力和织田军、德川军的合计兵力差不多;形势上,浅井军、朝仓军对织田军、德川军即将构成夹攻形势;地形上,浅井军、朝仓军是主场作战,熟知地形,而织田军、德川军是客场作战,对地形很不熟悉;军心上,如果浅井军切断了织田·德川联军的退路,还要夹攻织田·德川联军,就会使织田军和德川军的军心恐惧。总的来看,织田·德川联军的处境很凶险。

  军事行动中,很怕出现内奸。此前嫁到浅井家的织田信长的妹妹阿市,获知了浅井家的这一项军事情报,还没等浅井家出兵,就马上派人给织田信长送去了一只两端被封住、里面装满豆子的袋子。织田信长正在指挥行军的途中,突然收到了阿市派人送来的这只袋子。织田信长猛然惊醒:两端封住,就是意味着两端的浅井军和朝仓军要来夹攻;袋子里面的豆子,代表的就是织田·德川联军:大事不好,浅井家反水了!

  意识到浅井家的背叛(当然,织田家的背叛盟约在先),织田信长立即召集了织田军的将领们和德川家康一批人,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中,信长说明了战况,宣布立即全面撤军。会议最后出现了一个大问题:留下哪一支小兵团来殿后(殿后在此处是军事术语,指的是全军行动中的最后行动的那一部分。此次的殿后,就是充当最后撤退的队伍,并要掩护其他兵团撤退)?
  谁来指挥此次的殿后行动,成为一道难题。军事会议里,织田方和德川方的众位将领都十分清楚: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继续滞留(zhì liú)此地、掩护其他兵团撤退是非常危险的。而且,织田军是远道而来、异地作战,撤军的时候,最困难的莫过于对当时的地形地势一无所知。前有朝仓军,后有浅井军,要实现织田·德川联军的顺利撤军,对于不熟悉此处地形地势的联军是一项很大的考验,而接下来的殿后行动,更是困难重重。

  军事会议的气氛凝重起来,这时候,织田方的木下秀吉(人名,就是日后的丰臣秀吉)毅然站在大家面前,毛遂自荐,提出要自己率领本队士兵来殿后。织田信长默然同意,见到木下秀吉担当重任,与之泪别。木下秀吉承担的这次近乎于自杀的殿后行动,充满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情,也展示着一种“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木下秀吉”的壮举!

  织田信长开完军事会议,就立即带着极少数随从骑马撤离了大军驻扎地——金崎。织田信长选择了与进军路线完全不同的路线,火速地落魄逃命。擅离职守、临阵脱逃的织田信长,很容易成为逃命途中的诸侯、豪族势力的掌中物。织田信长非但没有被沿途的豪族杀掉,而且还获得了很好的招待,这归功于织田信长带的随从中有松永久秀。松永久秀先行一步,劝说了逃命途中的豪族势力,让他们都拥护织田信长,协助完成织田信长的军事行动(实质是逃跑)。后来,织田信长在返回根据地的途中,遭到了一次狙击(jū jī,埋伏在隐蔽处伺机袭击)。这次狙击的狙击手是织田家的敌对势力六角家雇佣的忍者杉谷善住坊(人名),他用火绳枪瞄准织田信长并射击,却阴差阳错地打偏了,织田信长幸免于难,而狙击不成功的杉谷善住坊亡命天涯去了。过了两三年,狙击手还是被织田军抓住,信长下令处死了狙击手。

  织田信长逃跑了,织田·德川联军的主力从金崎迅速撤军,木下秀吉所部留下来殿后。木下秀吉接收了德川军留给他的一批火绳枪,还收到了其他兵团留下的军火物资。木下秀吉率领少得可怜的本队士兵来殿后,他们面对敌军,时而迎战、时而退却,应对自如。木下秀吉所部使用了游击战术,出其不意地撤退到了京都一带,随后返回了根据地,而损失的兵力只占本队士兵的一小部分。
  这场惊险的撤军、殿后行动,发生在金崎地区,因此被称作“金崎殿后”。木下秀吉在这场殿后行动中表现很是勇敢机智,行动完成后,木下秀吉在织田家中的地位又上升了。还有,有了木下秀吉所部的强力掩护,织田·德川联军主力顺利脱险,保存了实力。反观织田信长,他的表现就有问题了。
  织田信长在这次行动中,虽然是保命要紧、迅速逃跑,但是,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他至少犯了两项罪:1.战时临阵脱逃罪;2.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作为织田·德川联军的最高统帅,织田信长把大部队扔下了,只顾着自己逃命,率领着极少数随从,骑着马,掉头就跑。综合看来,织田信长是对大军的不负责任,而只顾着保命,应该对其予以批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