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32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织田信长在着力于修筑建筑物的时候,他会见了在日本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人名)。路易斯·弗洛伊斯是葡萄牙人,不远万里来到日本传教。他的传教,给日本带来新潮的事物和思想。织田信长对这位传教士提供的当时日本没有生产的世界地图、地球仪、时钟赞不绝口,这些新奇的事物,恰好满足了织田信长的好奇心,符合了织田信长的革新精神。大开眼界的织田信长,不折不扣地成了带动西洋新事物流行的推动者,并且爱屋及乌,他还对弗洛伊斯很欣赏,立即批准弗洛伊斯可以在京都一带传扬基督教。

  建设工程结束,织田信长又把锐利的战略眼光投向了尾张国的西南方的伊势国(地名,是日本古代六十六国之一)。早在两年前,织田信长就派出泷川一益(人名)攻取了伊势国的北部。
  这里介绍一下泷川一益:他是忍者出身,擅用火绳枪、作战勇猛,虽不是织田家的世袭重臣,却因功勋卓著而受到织田信长的重用。
  织田信长下令:全军进攻伊势国。织田大军开进了伊势国,一路攻城拔寨,伊势国的各路诸侯势力不得已而投降,还签订了协议:织田信长的第三子织田信孝(人名)去做神户家的养子(织田信孝也被人称作神户信孝),日后可以继承神户家的家业;织田信长的次子织田信雄(人名)去做北田家的继承人(织田信雄也被人称作北田具丰),迎娶北田家的家族女子为妻,双方就此停战。
  织田信长,开始寻找下一步的战略目标,而足利义昭也寻找时机对织田家进行反攻。
  日期:2017-03-12 20:20:09
  政论篇:张居正的政论

  壮年的张居正被他的老师徐阶一手提拔起来,进入内阁。在徐阶告老还乡时(即隆庆二年,1568年),张居正对徐阶依依不舍,但终有一别。
  张居正和徐阶分别以后,张居正写给徐阶的信中,说过:卑微的我,从老师那里接受教诲,天下之人没有不知道的;老师把家族、国家之事,托付给我,天下人也没有不知道的。曾经的扳倒严嵩势力、拨乱反正的功绩,是老师出了大力,为了完成当时的功绩而密谋,和老师一起商议谋划、运筹帷幄的人,只有我一个人而已(原文:不肖受知于老师也,天下莫不闻;老师以家国之事,托之于不肖也,天下亦莫不闻。丙寅之事,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沉几密谋,相与图议于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后来,张居正在另一篇写给徐阶的信里,又谦恭地认为老师徐阶对自己是恩重如山,而自己只回报了很少(原文:恩重于丘山,报微于毫末)。张居正与徐阶的师生情谊,从字里行间中可见真情流露。

  徐阶告老还乡的下一个月,张居正写了一篇政论文《陈六事疏》,并以此文上疏朝廷,作为张居正的治国方案、理政方式、改革方针。张居正在这篇奏疏的开头,就开门见山:我听说帝王治理天下,有根本大计,有急切事务。近来风土人情、国家发展,积累了、产生了弊端,有颓废不振、积重难返的形势,如果不略微地进行改动变更,恐怕就不能使天下面貌一新,统一臣民的志向。我作为愚蠢鄙陋的大臣,日夜思索,谨慎地把现今适宜调整的事情,分为六件大事,一一列举、上疏请奏,用以预备为圣明的皇上采纳选择(原文:臣闻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但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谨就今时之所宜者,条为六事,开款上请,用备圣明采择)。张居正随后提出了六项大事(为了不出现难以理解的文言文,下面一般都是直接说明要点):

  一、省议论。张居正在此项里指出:天下的事情,思考起来贵在详尽,实施起来贵在落实有力,谋划起来贵在群策群力,果断决策贵在独自处理。比如,朝廷的各项事务,有的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人同意,有人却不同意,政见不同、议论纷纷,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这样看来,就要让皇帝来主宰统治,扫除无用的虚言乱语,以求得提高效率、办成实事。今后的朝廷官员的所有奏章,都要求简明扼要、明白直接;

  二、振纲纪。此项指出:人主、君王的地位处于万民之上,需要纲举目张、掌控大局。张居正表示了希望皇帝乾纲独断,整肃朝廷,明确刑罚、赏赐,使朝廷内外的法度、公道都向正常化发展;
  三、重诏令。该项指出:君主,就是主管下命令的人;臣子,就是实行君主的命令而作用于民众的人。如果君主不主管命令,就会没有威势;如果臣子不实行君主的命令,就会导致民众不按法度行事:这些就是导致天下大乱的途径。张居正主张:朝廷各部门处理大小事务,必须在数日之内给予答复;官员们处理事情,要分出轻重缓急,要判断出上报路程的道路远近,需要紧急上报的就要紧急上报,需要限期处理的就要限期处理;

  四、核名实。古往今来,每个时代都是人才众多。张居正认为:明朝的朝廷需要选拔任用精干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评定人才,不能听其虚名、看其资历。对于各位官员,要考核他们的政绩大小、行政勤惰、能力强弱,把他们的办的事一一记录在案,作为考成官员的具体做法;
  五、固邦本。帝王的统治,攘外必先安内。民众生计才是国家社稷的根本,根本坚固才会使国家社稷安宁。张居正还在此项里面,列举了一些支持民众生计,减轻民众负担,理治国家财政的方法;
  六、饬(chì)武备。张居正急切地说明:明朝的事情,最应该考虑到的,就是边区的国防问题,尤其是北方的蒙古各支的侵扰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的侵袭。其中,兵员少、军粮缺、将帅没有适合的人选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需要奋发向上、坚定励志,不能因循(xún)守旧、苟且偷安。
  《陈六事疏》是张居正从六项大事中提出的改革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张居正在几年后开始的改革大计,不少方面都有根据他写的这份文件而制定的方案。因此,这篇政论文《陈六事疏》,很能体现张居正的革新精神,成了张居正改革的思想框架。

  日期:2017-03-13 12:34:00
  逃跑篇:织田信长的临阵脱逃
  织田信长在上洛、拥立足利将军完成后,寻找下一步的战略目标,目标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就是朝仓家。
  织田信长找到了进攻北面的诸侯势力朝仓家的借口。织田方找的借口是:朝仓家的家主器量狭小、不识时务,不拥戴新一任足利将军,不帮助将军家族恢复地位,又没有晋见新一任将军足利义昭。
  织田方的这些借口,其实有些强加于人。作个比较:朝仓家确实如同上一段所说,不敬重新一任足利将军,但松永久秀势力可是诛灭了曾经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织田信长能容纳松永久秀,却要找借口攻打朝仓家,有些像是强盗逻辑。
  织田信长要攻打朝仓家,多少有“因为你朝仓家不乖,所以我要打你”的意味。织田信长就这样发动了攻打朝仓家的战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