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考(1)秦岭迷局——我,是秘密考古战线上的一员》
第15节

作者: 秘考代号零零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这样我们探遍了这一小片区域,没有发现任何夯土、土坯、路土以及居住面这些东西,更不要提回填造成的五花土了。如果这样说大家不明白的话,简单来说,这一切现象只表明一种情况,这个祭祀区域地下并没有任何古代遗迹。
  大家干了一身大汗,结果却是白忙活了一场,确实很让人泄气,然而这才是考古活动的常态,可以说考古是一种缺憾艺术,有时候费尽心神和体力,却最终证明了这里什么也没有存在过。个中心酸,每一个从事这项事业的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
  这时候日头已经过了正午,我向沈奇提议休息一会,沈奇一看大家也真是累了,卯足了劲干了这一上午,确实体力有点透支。

  沈奇的意思是我们回到堆放装备的位置休息,但是被窦晓冲坚决否定了,他坚决不回那片戳着无数没有脑袋的尸体的地方睡觉。我一想到那里睡觉也确实心里怪怪的,最后大家一商量,那就在这小祭台上歇会,就算打个半小时的盹也能解解乏。
  初夏的林子里还是有点凉的,尽管是中午我还是让窦晓冲和葛平铺上衣服再睡。我没有打探孔,所以不是很累,并不想睡,沈奇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来支撑着自己,所以他也没睡,我们就把衣服给了他俩盖着。这俩哥们神经超级大条,躺下没两分钟,就打起了呼噜。
  我和沈奇相视一笑,我说道:“看来是真累了,让他俩睡四十分钟吧,既然没有任何发下,证明这里地下并没东西,等他们醒了,我简单记录一下祭台的情况,咱们就准备返程吧。”
  沈奇眉头紧锁:“我总感觉少点什么,总是有一些画面,很乱很模糊,在脑子里提醒我,好像我们还有没完成的工作,这种感觉真是太奇怪了。”
  日期:2017-01-16 16:17:00

  我对沈奇说:“虽然没有你这么强烈和具体,但是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觉得有事没做完,你说我们这是怎么了?”
  沈奇说道:“具体情况我说不清楚,而且我们的思维经常同时出现被干扰的现象,这点确实很奇怪。这些思维或者感觉给我们带来的那些提示,虽然很模糊,但是如果你顺藤摸瓜的话,往往还确实会有所发现,同这些感觉或者思维产生的原因比起来,我更关心他们本身的内容。”
  “可现在我们不知道要具体干什么,这里能做的事情我们都做完了,现在我们仅仅是觉得事情并没有结束,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我说道。
  沈奇轻叹一声:“是呀,还有什么没做呢?”
  我们颓然的坐在祭台上,一时陷入了沉默。
  几乎一个小时,我们没有再说过一句话,似乎都在静静地想着心事。我看了看表,已经过了五十多分钟,旁边这俩心理素质真是过硬,睡得那个香甜就甭提了。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推了推旁边的窦晓冲,把他叫醒。这哥们还有点起床气,翻身坐起之后,冲我一瞪眼:“我正做梦马上就有重大发现呢,你这时候把我叫醒,这不是砸场子吗?”
  他这一嚷嚷,葛平也醒了,正好听他说话,赶紧说道:“你也做梦,梦到咱们有行动了?还真巧。”
  我念头一闪,还没等说话,就听窦晓冲答道:“是呀,在这里睡了两天,一个梦都没做,脑子里昏昏沉沉的,没想到睡这么一会却感觉做了好长时间梦。”
  葛平憨笑道:“是呀,不过这梦一点不轻松,可能是上午打孔打多了,做梦还是打孔,真是下力的命。”
  窦晓冲哈哈大笑:“没错,没错,你也梦见打孔了,我也是,不过好像不是在这里,算了反正不管哪里了,这还真巧,看来咱俩是工作太认真了。”
  说到这,窦晓冲忽然想起了我,转头问我道:“专家哥哥,你什么时候醒的,你梦到什么了?”
  日期:2017-01-17 16:42:00

  我压根不想回答他的问题,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问道:“你俩做了同样的梦,梦到打探孔?”
  窦晓冲眨眨他那天真的小眼睛,诚恳的点点头。我放开窦晓冲,问沈奇道:“难道是我们看得不仔细?”
  沈奇否定了我的看法:“这片空场的面积很小,我们的孔距如此密集,安格按照规程操作,应该不会遗漏,你检测土层的时候我也看了看,没有什么差池。”
  “那是因为什么呢?”我反问道。

  我心中暗忖,虽然这一切的根据仅仅是他们两人做的那个同样的梦,以此作为我们勘查的依据显得有点荒唐和虚无缥缈。但是,自从我们进入古道之后,这种感觉就一直如影随形,甚至可以说某些时候都是在指引着我们,这已经很难用常理来揣摩了。因此,我并不认为在特殊情况下,根据这些特殊事件作为勘查依据并没有什么不妥。
  打定主意,我继续追问你他们一些细节,他们翻来覆去也都是那些话。后来,我忽然意识到窦晓冲之前提到的一个细节——好像不在这里。
  不在这里会是哪里,祭台附近是最可能出现线索的位置,那要是不在这里,会在哪里?
  沈奇也一直在仔细地倾听着,他一直没有发表意见,可这时候却跟我有着惊人的默契,他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就在我沉思细想的时候,沈奇猛不丁来了一句:“尸林地下我们还没有看。”
  他这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呀,古道尽头这片区域,要说诡谲难懂的事情,最难以解释的就是那片尸林,我们如果想要彻底勘察,怎么能放过那片区域呢。

  我对沈奇的观点非常认同,不过我也提出一个新问题:“那片区域非常大,如果彻底进行打孔探测恐怕耗时要比这里长很多,不是一两天能弄完的,以现在的人员配置来看进行这么大范围的钻探显然不太现实。”
  沈奇斩钉截铁道:“那也得做,不过要有重点,我看就从尸林的中心往外排查。”
  日期:2017-01-17 23:41:00
  第十三章 地面之下(2)
  我一想这确实是个办法,以我们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格局,居中的位置确实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可能出现遗迹的。
  念及于此,我赶紧催着大家收拾东西往尸林的方向赶,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很快,我们四个急匆匆地赶到林子里,大概测了一下距离,确定好中心位置,经过比对,这个位置正好就在古道消失的那个点和祭坛连线中点,这绝对不会是巧合。

  我不得不对沈奇的经验和机智表示佩服,在这么多乱象当中,他竟然能排除一切干扰,准确的抓住这个点,真是十分难得。我们决定以这个点为圆心,十五米为半径站展开勘查布孔。
  很多时候,如果事前计划做得好,方法得当,几乎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经过刚才的实践,葛平和窦晓冲在钻探这个单项上,都算得上是熟练工了,所以我们的钻探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而且得益于沈奇的精确选址,仅仅几个孔打下去,我们已经有了重要发现。这个区域的五花土十分典型,然后我们加大孔距,情况相同,也就是说有大范围的人工回填。同时,我们在比较大的范围内的五花土层下面都发现了砖石碎屑,而且出现的深度不一,这表明地下回填的这个建筑有一定的起伏和错落的形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