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考(1)秦岭迷局——我,是秘密考古战线上的一员》
第3节

作者: 秘考代号零零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当时一下想到这个墓是不是二次葬,唐朝时期用两周的葬制迁葬先人,虽然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但是至少可以解释得通。但是当我说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不太可能,这么多专家,这么多技术人员,再加上处长这老油条,难道想不到这一层?
  果然我一提,沈奇就否定了,他说:“‘堲周’墓壁上的线条都是阴刻的,当壁画的内容刚刚被识别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二次葬’的说法。毕竟大家都是搞科研的,虽然考古这项工作有的时候会遇到有些解释不清的事情,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太离谱。周墓中出现唐画,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情,参与者们在内心深处还都是倾向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过,事实却让他们失望了,这是胜于雄辩的。”

  “这种可能性排除了?”我急忙问道。
  “是的”沈奇说:“墓壁上的陶化土被采样后直接被送到权威的科技考古实验室,用‘热释光’断代和‘光释光’断代两种测试方法检测之后可以确定,墓壁属于西周晚期。”
  日期:2016-12-29 10:24:00
  “热释光”和“光释光”断代是两种测试陶瓷器年代的方法,准确度高,误差很小,基本上用其中一种方法就可以确定,两种方法都用了,几乎可以说得出的结论已经是万无一失了。
  我怔怔地有些出神,喃喃地问道:“如此说来,真有人在西周末年的墓中,描绘出了一千多年之后的场景?”

  这时候葛平瓮声瓮气的说道:“不是还有条半路出现的盗洞吗,可不可能和这玩意有关系?”
  日期:2016-12-29 11:23:00
  第三章 老处长的目的
  葛平是我们处的机要秘书,并不是从事考古专业的,他是前几年从部队专业,由于能力突出,政审优秀,被选调进了秘考处,他入伍比较早,尽管比我早来两年但是和我年纪相仿。这人平时不太说话,性格比较粗犷,脾气也挺暴躁,但是好在人很实在,直来直往,没有太多虚的东西,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刚才只顾了听沈奇介绍事件的经过,葛平要是不说话,甚至都忘了他还在列席会议。我看着旁边留着平头,额头宽广,方面大耳的葛平,忽然间也意识到了什么,转头问沈奇:“有没有可能是后期进入古墓的人所为,毕竟还有一条解释不清的盗洞在。”
  沈奇摇了摇头:“不可能,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另一个无法解释的事情。”
  我一听,事情到此竟然还没有结束,这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的西周古墓中到底埋藏着多少惊世骇俗的秘密。
  沈奇对我们说:“之所以说不可能是盗墓者所为是因为,盗洞准确的打到了主棺上方,根据发掘报告显示,盗洞并没有像一般的土坑墓盗洞那样,打到墓室底部后像四周扩张从而摄取随葬品。这个盗洞打到主棺就停止了,周围的土层没有被扰乱的现象。”

  窦晓冲好奇心极重,如果不是这次情况特殊,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种专题会议。所以听到这种关键时候,他实在有些按捺不住,探着身子问道:“主棺打开了吗,里面有什么?”
  秦奇略微有些无奈地苦笑一下:“根本打不开,主棺是实心的,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青铜块,很有可能是把墓主人用铜汁直接浇铸到青铜棺内了。”
  “尼玛!”窦晓冲一伸脖子:“这也太狠了,多大仇这是,至少是个‘杀妻夺父’之仇呀。”
  日期:2016-12-29 16:53:00

  我瞪了窦晓冲一眼,让他别乱说话,我和窦晓冲平时经常在一起,他比我小一岁,性格活泼开朗,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很好相处。特别是这厮好奇心极强,大街小巷有个风吹草动他总是第一时间挤入人群,前排观看,我一直怀疑这哥们削尖了脑袋来到秘考处,就是为了看热闹来的。
  窦晓冲一看我瞪他,也知道话有点多了,一伸舌头,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继续听讲。
  不过窦晓冲这话虽然糙,道理却并非没有,埋葬墓主人的人为什么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把他直接铸进铜棺,难道是为了防止尸变?我轻轻摇摇头,可能性不大,首先尸变虽然在之前的发掘中出现过,但是出现几率很低,而且古人防止尸变的方式很多,从来没见过用这种造价如此之高的本办法,要知道古代青铜的价值那可是极高的。
  而且就算尸变那也是被深埋大葬到地底之下,对活人是没有危害的,难道还担心他自己从这么深的地下自己跑出来,这是绝不可能的。
  可是排除这些原因之外,他们为什么要把墓主人浇铸在铜棺之内呢?
  我正想着,猛一抬头,看到沈奇正在打量我,估计刚才看到我脸上表情比较丰富,似乎陷入了各种推理之中,在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之否……的无限循环中不能自拔,所以并没有打乱我的思路。

  与会的这些人里,除了他之外,只剩下我一个专业人员,虽然从经验上来说还比较菜鸟,但是比起另外那两个打酱油的来,终归不是一个层面。在上级要求为保密起见,只能使用现有人手的前提下,沈奇还是比较重视我的意见的,所以他似乎是在等我消化他刚才所说的一切。
  必要的等待是必须的,因为接下来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发现,不夸张得说,这个发现足以摧毁我们几个现有的想象力极限。
  沈奇只是静静地等我们缓过神来,不至于认为他是在信口雌黄,等到我们差不多恢复了平静,沈奇依旧是操着他那平缓的语气,爆出了一个更猛的猛料——墓主人失踪了,只留下了铜水浇铸后形成的一个人形空腔。
  日期:2016-12-30 10:42:00
  此言一出,我们三个已经不用消化这些信息了,因为根本消化不了,窦晓冲的好奇心被完全调动了起来,蹭的一下站起来,满脸兴奋地问沈奇:“消失了,怎么可能消失,那可是用一整棺的铜水封起来的,这都能消失,莫不是给化掉了吧?”
  沈奇摇了摇头:“空腔看起来规则,完整,尸身化掉,不可能留下如此规整的形状,我们怀疑在用铜水封棺的时候,尸身是用某种隔热的材料包裹起来的。”
  听着沈奇和窦晓冲的对答,我的思绪开始逐渐从震惊中缓冲过来,随即想到一个问题,问道:“沈处,如此厚重的铜棺内部,用x光拍照技术估计穿透不了,应该得用的中子成像技术,据我所知,就算中子成像的穿透力相比于x光更大一点,恐怕也穿透不了如此厚重,几乎是实心的铜棺吧?”

  沈奇对我解释道:“确实是用中子成像,不过功率相当大,现在的核心技术已经超出你的认知了,如果不是这次需要透视铜棺,我之前也并不知道已经设计出如此大功率的中子设备。”
  我又问道:“会不会铜棺内是个假人,随着时间推移,腐烂掉了?”
  沈奇略一思忖:“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是概率很小,第一,铜棺封闭之后,与空气完全隔绝,就算是块豆腐,也不容易腐烂,何况如此巨大的人偶?第二,古人如此费尽周折,其目的又是什么?这两点如果解决不了,从科研的角度来看,你的说法就无法成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