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扶君上青云》
第23节

作者: 正行天下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16 17:31:15
  不畏浮云遮望眼。
  关于邹忌劝谏的故事除了鼓琴进谏外,还有件事就是借比美进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则故事前些年被选进初中教材里,相信大家还记得故事的大概。然而由于时过境迁,这其中诸多细节已被我们慢慢淡忘,为了深入剖析邹忌的进谏之术,又能温故而知新,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话说邹忌这个人个子很高,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相当于现在约54寸,即1.78米的个子,要知道我们古人个子比现在人较矮,平均身高在1.5-1.6米之间,从而看出邹忌是个身材修长之人,再加之他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浓眉大眼,皮肤白皙,正所谓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有一天早晨,他上班前坐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了一下,他左看看右看看,竟然发觉自己还是蛮帅的嘛,不过他还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觉得要是别人说出来才是对的,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所以他回头藐了一眼站在身后为他穿衣带帽的妻子就问:“老婆,你说我和咱下邳城北那个姓徐的帅哥相比,谁最帅?”他的妻子听了当即从后面紧紧搂住邹忌的腰,朝脸亲了一口细声细语地说:“老公,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帅最美最棒的!”邹忌一听这话虽然美美的,但又觉得酸酸的,因为他知道城北的徐公可是齐国最美的男子。不行,“情人眼里出西施,夫妻眼里出帅哥”,老婆的话不可信,邹忌想到这转身看见他的秘书王氏正在弯着腰拖地板,急忙问道:“小王呀,你说我比那个徐公谁最帅?你可要说实话,不许‘拍马屁’”,小王站起来用袖子擦了擦汗珠子,笑嘻嘻看着邹忌说:“老爷,俺说真心话,那个徐公就是浪得虚名,老爷您才是真正的“高富帅”,全齐国无人能比!”说完小王双手一起竖起大拇指,拖把都倒在地上了,仿佛在等待主人的褒奖,然而邹忌听后无奈的叹了口气,站起来推门出去上班去了。第二天,邹忌的小舅子来家里想找邹忌谋个一官半职,邹忌设宴款待了他,三杯酒下肚后,邹忌觉得酒后肯定能吐出真言,就顺口问道“孩子他舅,你说实话,我和城北姓徐的美男子相比,谁最帅?还有,咱哥俩可别‘虚言冷套’哈,有啥说啥,否则可要罚酒呀”,那小舅子深吸了一口烟又在空中吐了一个圈,郑重地说道:“表哥,俺是个粗人,拍着良心说,那个徐公我一点也没看上他,不仅天天涂脂抹粉,还娘们声娘们调的,恶心死我了,如果我们齐国选帅哥,我敢保证非表哥您莫属!为啥?因为您有沉鱼落雁之容,还有闭月羞啥来着?……”“停!停!停!”邹忌急忙做个手势让他闭嘴,并端起酒杯说道:“来,我们还是继续干杯吧!”。当天晚上,邹忌躺在床上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就寻思,徐公在齐国可是公认的四大美男之首,他的美可是尽人皆知,却从没有人提起自己帅呀美呀,可为啥他的妻子、秘书和小舅子都说自己是最帅的呢?他又起来对着镜子反复照了一下,确实真的不如徐公美,而且相差甚远。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他恍然大悟,他终于想明白了,因为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人表扬我是有原因的,老婆赞美我是因为老婆爱我疼我怕我“吃醋”,王秘书“拍我马屁”是因为慑于我的权势,小舅子给我“戴高帽”是想利用我的权利为他谋利益,而我只是一国之相都天天被人“吹捧”被“蒙在鼓里”,何况一国之君齐威王呢?

  又过了一天,邹忌就上朝拜见齐威王,把这件事前因后果如实地跟齐威王汇报了一下,然后说:“大王呀,我这人虽然没啥优点,但却很有自知之明,我特别清楚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老婆她因为疼爱我,我的小秘因为害怕我的权势,我的小舅子想借用我的权势为他‘走后门’,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都‘昧着良心’说我是最美的。您说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国相,而您可是一国之君一国之首呀,如今我们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您身边的近臣,哪一个不偏爱大王您呢?朝中文武百官哪一个不惧怕大王您的权威?全国老百姓哪一个不想接近您得到您的赏赐呢?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一听这话不由地拍手称赞道:“邹国相真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说得真是太好了!”于是当即下旨:“众爱卿听令,从今天起,无论文臣武将还是平民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一经查实,奖赏良田百亩,黄金百两;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经查属实,奖赏良田十亩,黄金五十两;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反映属实,奖励良田一亩,黄金十两。”

  君子无戏言,命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和百姓都来进献谏言,一时间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受奖赏的不计其数。就这样几个月以后,进谏的人慢慢少了,再过了一年以后,即使有人再想进谏,也没有什么意见可提了,此时的齐国各项规章制度已经逐步完善,举国上下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整个齐国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已跻身强国之列。后来燕、赵、韩、魏等国家听说了这件事,都对齐威王的举措佩服的五体投地,争先恐后到齐国朝拜齐威王,并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和拍照留念,齐国也真正达到“战胜于朝廷”的境地。

  其实不单是古代的君臣就算是今天的我们依然常常被周围吹捧赞许的言语所蒙蔽。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着父母一起出去,邻居亲戚朋友见了都会夸赞我“这孩子真好”“这孩子真懂事”“这孩子真乖”,心里总美滋滋的,我父母也是笑脸相迎。如今我长大成人,每每见到朋友同事领着孩子玩时,无论长得好与坏,我也会夸赞一番,他们大人孩子听后也都挺高兴。不仅对小孩子如此,我们大人之间也养成了当面说好话互相“寒暄”的习惯,见到姑娘无论长得丑俊都喊“美女”,见到小伙子不管长得黑白都喊“帅哥”,如今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不可否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的语言、好听的话语不仅是肯定一个人的优点而且也给人带来满足和愉悦的心情,如果再用好听的话语来劝说别人改正缺点或给领导提意见,也能让领导愉快接受并进行改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是不切实际的吹捧和赞美虽然也能一时博得对方的高兴和满足,并给提意见者带来一些好印象,然而它却像“迷魂汤”一样让听着忘记“真实的自我”,像酒精一样让你麻木不仁,像浮云一样遮住你的一双慧眼,最终让你深陷虚无缥缈的梦境无法自拔,进而不能认清现实的危害和真实的缺点,导致问题越来越大,缺点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最终出了大事再后悔已于事无补,从古至今,这样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所以无论普通人还是领导,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既要对奉承话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偏听偏信,还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更要经常反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让自己更加完美无缺。(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