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第38节

作者: 南柯月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齐国都城大肆抢夺之后,乐毅整肃燕军纪律,再次发兵,燕国长驱直入,齐国大小城市望风崩,半年之内,燕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燕国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但我认为,之所以,最后两城围而不打,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打不下。前面之所以能所向披靡,主要是因为都城一破齐国都成了惊弓之鸟,望风而逃,所以乐毅攻下七十多座城池基本是都是空城,人遇到危险会恐惧,恐惧完了会逃跑,无路可逃的时候恐惧会达到极点,正所谓物极必反,齐国几乎全部的军民都集中在余下的两城,而且无路可退,当人被逼到极点的时候,会出现两种表现,第一,发疯。第二,会干死逼疯他的人。乐毅深知这一点,如果强攻,必然损失惨重,燕军的实际战斗力别人不知道,乐毅还不清楚吗?所以,只能围困,围到城内弹尽粮绝自己出来投降才最好。但,乐毅失算了,他的围城之策按理说没毛病,但却错误的估计了两点,第一,城内的粮草着实充足,吃了五年都没有吃完。第二,他没有想到齐军还有一个可以打硬仗的将领,而且还是打野出身的。正因为这两点,让乐毅,功亏一篑。

  日期:2017-03-28 23:03:16
  这个打野出身的将军是谁呢?此人名叫田单,临淄人,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这是个什么官职呢,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就是--秘书。 田秘书没有吴起苏秦这样的大理想,也没有孙膑庞涓这样的大谋略,没有李悝商鞅这样的大才能,更没有孔孟圣人那样的大智慧,这样看来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田单——一无是处。没错,本篇与乐毅齐名的男一号就是这样一个十足的小人物,如果你跟他说:“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他一定会回你一句;“咸鱼翻身,不还是咸鱼嘛”,说实话,作为齐国百万民众中最普通的一个,不能赶鸭子上架非让人家出将入相吧,人家虽然不是什么王公贵族,但毕竟也是公务员,衣食无忧是肯定的,何必把脑子别到裤腰带上。如果这样下去,小田同志也许可以继续混吃等死下去,直到,直到那一天的到来,这天田秘书背上小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班,突然到了单位之后,发现一个人都没有,难道今天礼拜六?于是,他又走到外面,想看看其他单位有没有上班,谁知道大街上一片狼藉,人挨人人挤人,人压人,人踩人,跟挤地铁似得,田单蒙圈了,这是,几个意思啊?打听一下才知道,燕军要攻过来了,大家都在准备逃跑。

  田单急忙跑回家,发现全族都在准备逃跑,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虽然他很普通,但是他不笨,他直到现在城门口的情形,都堵城沙丁鱼罐头了,要是直接驾车冲出去,估计没出门口,车轱辘就被挤掉了,所以不能盲目的瞎跑,要学会动脑子,于是他告知自己的族人,锯掉多余的凸出去的那部分木头,然后在车轱辘车轴还有容易摩擦到的地方通通包上铁皮,不知道00后的读者有没有看过,但我想80后90后的小伙伴肯定看过一个动漫,叫《四驱兄弟》,当年特别火,讲的是迷你四驱赛车的故事,其中几辆赛车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车的前面和后面都装上锋利的铁齿轮,其他的赛都切成了两半。

  田单的这个计策基本是也是起到了这个作用。果如田单所料,城门拥挤异常,大部分车都被挤瘫痪了,只有田单的车犹如入无人之境,不但自己没事还挤坏了不少其他人的车,因为车马无损,田家算是第一批逃离都城,逃到即墨的。田单逃跑没多久乐毅的大军就到了,没来得及逃跑的,都成了燕军的刀下亡魂。
  田单刚到即墨,乐毅的大军就追到了即墨,即墨大夫出于战,败死。田单郁闷了,老子屁股还没捂热呢,难道又要逃,还能逃到哪去?要么战,要么,,,死。既然要战,就得有一个老大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是上一任的车头被砍了头了,谁还会愿意接着要命的活呢?
  既然没人愿意自愿接,那就选举出来吧,于是,通知全城科级以上干部在大礼堂集合,田单自然也去客串了一把,走到门口,看到一张表,姓名,单位,学历,难道是签到表,选举还得打卡?这也太正规了吧。田单带着打酱油的心情填了表,然后,然后,选举大会取消了。、,田单成了新任即墨市市长兼任齐军自卫队总司令,多年以后田单才知道那不是签到表而是报名表,太意外了,一切铁与血的回忆,都以这个意外作为起点。当田单功成名后,问起他被选做总司令时的心情时,他这样说:“跟死了亲娘似的,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不管过程多么扯淡,结局总是要承认的,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当上总司令后发现,经过详细的推敲分析,发现其实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糟,有这么几点优势和几点劣势。
  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粮多,够吃。为什么呢?即墨为齐国较大的都邑,地处富庶的胶东,靠山近海,土地肥沃,财物丰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第二,城墙坚固,矿产丰富,礌石滚木绝对不会断货。第三,背水一战,民心所向。
  那三个不利的是什么呢?第一,就是乐毅。没错,乐毅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不利因素,因为毕竟是打野出身,再聪明也干不过科班出身啊。第二,士兵怯战。你也许要问了,前面不是还说人被逼急了会爆发吗,是的,没错,人刚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激发潜能背水一战,但是如果过了那个兴奋点,就比如即墨城整整被围了五年,之前敢拼命的人事后就会发现,还是活着好,而且越活越想活,越想活越害怕打仗,而且他们对打仗也没什么信心,毕竟几万齐军都被灭了,现在即墨全城的病满打满算不到七千,外加上一个从没读过兵书总司令,所以投降的思潮开始蔓延。第三,就是田单自己,作为军队的总司令却完全没有威信,将领是军队的灵魂,遗憾的是,这个将领本身就没有灵魂。

  打仗其实很简单,就是扩大自己的优势,缩小自己的劣势,甚至变劣势为优势,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呢,这一点不用我们操心,燕国内部已经在给田单一个大大的助攻。
  乐毅围困即墨和莒五年,这五年对乐毅来说是平淡无奇的,每天也就是到城边上眺望一下军情,然后看书遛狗吃茶,但外面的世界可是风云变幻的,特别是燕国庙堂,再次吵了起来,都说乐毅有不臣之心,理由很简单,因为乐毅能在半年内攻下齐国七十座城池,却在即墨和莒两座城上困住手脚在齐国呆了五年,明显是消极怠工,又手握燕国重兵,一旦反攻燕国,恐怕江山易主了。
  燕昭王虽然没有魏文侯那么贤明,但至少还是分的清好歹的,他觉得,乐毅是在耍小孩子脾气,觉得他那么大的功劳,没封赏所以才消极怠工的,于是,封乐毅为“昌国君”,裂土封君,这奖励够大吧,但乐毅依旧无动于衷,不是他不想打,只是在等时机,因为根据他祖上名将乐羊的经验,千万别把穷寇逼急了,以免他做困兽之斗,攻坚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围。围到城里断水断粮,在一击而破,所以,这场战争最重要的不是装备,而是耐心。

  其实可以理解燕昭王,不是他没有耐心,而是他没有时间了。前279年,燕昭王去世了,他的前半生在屈辱中度过,后半生在报仇雪恨的快感中度过,所以总结起来,燕昭王一生就做了两件事——报仇,和准备报仇。虽然,有一点遗憾没看到齐国全灭,但他这辈子的确是值了。他的功绩足够后代人传颂了,有诗为证
  燕昭王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