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第4节

作者: 南柯月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今天他们肯定是不受待见的,但在当时,这可是个神一样的职业,但凡出征打仗结婚生子盖房祭祀,都必须得找个先生卜上一卦,看看天意。
  赵鞅眼看着自己儿子越来越多,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必须得早点选继承人出来,但左右斟酌都拿不定注意,于是他想到了姑布子卿,既然自己选不出来,那就看看天意吧。姑布大神把赵鞅的儿子们挨个都叫到自己身边,看看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又瞅了瞅面相,叹了口气……
  赵鞅可急了,“大神,如何了?”
  “本尊掐指一算…………该吃午饭了!”
  “算完再吃!”
  “老赵啊,恕我直言,你这群儿子啊,没一个成器的(无为将军者)”

  赵鞅顿时痛心疾首“公司要破产了(赵氏其灭矣)”
  姑布大神捋了捋胡子:“本尊刚才路过隔壁老王家,见到一个少年,我看他骨骼惊奇,以后惩恶扬善维护世界和平可能就全靠他了,不知道他是你的儿子还是老王……”
  赵鞅翻出户口本,一个挨一个的查,的确今天来面试的儿子有一个没让他来,
  “那是小儿子无恤,一个贱婢所生,何足道哉”
  “孔子曰:甭管黑猫白猫,你得牵出来溜溜”
  “那行,既然大神这么坚持,来人啊,把小公子牵出来溜溜”
  无恤接到面试的命令,没有怎么当回事,却不知他人生的转折就在此处,姑布大神戏做的真足,远远的望见无恤走过来,就起身作揖,回头对赵鞅说“此真将军矣”不需要说太多,这几个字足以把无恤从一个开荒掏粪的庶子向权力的顶点推动一大步。
  日期:2017-03-13 18:52:54
  无论赵鞅是否真的相信姑布大神的话,至少他已经开始注意到无恤了,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赵鞅是个重视教育的人,总是亲自教儿子们功课,一次他给儿子们每人发了一块木板,上面写了一些——“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之类的训诫之词,诸子们都以为和平时的说教没什么两样,只有无恤看出了端倪,他一声不吭微微一笑,认认真真的把木板收好,等待考验的到来,无恤猜的没错,三年后(你没有听错,的确是过了三年,赵鞅为了这个考验也真是煞费苦心啊),赵鞅突然询问木板上的训诫之词,儿子们崩溃了,都过了三年了,别说上面啥内容,就是那块木板都不知道在哪长蘑菇去了,连赵鞅法定的继承人长子伯鲁也吞吞吐吐背不下来,就在赵鞅叹息一代不如一代的时候,无恤走了过来,从袖子里掏出木板恭恭敬敬的呈给赵鞅,关于上面的训诫之词也是对答如流,赵鞅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以为这样就算结束了,想的太简单了,赵鞅选接班人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定要比自己强,他本身自己就是一个很自负的人,自恃才高八斗,也才只能在这个时代混个半生不死,而且这个时代,混得好才叫混,混的不好叫混混,如果接班人没有超越自己的混的能力,早晚要断送这祖宗的百年基业,所以考验还在继续。这次是野外拉练,赵鞅带着全家去常山打猎,对儿子们说:“我将一宝物藏于常山(今大茂山即河北古恒山,在河北阜平西北境)之上,你们去寻找吧,先得者有赏。”

  儿子们一听,激动坏了,大王叫我去巡山,抓个美女做晚餐,这山间的水,无比的甜,不羡鸳鸯不羡仙…………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一场简单的丁丁历险记,十分开心的游戏其中,但部分人开心不起来,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像无恤一样看出来这场友游戏的猫腻,而是去百里大山里找一个宝物,这道题本身就是无解的,去过恒山的都知道,虽然比不上泰山的巍峨雄伟,但毕竟也是五岳之一啊,别说一个小小的宝物,就是藏一头猪,它不哼哼几声,你累死也找不到啊。无恤也不开心,因为他看出来这是一场没有试卷的考试,但是他也在纳闷卷子的答案是什么,他非常渴望能考个好成绩,因为所谓的奖赏是什么他很清楚,毕其功于一役,成败在此一举,要想摆脱低贱的过去,他输不起……但是,即使嘴上不说也不由得心里骂娘,这个老头子出得这叫什么题啊,茫茫大山,上哪去找,无恤漫不经心的骑着马,不知不觉来到了山顶,此时天蒙蒙亮,太阳也从地平线挤了出来,光线温和地抹到他的脸上,无恤下了马,在山顶上环绕了一周,突然,他望向那个方向,顿时他激动万分:“答案!这就是我要的答案!王者之路还有谁能阻挡”

  然后,他快马扬鞭飞奔的下了山,回到府邸,其他兄弟都已经回来,有的带回来几块奇珍怪石,有的猎到几只飞禽走兽,只有无恤空手而归,面对哥哥们的冷嘲热讽,无恤没有生气,保持着冷峻一言不发,他知道已经没有跟他们废话的必要了,所谓宽宏大量,除心胸宽广外,只因对手的档次太低。

  赵鞅从屋里走出来,众公子纷纷献上自己的宝物,赵鞅看都没看就全部pass了,他把目光转向无恤问道:“你找到我的宝物了吗?”
  无恤:“孩儿找到了”
  其他诸子一听嘘声一片,纷纷笑出声来。
  只有赵鞅,面无表情:“既然找到了,就让你的兄弟们看一看”
  无恤站起来,用手指向北方……在那里!
  没错,就在那里,再无需多言,常山以北是一片让赵鞅魂牵梦绕的土地——代国,这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此地民风彪悍,良马众多,如果纳入赵,则赵氏实力可增强数倍。听到这里赵鞅仍没有急于表态,他想看看这个庶子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于是他问:“只有这些吗?”

  无恤答“凭常山之险攻代,代国即可归赵”
  赵鞅终于满意了,他走上去拍了拍无恤的肩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自己曾经的继承人长子伯鲁,他明白,新的时代要开始了。
  赵鞅去世了,他可以瞑目了,至少他从自己的儿子赵无恤身上看到了赵氏光明的未来。赵无恤终于上台了,他在解决了内部的异己之后,开始着手实现当年他对父亲的承诺——夺取代国。我们题目把赵无恤称作东邪也不无道理,因为他罪恶的战争变得更加罪恶,他年轻时曾想依常山之险,居高临下一举荡平代国,现在他长大了成熟了,以前那种愤青二愣子的打法早就不能入他的法眼,正如《孙子兵法》第一句所说:兵者,诡道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只有傻子才会做。

  赵无恤熟读兵法,十分清楚一个道理——擒贼先擒王,他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请代王喝酒,然后宰了他,但代王又不是傻子,他会不远万里来作死吗?一般不会,但如果代王是无恤的姐夫那就另说了,没错,请代王喝酒只是最后一步,之前早已经搭桥铺路数十年,当然了第一步就是牺牲掉自己的亲姐姐,把她远嫁到代国,也亏得无恤的姐姐闭月羞花又知书达理,代王与她如胶似漆疼爱有加,这样第一部就完成了,也可能是爱屋及乌,所以代王对爱妻的弟弟自己的小舅子没有丝毫戒心,在听说小舅子邀请姐夫出去消遣的时候,姐夫也没有丝毫戒心,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无恤早已安排下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时,趁机用斟酒用的铜勺(这勺子得有多大啊)呼死了代王。代王一死,赵军随即兴兵伐代,代国群龙无首,赵无恤一举占领代国,将其领土并入赵氏版图。无恤的姐姐听说后,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一口淤血撒向天际,虽然她从嫁到代国那天起她就知道自己是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也知道代王终究要和代国陪葬,但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她还没有来的及和自己的丈夫享受天伦之乐,虽然她也知道她和代王之间有一千一万道鸿沟,嫁过来时父亲也曾千叮万嘱切不可动了真情,但代王的无限温柔却让她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他,在她眼里,没有并吞八荒的野心,也没有席卷天下的豪气,她是一个女人,她,只想做一个女人,没有代王,那只是她的丈夫,她的男人,她托付一生的男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银汉暗渡相思苦,直教缠绵破茧化蝶飞,直教逆神背天还家去,直教万转千修等一回。现在,她的山,塌了,而且是凶手是她的至亲之人,她又能怎样呢,泣而呼天,拔下发笄自刺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自杀一地称为摩笄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