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第3节

作者: 南柯月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否有人敢下去过?

  “谁都没指望这底下有什么避世高人或者武功秘籍,所以没人敢下去。”
  我又问:是否有不完全行为能力人比如小孩或者傻子下去过?
  “我就是这里最傻的傻子我都不敢下去……”
  于是,董安于接着说:“如果我执法就像这峡谷一样,陡峭无比,掉下去就粉身碎骨,不给犯法的人半点生机,那样无论男女老幼也就都不敢犯法,无人犯法则大治也”
  这就是董安于,如果他不横死,绝对可以混到战国琅琊榜前十位,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花开两朵,咱各表一枝,话说这晋阳城被围困了数年,这数年间晋国庙堂可不像表面那么风平浪静,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范氏和中行氏与赵氏打的昏天黑地,你可别指望其他三卿坐着看戏,打赵鞅打了数年久攻不下,依旧劳民伤财,晋国国君也有点小情绪了,没错,就是这点小情绪,被其他三家抓住了,三家找准机会一起发难,目的只有一个——让另外三家一起完蛋。
  智氏,韩氏,魏氏,三家一齐上奏,要把中行氏和范氏也一起定位为“始祸者”,国君有点纳闷了,你说赵稷之反的确起因是赵鞅,他是“始祸者”是没得说,老范他俩咋也始祸了?
  智砾微微一笑很倾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法律专业水平“君上,老范打赵鞅是谁先动的手?”
  国君思虑片刻“那自然是老范和中行先动的手”
  “那就对了,晋国律法——先动手的是始祸者”
  “可是,他们先动手是因为…………”
  国君说了一半立马停住了,因为他很清楚,范氏和中行氏是接到他的命令才动手的,如果接着说下去他可能……接下来的可能有很多。

  于是,借王命而铲除异己此时正在晋阳城外飞扬跋扈风光无限的范氏和中行氏也被定为始祸者,没错,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利益,其他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两个字而变,瞬息万变。为了以防万一,智韩魏三家在发兵讨伐的时候,特意带上了国君晋定公,毕竟自己就是干背后捅人刀子的事的,可不能给别人机会再捅了自己。
  范家和中行家的老大本来正在喝庆功酒来着,突然传来八百里急报……
  “报!!将军,君上来了!”
  “欧呦?!快快有请!不!出城迎接”
  “君上是来打你的!!”
  吐白沫中…………
  其实,以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的实力应该能撑个一年半载,然后再派人跟国君疏通疏通,死刑改无期,无期改有期,有期改保外就医,说不定就没事了。但是,两家的当家似乎看这几年打了几个胜仗,于是开始不把豆包当干粮,不把国君当干部了,居然反攻国君的仪仗,这下罪名就大了,以前只是内部矛盾现在直接上升为叛国了,在那个时代有一条潜在的规则,无论实力多强,国君你是不能动的,他不只是国家元首更是国家的象征,比如周天子,只能管洛邑周边的巴掌大的地方,随便一个诸侯国都能碾死他,但奇怪的事发生了,从周天子大权旁落到秦一统天下的数百年间,周天子居然一直都存在着,也许这就是信仰,就像神像一样有时候明知道他们只是石头刻的或者泥巴捏的,我们也都会去拜上一拜。也正是这个原因,作为晋国全民的信仰你都敢打,范氏和中行氏的历史表演可能要到此结束了,没错,以一国之力击一隅,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范氏和中行氏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为他人做嫁衣,成为历史漫漫长路上一块有名的垫脚石……

  当然了,作为始祸者之一的赵鞅,也必须付出代价,智砾向他要一个人头,他要得不是赵鞅的人头,他要的是一个足以给他造成威胁的人的人头,没错,就是董安于。赵鞅反复祈求希望换成其他条件,但智砾的答复很简单:“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赵鞅明白智砾的意思,但他依旧下不去手,一边是赵氏家族几百口人的身家性命,一边是为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异性兄弟,这其中的纠结为难,谁能懂我?!谁能懂?董安于能,他终于以自己的尸骨为赵氏的霸业添了最后一片砖瓦,董安于自缢而亡,也有人说他是赵鞅弃车保帅,被活活逼死,暴尸晋阳街头示众。但我更愿意相信前一种结局,因为我不想再为这尔虞我诈皆为利来的战国泯灭掉最后一丝人性。关于董安于,我还是愿意用官方给他的评价:

  董安于,春秋战国时期出色的建筑家,超群的战略家和政治家。
  赵氏一族渡尽劫波,终于在夹缝中存活下来,但赵鞅并没有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立刻下命令调集部队加固晋阳城。
  赵鞅站在城楼上,满目愁容,手下人十分不解问道
  :“国外的仗打完了,国内的仗也打完了,您一没让披红挂彩开庆功会,二没让回家看望爹娘,一言不合就都拉到百里以外修城墙,这是为啥啊?”

  “仗打完了?你开玩笑吧,这可是……战国啊”
  日期:2017-03-13 18:50:36
  3.东邪
  自上次大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晋国四卿安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互相都不动手不是真的待见对方而是都在等一个人,一个能带领本家族横扫天下的接班人,智砾等到了,赵鞅也等到了。
  和平时期,贵族们吃穿不愁,闲着没事干点啥呢?没事带着几个狗奴才调戏几个良家妇女?劝你不要这么做,因为一旦被其他几家抓住把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再大的生理需求他们也只会对内部人下手,比如赵鞅,一天早晨,一个婢女端过来一盆洗脸水,微微一笑很倾城,哎呀妈呀,二话没说就睡了,你说睡了就睡了吧,那个时代,领导睡秘书不是很正常吗(现在也很正常),但意外发生了,这个胡人婢女怀孕了,而且还是个男孩,完了完了,历史剧变成小三上位家庭伦理魔幻剧了,不过幸好赵鞅家大业大hold的住,别说是孩子你就是生个小兔崽子咱也能照单全收,赵鞅给孩子起名无恤即毋恤,恤是体谅,体恤的意思,毋恤就是不要有怜悯之心,的确人如其名,赵无恤的确做到了成大事者至亲可灭,当然在这乱世中立足,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之心。

  赵无恤虽出生在贵族之家,但他并没有过上我们以为的那种生活,无恤的母亲是婢女,而且还是胡人,这样一平方,无恤就变成了地位最低下的一类,连其他公子手下的奴才都不把他放在眼里,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不无道理,正是这无尽的痛苦和羞辱,才使无恤没有像他的哥哥们一样成为浪荡公子纨绔子弟,而是饱读诗书,熟读兵法,文韬武略都凌驾于赵氏各家子弟之上,但这并没有改变赵鞅对他的看法,原因很简单,无恤的身份太低贱了,如果按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不出意外,无恤会带着他的文韬武略和满腔的抱负一起埋入墓坑儿,很不用提想要当上赵氏接班人了,直到那个人的出现。

  姑布子卿,职业:算命先生,这个行当大家并不少见,天桥底下戴个墨镜,摆个摊,铺一张世界地图,拿个罗盘,嘴里念叨着:“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绯闻……”你刚一路过,他第一句话一般都是:“这位先生,我看你印堂发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