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职业送葬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替死者说话,替活人保命》
第34节

作者: 尸身人面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问爷爷,他平时是不也能和那些看不见的灵魂交流,爷爷说不知道,不记得了。爷爷看我不相信,就告诉我,活人不能看见死人的事儿,看见了就代表寿命将近了,要死了。不过也有例外,看到不死的。不过看到之后,很快就能忘记,这叫命不该绝。
  忘了,有的时候是好事。
  日期:2017-10-17 01:04:26

  爷爷问我,还能记得说话的内容吗?我仔细想了想,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说过,看来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爷爷这些话我半信半疑。吉雅出院后,来学校办手续转学,她会跟着姥姥住一段时间。我问过吉雅,吉雅说听爸爸说是我救的她,至于我们之间有什么谈话,那是不可能的吧,因为她一直昏迷着。还笑着问我是不是凭空想象的。
  她说,要走了,有一个问题要问我。我说问吧。
  吉雅问我,如果有一天你长大了,愿意做我的男人吗?
  我一听问题就笑了,反问,你给我买游戏币吗?

  吉雅说,咋感觉这个答案似曾相识呢。又说算了,你是长不大了,她走的时候眼圈有点红,让我给她写信。
  她走出班级我就哭了,后来,我也没有给她写信,我怕她想起来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就像爷爷说的,忘记了,才是命不该绝。
  我忘不了,也许正因为这样,我才能和爷爷一样,做送葬师!
  一进入初三,学习就紧张起来,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家做习题。周军来找爷爷,说地窨子那边死了一个人。
  日期:2017-10-17 01:04:53

  这两年每逢冬天的时候,就会从黑龙江附近一带,过来一些人。
  他们在山根挖的洞,上面有一半是房子、另一半在地下。我们称地窨子。
  这些外来人会在地窨子里住半个冬天。
  这些外来人,不打架、不闹事,住上半个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就走。
  他们不找工作,只是晚上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白天不知到去了,有的村里人说他们好像是去打鱼。
  这大冬天的,河都封了,哪找鱼去!

  九几年的时候,外来人口的管理还很疏松,乡里的态度就是,都活的住了地窨子、肯定是穷人,要是一个劲的为难人家穷人,还真说不过去。
  只要不闹事,就在这边活着呗!
  死者大名不知道,在乡里登记的名字叫铁蛋儿。
  日期:2017-10-17 01:05:19
  我们去的时候,铁蛋仰躺在床上,啥也没盖,两条腿劈叉状,肚子鼓的大大的。
  爷爷看了以后,也纳闷,问是不是中毒了.

  周军说不知道,没查!爷爷生气了,说不管,没查死因呢,你们就派人拉着一口薄木棺材过来,干啥?外地人的命不值钱吗?
  周军的脸上挂不住,不过也没有反驳爷爷。出去打声招呼,没多久派出所的人就来了派出所的人一来,我们就老远站着看。
  民警们封锁现场,死状奇怪,具体的原因得城里的法医解剖支持。
  地窨子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鼓囊囊的丝织袋子,用麻绳扎着口,感觉里面有东西在动,民警走过去解开袋子,手一抖就掉在地上。里面全是癞蛤蟆,袋子一解开,就哗啦啦的四处乱跳。
  爷爷仔细的问了问,那几个人都说,是冬天用来吃的。言语之间有点支支吾吾,爷爷要了几只健全的,说是要下酒。
  我还以为爷爷真吃,爷爷拿了十多个,回来就在河套饮牛的冰窟窿里放了生。

  我挺纳闷,还没问,爷爷就说,这事儿邪乎,我们不能管。我问为啥?爷爷说你见过蛤蟆三条腿吗?
  日期:2017-10-17 01:09:58
  第二天,我在河套帮奶奶撵牛,看见几个外地人背着工具,往柳树林深处走。
  就跟着走过去,问叔叔,你们是抓蛤蟆吗?我能看看吗?
  几个人昨天见过我,就没有反对。他们走了半天,找了一个泡子,这是地方话,泡子就是死水坑。
  几个人大概商量了一下方位,就用冰杵、短斧使劲凿儿,碗口大的冰窟窿,一破开,水像泉水一样咕噜噜的往外冒,没几下就冒出了蛤蟆。
  随便一个小冰眼,就那么多的蛤蟆,这些人真的不简单。不过我看他们的样子,很不满意,一个个直摇头。
  这里面有一个带头的,叫李长胜。个子挺高,佝偻着背,他的眼睛就像一个倒三角,如果被李长胜盯着看,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李长胜和那几个人说,让这个小屁孩离我们远点,还说爷爷很邪门,那天他蹲在地上,抓的时候,都是好蛤蟆,怎么他一看都变成了残废的三条腿。
  我看着不对劲,干脆跑了。
  日期:2017-10-17 01:10:24
  回家我和爷爷说这事,爷爷踢了我屁股,说这种事不能管,我问为啥。爷爷说不是一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吗?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
  这三条腿的蛤蟆,不是没有,是少见。爷爷还说,昨天他仔细看了那些三条腿的蛤蟆,没有腿的那一侧滑不溜秋的,不是后来断掉的,是生下来就没有。

  三条腿的癞蛤蟆还有一个称呼,叫做金蟾,如果有谁发现一只,会让家里财运亨通。
  我一听就乐了,一只财运亨通,昨天看见那么只,还不是要发大财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懂物极必反的道理。爷爷能给我解释那么多,也算是少见了。
  晚上,都洗脚睡觉了。李长胜来敲我们家的门,进门就跪地上了,求爷爷救他一命。
  李长胜以前的时候,在家种了一亩地儿,一年弄俩钱还够花。后来,有人老去他们村捉蛤蟆,李长胜看见这些人穿金戴银的,就暗地里打听了一下,这一问吓了一跳,现在新鲜的蛤蟆二十多一斤。

  日期:2017-10-17 01:10:50
  李长胜赶紧问,这没人要的破玩意咋还能这么贵,用来做药酒喝吗?用蛇、用蚂蚁做药酒,李长胜是见过的,用癞蛤蟆倒是新鲜。
  知情人告诉李长胜说,用蛤蟆做啥药酒,这蛤蟆是吃的,还说李长胜要是有货,有多少收多少!
  李长胜就干起倒腾蛤蟆的买卖,一干就是好几年,路子也熟了。不过,在东北那一带,经常一家子去抓蛤蟆,而且有规矩,无论怎么抓,不能把根儿断了。
  那里人懂得多,规矩多。
  不过钱还在那放着,不赚真是傻子。
  越来越多的人,出来以后,往北边跑,冬天遭点罪,住地窨子,凿冰窟窿,抓蛤蟆。弄上三五百斤,接下来的一年,就啥也不用干了,在家吹吹牛逼,打打麻将,小日子过得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李长胜去年出来的,干了一票,挣了不少,今年家里的地都荒了。想着今天在弄一笔,明年就不干了,攒下的钱够做一个小本营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