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
第1节

作者: 九门薙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21 17:17:41
  我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每到夏夜,村口的小卖部就成了村里闲人的纳凉之地,那时候还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与好奇,也总想去见见外面的大千世界,直到有一次和小伙伴玩累了,坐到小卖部门口的石头上休息时,让我听到了比外面大千世界更为让我着迷的事情……
  村东头的李奶奶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逢年过节村里的干部还会给送米面粮油,李奶奶的老伴王老汉是个外乡人,是逃难到这的,因为人踏实能吃苦,被李奶奶的父亲看中,让他入赘到了老李家,刚开始王老汉虎背熊腰,身上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庄稼活也是干的有模有样,李奶奶也是家里家外的忙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算是和和美美。事情就出在结婚的第三年,农村人那时候还都是很迷信的,尤其是这种结婚三年了,女方的肚子还是没有一点动静,这村里的有些人就开始嚼耳朵根子,李奶奶的父亲老李头对这事本来就有些心病,他们老李家上面三辈都是单传,到了他这辈更是连个儿子都没有,就生下个女儿,老伴也在生女儿的时候难产走了。剩的个寡老头子带着女儿,在邻里的接济下,总算是把女儿拉扯大了,这李奶奶倒也出落的水灵,眼看着到了婚嫁的年龄,媒婆都能把门槛踩烂,可是介绍了一圈,不知为何这个寡老头子只是要了男方的姓名和八字,愣是一个都没让进门,后来禁不住媒婆的催哆,老李头终于是交了老底:相传是祖上的一位老祖宗,被妖怪迷了心智,娶了一个妖怪,这才使得他们老李家子孙成了一脉单传,而后为了能够使得香火延续下去,老祖宗立了一个规矩,凡是与李家后代结为夫妻者,需将生辰八字写于红纸上,烧为灰后导入水碗中,然后于水中立一竹筷,若竹筷可直立于水碗,则可结为夫妻,如若不能,则是万不可结为夫妻,否则将生事端。

  至此一席话之后,媒婆或是觉得其却有隐情,又或是觉得老李头在瞎编乱造,渐渐的也很少踏入老李家的门了……
  这事过了两年后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逃难的小伙子,这人说他是家里太穷,一家吃不起饭,他只好出来奔生活,随了一个远房开饭馆亲戚,在店里坐着粗活累活,虽然没有工钱,但到能吃顿饱饭,也算是满意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一天夜里,他到隔壁镇上买调料时,来了一伙土匪,把店里洗劫一空,杀害他那远房一家老小,临走还放火少了铺子,等他回来时已是一片狼藉,平时店里的几个伙计凑钱安葬了这一家老小,至此,他才逃落至此。

  村里众人见其可怜,就打发些杂货让其帮衬,也管的他一顿饱饭,让其住在村口的一间菜园的看守屋里面,也算是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就在这后几天,老李头从隔壁村磨了面回家,由于刚下了雨,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到不打紧,但是腿摔的是没法走了,这时正巧那小伙帮谁家砍了柴回来,由于经常干的力气活,长的是虎背熊腰,二话不说,背起老李头,一只手把面提了起来,把老李头送回了家,老李头一路是连连感谢,待到家中,不顾自己,忙让女儿给端茶倒水,收拾饭菜,这小伙自然是连连说不,回身要走,老李头哪肯愿意,拉住小伙的手不愿松开,又忙吩咐女儿快去准备,小伙看实在推辞不过,就在老李头身旁坐了下来,在老李头的问询之下,又把自己的身世讲了一番,老李头听的也是连连叹息,感叹这世道无常啊!几番交谈下来,发现这小伙谈吐倒也大方,身强体壮,心肠也颇为热情,心中到起了招婿之心,只因自己家中祖训,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没多会,女儿以收拾好饭菜,吃喝之间,又是一番感谢之语,饭罢,小伙又要告辞,老李头也不好在次阻拦,只好说了句,以后常来,便送其离去。老李头隔日就去了张媒婆家,打发张门婆为自己讨要了那小伙的生辰八字,话说无巧不成书,也是他老李家不该绝后,那小伙的生辰八字的灰加入水碗后,那竹筷竟然就端端的立在了水碗中,这一下可乐坏了老李头,又忙是让媒婆把那小伙请到了家中,在媒婆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老李头的再三劝导下,终于是让这小伙和女儿喜结连理。后来老李头听张媒婆说女儿和这小伙子第一次见面就暗生情愫,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成,对老李头而言,这是更好的,由于这小伙已经多年未曾回乡,也不知亲人是否故去,所以就全听老李头做主了。好事宜早不宜晚,就在不久的一个良辰吉日,女儿和就是后来的王老汉结为夫妻,老李头终于是把自己的一桩心事给了结了。自此才有了后来结婚三年,没有孩子,老李头才觉得是不是自己冒犯了祖训,导致小两口没有孩子,因为自己家的祖训本来就有点诡异,那时候医疗条件本来就不够先进,加上去趟大医院又太远没法去,村里的泥腿子医生,又看不出个所以然,于是老李头决定冒险去村西头的孙先生家碰碰运气,孙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依然称呼为先生,因为这位孙先生是当时的一位丧葬先生,十里八乡有丧事一定会请孙先生进行操办,有人说是因为孙先生年岁长,懂得规矩多,又有人说他是人间的鬼差,他去是拘人魂魄去了。这样一来二去总有些难以解释的事会去找孙先生看看,而孙先生却总能说出个一二三,这就使得他让村民有时尊敬,当然也有畏惧。老李头这次去找孙先生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不安……

  日期:2017-07-22 11:14:10
  老李头过往路过孙先生家是不敢驻足的,而今日到此却不得不登门拜访,孙先生的家很平常,只是在门的东面放了一只铜的盒子,盒子是镂空的,雕刻的不知名的花纹,老李头看了两眼,却不敢在望,因为那盒子像是在把自己往里面吸,正要敲门,不料从门缝中已经伸出来一个烧火钳子,这点老李头早有耳闻,说这孙先生其他爱好没有,独独喜欢抽烟,凡是有事相求,必须带着好烟上门,老李头看着伸出的火夹子,忙想把过年女婿赶集给他带的那盒自己舍不得抽的好烟递上去,转念一想,这门缝就这么宽,这烟是横竖进不去啊,犹豫间,那火钳到清脆的夹了两下,老李头一看里面催促起来,只好硬这头皮把烟递了上去,那火钳立即就夹住了,一晃眼,进去了,这下可把老李头惊到了,看来这高人是真有本事啊,当下心中因为那盒好烟送人的可惜劲,烟消云散,还没转过神,就听里面"啧"了一声,像是很满意的说道:愣这干啥,进来吧。老李头连忙应是,推开了门,只见门内的孙先生已经回身像里走了,边走像是已经拆开了烟,在吞云吐雾了,老李头恭敬的回身带上门,紧两步跟了上去。

  日期:2017-07-22 12:02:36
  走入正堂,那孙先生转过身来,似是说了句“都这么大了”,老李头也没琢磨出其中的意思,只是应承到“是,是”那孙先生笑了一下,满脸的褶子挤在了一起,可眼睛却异常明亮的盯着老李头说道:“你且坐会,待我去收拾下,便与你走”,这就让老李头摸不到头脑了,虽说自己和孙先生不是初次见面,可是以往都是自己在田间地头,望见孙先生被邻村的人请去做法事,相隔甚远,也是从未搭过话茬,不知道他从何知道,自己今日来所为何事,不想还未等他问询,孙先生却先开口了:“小娃娃,你来不就是为了你父亲的事吗?”话一出口,老李头当场就呆住了,是啊,自己的女儿结婚三年没有孩子,老李头就想着是不是自己把祖训的哪一块遗忘了,就把自己父亲去世前的东西翻了出来,不成想还真给他找到了些东西,在父亲生前的遗物里,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是落款的有一个孙胜州的名字还是可以辨认出来,老李头的村子不大,只有李、王两大姓氏,其他姓氏只有寥寥几户,而孙姓更是只有村西头孙先生一家,所以老李头这才找到孙先生门来,不成想孙先生一句就说出了自己所来的目的,这才使得老李头震惊万分,反应过来之后立刻跪在孙先生面前,哀求道:自己家的祖训云云,自己的女儿又是种种,一遍说着竟抹起了眼泪,许是这些日子村民的议论给他的压抑,又或是终于抓到救命稻草的欣喜,使得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情不自已。孙先生依然是笑呵呵的扶起了老李头说道:看来我与你家还有一段缘分啊。老李头听了问到:先生看了解我家之事?“哈哈,何止了解,当年你爷爷也像你这般来找过我家呢”说着还不忘咂吧两口烟卷。老李头又是要跪下,被孙先生一把拦住,表情略带严肃的说道:“有事站着说”老李头这才犹犹豫豫说道“老神仙啊,您方才说我爷爷到过您家,那您?”老李头心里想的是要是他爷爷到过这来,那这孙先生今年都上百岁了啊,但又说不出口,只好恭敬的问到。那孙先生倒也干脆,回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