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所谓真相背后的权谋盛宴》
第52节

作者: 映雪青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2 08:51:05
  走了不到十里,便见沿路百姓扶老携幼,纷纷逃避。匡胤拉住一人询问,那人匆匆回了句“河中兵杀来了”,便慌忙跑开。匡胤与肖卓对望一眼,都想不到河中人马来得如此之快,只好随着人流往前奔去。
  来到同州城下,城上早已是戒备森严,百姓们见城门紧闭,便呼请开门放入。城上的守将答道,战时紧急,为防奸细混入,节度使大人下令任何人不得入城。
  百姓们跪地哀告,城上就是不理。匡胤知道再这样耗下去也是无济于事,白白耽搁时间,于是劝大家各自四散逃走,自已与肖卓寻了个城外土岗,登高远望,察看动静。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听见呐喊声自远处传来,匡胤放眼望去,只见岗下密密麻麻全是河中兵马。匡胤怕被发现,拉了肖卓隐身林中。
  河中人马来到城下,高声喊话,说是秦王前锋到此,速速开门纳降。
  同州节度使刘词高距城楼,冷笑道,乱臣贼子,死期将至,尚不自知。还敢在此虚言恫吓,我劝尔等下马受缚,或许天恩浩荡,饶尔性命。
  河中前锋将领是李守贞手下爱将王继礼,现任河中兵马指挥使,他今天是自告奋勇,领军一万五千人,前来攻取同州。他知道同州兵力不过五千余人,因此他仗着自已兵力雄厚,志在必得。见刘词不肯投降,王继礼心头火起,喝令攻城。河中兵架起云梯,爬城而上。

  同州本不是前沿重镇,城墙没有开封、河中、长安这些大城那样高大坚固。幸好刘词到任后,本着以防万一的念头,进行过一些修缮加固工作,再加上前不久王峻奉郭威之命前来作防御使,通知刘词要谨防河中生变。因此还是提前作了不少准备工作,兵器粮草城防工具等都比较充足完备。
  日期:2017-08-02 08:51:27
  刘词和王峻手持宝剑,亲自站在城上督战。遇到人手不济时,他们甚至带上亲兵帮助搬运箭矢擂木。见到节度使和防御使两位大人都不辞辛劳、身先士卒,士兵们都很感动,于是大家奋勇争先,敌人还没靠近城头,便都被打了下去。
  王继礼在李守贞面前夸下了海口,今日定要拿下同州,打开进取河洛中原的门户。他仔细看着两军交战情形,唤过一名亲兵,传令调一千名弓箭手上前。
  这一千名弓箭手迅速来到城下一百步处,对准城上一阵猛射。同州守军顿时抬不起头来,刘词探头出去看,“嗖”一声一箭直飞而来,王峻急将他往后一拉,箭擦着盔沿前方紧挨着额头飞过。

  刘词心道“好险”,来不及向王峻道谢,大着胆子再往下看,这时城下见城上忙于避箭,便立刻又组织进攻,士兵们呐喊着如潮水般涌来,架在城墙上的云梯上早爬满了人,另有一支大队肩扛巨木,冲向城门,想要撞门而入。
  刘词眼见情势危急,急令手下取毛竹来。
  士兵们手忙脚乱搬来数十捆浸了桐油的毛竹,两头已被削尖。刘词一边喝令“快朝城下掷去”,一边亲自拿了一根用力投出。
  毛竹粗大,又是自高处掷下,其力道远甚羽箭,数百根尖头毛竹霎时便戳死了不少河中人马。刘词又大叫道,快扔火把。城上立刻又投下数百只事先准备好的火把,毛竹有油,遇火即燃,城下立刻大大熊熊,哀号不绝。刘词见敌势稍缓,忙令抛下滚木擂石,又砸死了不少攻城的人马。
  王继礼见久攻不下,十分焦燥,正待传令再次冲锋,身旁一员副将道,今日敌军抵抗顽强,不如暂时收军,休整后明日再战。
  王继礼抜出佩剑,恶狠狠道,你怕了么?怕死的话,老子现在就先送你回老家。
  那副将吓得不敢再言,王继礼挥动宝剑,喝令众军,全力攻城。手下畏他严令,不得不冒死前进。
  城上这时也伤亡惨重,将士疲惫,全靠了刘词和王峻二人平日善待下属、同甘共苦,大家这才勉力撑持。

  王峻见身边的军士们一个接一个被流矢射中倒下,而城下的攻势并不见缓,敌军仍然不断涌来。他十分焦急,对刘词道,贼势难挡,请大人速离此地,赴左近州县搬来援兵。卑职愿在此死守,不至最后一兵一卒,决不容贼兵进入同州。
  刘词见王峻十分诚恳,心中非常感动,但他是本州最高长官,绝不愿临阵脱逃,于是说道,将军好意,在下心领。但在下身为州牧,节镇一方,岂可擅离职守。况昨日枢相郭公曾传信来,言其已率大兵赶赴河中,你我但须坚守,俟郭公兵到,两下夹击,当获全功。
  王峻心中不相信郭威很快就能到来,见刘词不肯离开,于是慨然说道,既是如此,那卑职便追随大人,与敌周旋到底。
  刘词大喜道,有将军鼎力相助,何愁不能退敌。
  说罢命人将郭威大兵将至的消息传告四城,城中军民闻知此事,尽皆精神大振,老百姓们都轮流上城,为守军搬物送食,在大家的同仇敌忾下,同州城暂时得保无虞。
  日期:2017-08-02 08:51:49
  匡胤和肖卓见到下面大军交战,惨烈异常,都不禁心中暗惊,肖卓问道,匡胤大哥,你看这同州城守不守得住?

  匡胤摇头道,这不好说,同州节度使刘大人向来娴熟战阵,深得军心。但河中军力多出数倍,所以…
  肖卓道,干脆咱们冲下去,乘乱杀他几个。
  匡胤大惊道,下面千军万马,我们贸然闯入,不被踏成肉泥才怪。就算是勇如二弟,甚或是总伦那样高的武功,也是不能抵挡的。
  肖卓笑道,我不过说说罢了,看你怕成这样。
  匡胤道,我不是怕,打仗要审时度势、纵览全局,绝不能仗恃血气之勇。否则丧了身家性命是小事,连累三军那才是大事哩。
  肖卓道,好了好了,我开个玩笑,用得着这么长篇大论教训人么?
  匡胤正色道,家父常言,两军对阵无小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古今常见,所以是开不得玩笑的。
  肖卓问,时常听你提起令尊,他老人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匡胤道,家父从军三十余年,现在洛阳任飞捷指挥使。

  肖卓道,指挥使,那也不算小了。你干吗不跟着他,却要四处飘泊呢?
  匡胤笑道,男子汉志在四方,岂能依靠父辈余荫。肖兄弟,你不也是舍弃了家中富贵、云游在外么?
  肖卓听了这话,低头不语,匡胤见他沉默,以为是刚才一番话勾起了思乡之念,正准备宽慰几句,却见肖卓手指远处,大叫道,快看,那是什么?
  匡胤顺着方向望去,只见河中军队后方烟尘大起,似有无数人马杀来。河中军顿时大乱,将领们喝止不住,人马自相践踏。
  肖卓道,敌人要败了,现在咱们可以杀下去了吧。
  匡胤道,还不行,战场上敌友难分,谁知道咱们是什么人。还是看看再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