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所谓真相背后的权谋盛宴》
第51节

作者: 映雪青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1 13:32:39
  下得山来,已近晌午时分,见山脚下有几处茅舍村屋,便去讨些水喝。二人挨家敲门,皆无人回应。最后才终于有一家开了门,匡胤见开门之人是一名老妇,便上前施礼。老妇将他们打量良久,警惕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匡胤答道,我们是行路客商,路经此处,希望大娘能见赐些水喝。
  那老妇见他二人装束平凡、彬彬有礼,放下了戒备,将二人引入院中,再小心地往外仔细打望,确认后面无人跟随,这才关紧大门,又拿了根木栓顶了。
  肖卓见她如此谨慎,问道,大娘为何这般小心,难道白日里也有强盗么?

  老妇请他们在院中石凳上坐下,又用木瓢盛了水端上来,盛在两口粗瓷碗中,这才答道,这里靠近大山,时常有歹人出没,因此老婆子才会如此小心,请二位莫怪。
  匡胤道,这里距同州也不过二三十里,什么歹人如此大胆?难道同州官府也不管么?
  老妇苦笑道,官府?官府除了催收赋稅时见得着人影,平时来都不会来。
  肖卓问道,家中就你一个老人家,难道也要交纳赋税?
  老妇人道,但凡家有丁男,便须缴纳田租、征赴徭役,若是饥年欠收,官府便命以银钱作抵。
  肖卓奇道,你家中哪有男丁?
  老妇道,有,有一个男丁。
  说罢,起身冲里屋喊道,你出来罢,不是来抓伕赴役的官差。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翁,背个包袱,颤巍巍从里屋走出来,匡胤二人忙起身见礼。老妇解释道,方才你们敲门,我们以为不是强盗便是官差,因此叫他收拾了几样值钱物事,一旦情形不对,他便翻后墙逃走。
  肖卓见那老翁连路都走不稳的样子,想到他还要翻墙,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见匡胤严厉地盯过来,忙止住笑正襟危坐。
  匡胤关心地问,哪你一个人又怎么对付呢?
  老妇道,老婆子一个人,无钱无物,他们应该不会把我怎样。前几次都是如此,只是最近听说这附近又要打仗,才格外小心。
  肖卓道,难怪方才你过了这么久才开门,开门后又把我们打量半天。
  日期:2017-08-01 13:33:09
  老妇道,“老婆子活了快七十年,从没见过一天是太平的。这年头皇帝象走马灯似的在换,东边的人马来了叫出粮,西边的军队过来又喊交租。拿不出来,他们就砸东西烧房子。稍有反抗,还要杀人。我的大儿子…呜呜…就是…。”
  说着,她已老泪纵横,抬起乌黑兮脏的袖子不停擦眼,“就是因为和他们理论了几句,便被当场砍死。”
  那老翁也是眼泪涟涟,匡胤听了,非常气愤,想起那日在华州王朴说的“百姓望王师,王师甚于贼”的话,一拍桌子,怒道,这是什么官府?简直比强盗还不如。
  老翁急忙掩住他口,说道,客人莫要大声,要是被人听见,官府就要来拿人。
  肖卓道,既然这里不太平,为什么不象别人那样逃往别处呢?
  老妇道,逃,能逃到哪里?哪里还不都是一样?出去了也只能逃荒要饭,左邻右舍听说要打仗,都早逃光了。只有我二老无亲无故,又行动不便,只能留在家里。
  肖卓又问,方才你提到了大儿子,那应该还有其他子女吧?
  老妇答道,还有个小儿子,自从七年前他大哥横死,他便立志要报仇。前年去从军,至今没个音讯回来,也不知去了何方,是死是活。
  想起小儿子生死未卜,老妇又大哭起来。匡胤安慰道,你二老且宽心,他既去从军,说不定有朝一日一刀一枪挣个功名回来,那时接你们贻养天年,大爷大娘便可享享清福了。
  日期:2017-08-01 13:33:35

  老妇道,但求他平安归来,我们一家团聚便是万幸了,哪还敢望什么享福。
  肖卓心念一动,说道,我们在军中也认识些人,你小儿子叫什么名字?说不定可以帮你们捎个信。
  老妇一听,喜出望外,止住哭泣道,我家姓王,小儿子小名二狗,那年有个教书先生往这里路过,在我家住了一日,顺便请先生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王审琦。
  说罢唤那老翁取下包袱,将内中物事倾于桌上。匡胤见不过是百十文钱、两块银锁及两三件粗布衣衫。
  老妇拿起一块银锁,递与匡胤道,这只银锁是二狗出生时请人打造的,你们若是遇见他,便将这交给他,就说爹娘盼他早日回来。不要他作什么官儿,挣多少银钱,只要他无伤无损,便是菩萨保佑了。
  匡胤心想人海茫茫,却到哪里去寻这王审琦。但见二老念儿情切,又不忍推拒,好歹有个名字,又知他在军中,总之慢慢寻来便是。
  因此伸手接过银锁,收在怀内。老妇便叫老翁去烧火做饭,匡胤二人见他家粮无隔夜,哪里肯留下叨扰,坚决告辞,临出门时,肖卓又偷偷放了些散碎银子在碗底。二人离了王家,直往同州而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