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唐朝》
第26节

作者: 九月长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世充身穿白衣,率领马上不属于他的百官,排好队形。从城门出发的他,小腿像是灌了铅一样千斤重,每一步都那么沉重。他转头,浑浊的双眼,无奈的望了一眼洛阳,这是一座再也回不去的城,再也没有什么郑国,再也没有皇帝王世充,现在的他,是没有任何选择的阶下囚。
  失败的耻辱和对于未来的担忧,在他的脑子里,不停的交织,内心的不断重复那些李世民答应的那些话,用来稳定自己心绪。但他的额头上还是浸出了细小的汗珠,不确定的未知恐惧,仍然徘徊在他惊慌的眼神里。他看着不远的军容整齐唐军,个个面无表情,但在他们眼神的深处,王世充还是感到了明显克制过的凶狠。
  他看到那个“童子”李世民,那个自己曾经鄙视的“童子”,现在却要对着“童子”跪
  在地上。
  五味瓶,打翻在他的心里。
  他凭空想象出他会取得胜利,并且坚定他的信念,现在站在他面前的“童子”却告诉他,他自己的为之全心全意所付出的,所坚持的,都是个笑话。
  日期:2017-07-22 12:31:05
  连他都觉的自己像个笑话。
  信念的崩塌,才是一个人死去的开始。
  投降手续,在败方的屈辱,和胜方的荣耀中结束了。
  人类取得胜利的附加项,是侮辱对手,那样会让胜利的喜悦,再次冲上云霄。
  手续办完后,二十二岁的李世民嘴角微微翘起,他所坚定都得到了兑付,而且在领导李渊分配的基础任务上,还接了项私活,把管闲事窦建德也拿下了。
  无疑,李世民以他的坚定,他的眼光,他的勇气,节省了李唐统一天下成本。
  李世民手中握着刀柄,眯着双眼,傲横的自信显在脸上,蔑视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五十多岁王世充,用心平气和又略带嘲讽语调,缓缓的击打着王世充的耳膜。李世民说道:你认为我是小屁孩,今天见到小屁孩,为什么如此谦恭?(卿常以童子见处,今见童子,何恭之甚邪)。
  王世充汗如雨下,股栗不已,但他毕竟是混过机关的,只是磕头,而不说话。
  说的硬气了,败军何敢言勇,遭人嘲笑。而且权柄已失,硬气话遭人记恨。
  说的软了,更是被人鄙视成懦夫,令人厌恶的程度不比上边少。
  多磕头,少说话,诚理也。
  而窦建德的回答,暴露了其没有机关工作的经验。
  李世民以同样的心里高度,睥睨着渺小的窦建德,站在国家层面,而不是个人角度,说:“唐、夏两不相扰,然侵我土地,今自缚于此,当作何解?”
  日期:2017-07-23 11:45:56
  窦建德没有经历过这种的胜败、上下级对话的场面,明显缺乏经验,他满身正气答道:“恐远,不烦前取。”
  李世民噎住了。

  这话,你让李世民怎么接。
  王世充、窦建德两人押到了长安,窦建德继续说着他那硬气的客观理由,虽然说这话,无法直接导致他的死,但留下这么不知卑己奉上的下属,换谁都不愿意。
  成王败寇,失败的人,不可能有尊严,也很可能没命。
  洛阳投降后,李唐杀掉了王世充部下中一部分被称为“罪大恶极”的人,其中有纳言段达、单雄信、朱杰(曾降唐,后又叛)等,也就是“降而免死”的名单里,没有这部分人,进而我们可以推理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看到,王世充与李世民谈判的具体条款,甚至这些人很可能就是筹码的一部分。
  一群不长心的人,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南逃襄阳的时候,没有人附和王世充。也许这才是王世充,不能原谅这些人的原因。

  想到二百年后的高仙之起义,黄巢挥拳怒打自己的上级高仙之,就是因为高仙之投降的受封诏书里,只有他自己,而没有别人。
  人命关天的事,要走心啊。
  八、万代荣耀
  七月初九,出征一年的秦王班师回朝,凯旋而归。

  李世民身披黄金甲,二十五将着银甲,铁骑万人,甲士三万,耀兵入长安。
  他们从长安城最南的明德门入城,过天门街,到达朱雀门附近的太庙献俘,这段辉煌的距离长达十里。
  日期:2017-07-23 11:46:18
  部队进入明德门,先是骑兵,马蹄脚踏青石板,发出“哒哒”的声音,然后是步兵,每个进入明德门的士兵,通过明德门,在门洞聚声下,步伐声音,突然变的更加洪亮,越发振奋着士兵们的心弦。
  门洞里的光线慢慢变暗,士兵们透过林立的长矛、飘动的红缨、张动的的战旗,向北望去,看见被门洞框起来的天门街,他们走出来时,眼前又突然一亮,步伐声也从队伍中飞出去一部分,他们已然进入到宽广的天门街上,将士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映出荣耀的光线,长矛攒动,旗帜张扬,诉说着战场上的威武。
  这些百战之兵,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最能感受到回来的不易。
  天门街两旁人山人海,人们抛出鲜花、为他们欢呼喝彩,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让将士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有些人激动的流出泪水,有点小声的说给自己的死去的战友,默念着“这里荣誉也有你的一份”,有人肆无忌惮的大笑,连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笑什么。
  而队伍的最前,则是这只军队的灵魂-李世民。
  李世民周边,尽是长安里坊小民投来的羡慕的眼光,欢呼声响彻云霄。亦或有“生子当如李世民”、“大丈夫当如是也”。
  他不时的回想,这近一年来所经历的一切:宣武帝陵前的砍杀、洛阳城下的苦战、武牢关外的破阵。偶尔回头,他骄傲的望向后面的长长的队伍,不禁感慨,正是这支虎狼之师,

  日期:2017-07-23 11:48:12
  正是他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正是在和他们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今天的无上荣耀。
  一战平二王。
  威风凛凛兮我秦王,战功赫赫兮李世民!
  早已听到擒拿二王的消息后,李渊发现,已有的官职,没有办法配的上秦王的功劳,但这不是难题,那就发明一个能配的上的。
  天策上将。

  天之所策,将之上也。
  位在皇帝、太子之下,三公九卿、诸王之上。
  另赏他三千斤黄金(约合七百五十万人民币),加赐铸钱炉,让他可以在家制造钱币,这就相当于私有的“中央造币厂”。不用节制的发行货币,铸钱炉成了他的“聚宝炉”。
  被拿去太庙献俘的王世充,因为有李世民允诺的免死,远徙四川,但走到半道,却被以前有杀父仇的独孤修德杀死。

  有人说意外,有人说李渊指使。
  你相信哪个。
  另一路的王世充宗族,以谋反罪名,灭族。
  答案很明显。
  剩下的窦建德,连口头上“免死”都没有,因为他是李世民主动拿获的,窦建德没有可以交易的筹码,所以,他不可能讨价还价。

  李渊杀死窦建德的逻辑很简单,我与王世充打架,你窦建德外来当帮凶,纯属没事找事。不杀你,何以震群雄。
  但是,李渊杀掉窦建德,实际上违反中国传统的政治规则。
  中国传统政治,对于被俘的敌方“首恶”,多是先养起来,反正耗不了多少粮食。这样做,对于那些尚未降服,想投降而担心自我安危的敌人,多少有个活下去的可能性,示范效应是明显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