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唐朝》
第25节

作者: 九月长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急不可耐,跑在最前面的,最先被李世民射死,接二连三被射下马的夏军,让后续的追兵,多少恢复理智,纷纷与李世民,保持安全距离。但仍然有追求高收益的,越众而出,李世民张弓即射之下,对方成了越众而死。
  李世民射死数人,尉迟敬德也杀死几十人。但是送行的队伍仍然恋恋不舍,夏军不知不觉尾随中,进入到李世民的的埋伏圈后,憋了好久的唐军,奋力击杀。
  夏军又开始争先恐后的往回逃命。
  千把号人,愣是没有抓住六个人,夏军的战斗力,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日期:2017-07-21 17:07:23
  4、最后的决战

  一个月过去了,李世民还在武牢关里,窦建德还在武牢关外。
  谁都没有改变谁。
  连月的对峙,每到这个时候,史书总要来一句某方“将士疲敝思归”。
  这里的指代对象是夏军。
  这句话,往往是战况转变之时。
  战争,永远都是在疲敝思归中进行,没有谁是在士气高涨、粮秣丰裕的情况下,坦然着打持久战。

  都在死撑,谁先倒下了。谁就失败。
  困难面前,没有谁做了万全的准备。
  李世民的压力不比夏军小,他的军马草料吃完了,不得外出牧马,军粮也在减少,已经到了抢劫夏军的军粮运输队的地步。但是,李世民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不同,他有着吞天吐地的志向,眼前的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夏军的破绽迟早会露出来。
  窦建德听闻间谍说唐军马料快用完。认为唐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他相信的胜利已经不远了。
  而真相只能有一个。
  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是硬币的正面,而另一个人就是硬币的反面,在不存在中立的情况下,一个人朝上,必然代表着另一个人的朝下。
  在武牢关,一个人的生,必然代表着另一个人的死。
  共赢,在现实世界,有时很少存在。
  抛起的硬币马上就要落地。
  李世民的间谍告诉他,夏军想趁着唐军牧马黄河边时,准备大举进攻。
  君子有成人之美,那就按窦建德先生的计划来吧。
  日期:2017-07-21 18:33:35
  五月二日,夏军列阵武牢关外,北靠黄河,南达鹊山,西临汜水,阵南北二十里,列阵的地方是一处平原,此地的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广武山,也就是当年刘邦、项羽划定“鸿沟”为界的地方,广武山紧挨着黄河。
  李世民在与夏军的几次交战中能够感受到,夏军实际上在河北作战对象,主要是一些土匪、守城的隋郡县城池。而两者很难有成建制的骑兵。
  所以,夏军的软肋是野战。
  而李世民恰好长于野战。
  大早上的出来列阵的夏军,只是单方面行动,而李世民则未出来,(谁也没有规定必须出来),但奇怪的是,夏军也不发动进攻。难道是群体列队做早操吗?
  农历五月的太阳,烤的大地炙热,黄土像是炒熟了一样发烫,铠甲像放在火炉里煅烧的铁板。穿着“铁板烧”士兵,满脸黄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往下掉,落在干黄的尘土上,留下一个深色的小湿点。等待太阳正南的时候,饭点到了。但夏军显然没有接到回营吃午饭的通知。然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有的饿的心慌,干脆坐在地上,有的暑热干渴,争相去河边喝水。
  从这些个动作来看,夏军的军纪松散可见一斑。
  而李世民,总是会在别人准备吃午饭的时候,发动进攻,上次是对王世充,这次是窦建德,以后还会有。
  李世民开始出牌了。
  第一张:令宇文士及(宇文化及之弟)军三百骑,掠翼敌阵南,吸引敌之注意力。但不得与敌交战,直接往东走。如果敌人方阵发生变化,那么方阵必然会出现裂口,而这个裂口,就是分割对方的契合点。
  日期:2017-07-21 19:19:59
  宇文化及带着漫天的的尘土,向着夏军军阵南部奔去,夏军果然很配合,方阵一部分开始向南移动,去追击那些,在他们看来像是偷袭夏军后方的骑兵。
  剿灭夏军,就在今日。
  第二张:李世民一马当先,东涉汜水,直扑敌阵,同时集中力量攻击窦建德的指挥中心,瘫痪整个夏军。
  而此时的窦建德却在开朝会,他等待的唐军牧马黄河,不仅没有得到唐军的配合。反而
  是唐军率先发动进攻。
  窦建德看到对方的进攻,立即命令部队阻击唐军,但开朝会的大臣太多,骑兵传达命令的路,被这帮家伙挡住了,现场一片混乱。转眼之间,李世民的骑兵,冲到窦建德的大帐前,混乱中,窦建德不得不撤退到东面的山坡上。
  在唐军中,李世民就是偶像,偶像喜欢冲阵,那么粉丝自然不甘落后。
  时年十九岁淮阳王李道玄(李世民堂弟),领铁骑在夏军中往来冲突,在射箭方面更是做到应弦而到,同时也让自己被别人射成刺猬(飞矢集其身如猬毛),即使这样,他还不坐下来,上点药,包扎包扎之类,反而跟打了激素一样,不消停的大叫着,冲过来跑过去。

  十多万人在汜水东面又是跑又是跳,还要加上不安分牲口们。导致了战场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成了土人,面部特征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砍倒一个,一听凄惨的叫声,才发现原来砍的是自己人。
  很可能。
  日期:2017-07-22 12:30:15
  第三张:李世民再次带领骑兵,卷旗冲入敌阵,穿于敌之阵后,大张“唐”旗帜。

  夏军以为自己被彻底包围。
  夏军崩溃。
  在敌人后方插旗的震慑力,实在要人命。远朔背水一战,喜好乱插旗显摆的韩信,就活生生的把对手吓倒。
  而窦建德此时,已经被李世民执行“瘫痪行动”骑兵的长矛刺中,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夏军的指挥系统,就是混乱并且受到了重创,难以得到有效的组织。身为领导窦建德跑了,他逃到牛口渚(黄河渡口),打算渡河回河北老家。但却被迫近的唐军白士让、杨武威(青史留名,仅此一次)追上,当要将这个坠马的重伤员杀死时。老窦开口:我乃窦建德,抓我可取富贵。
  称霸河北,百战枭雄,败的却是一塌糊涂。
  五月初八,李世民将失魂落魄的窦建德,押到洛阳城下,这个人要比百万雄兵,更能击碎王世充的信心,这意味着,王世充原来的希望变成了多余,像是正在焚香祷告一样,却突然被一桶冷水,从头上淋透了全身,让人猛的打了一个激灵,才清醒过来,连日以来的殷切盼望的一切,都是幻想罢了。
  城上的王世充明白了,连窦建德这种,在河北横着走的大咖,却败在和自己缠斗大半年已经显的筋疲力尽的李世民手下,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李世民,到底是有多么可怕。
  他向城下望去,下面捆绑的哪里窦建德,分别就是明天的自己,他不觉悲从中来,像是被命运之神抛弃一样,感到孤独无助。
  日期:2017-07-22 12:30:43
  无论是谁,被抛弃的滋味确实不好受,像是海岸抛弃的小舟,卷进无边的惊涛骇浪。

  王世充仍然抱有一丝希望,但这希望又可有可无,他试探性的要求部将奋死一搏,南逃襄阳,部下们没有一个人说话。
  逃能逃到哪里呐。
  白天站在城下的窦建德,也击碎了部将们的希望。
  王世充在得到李世民“降而不死”的承诺后,次日,王世充降。
  城里的人解脱了,城外的人也解脱了。
  和平到来。
  5、少说话,多磕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