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所谓真相背后的权谋盛宴》
第20节

作者: 映雪青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15 08:48:57
  归德殿中,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枢密使杨邠、枢密使副郭威、三司使王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苏逢吉等都焦急地候着。另外还有些地位相对较高的文武官员,比如开封尹李业、归德军节度使郭允明,宣徽使侯益、客省使王峻、中书舍人范质以及各部尚书侍郎等。众人一见太后和新皇帝进来,众人连忙跪下。
  刘承祐第一次坐上龙椅,心情十分激动,忍不住东摸摸西瞅瞅,坐在一旁的绣袱龙墩上的李太后忍不住小声提醒他自重身分,承祐这才收摄心神,作出一副威严的样子,板起面孔开口道,“众卿平身,有何事要奏啊。”
  苏逢吉位居宰相之位,本来应首先开口,但他知道自己这个宰相是个虚职,实权都掌握在史弘肇和杨邠这帮军人手里。因此他主动跪在了后面。现在皇帝发问,他偷偷往前望了望,果然史弘肇抢先说道,“先皇宾天,举国震荡,臣恐宵小乘机作祟,故已严令禁军全城戒严,并由枢密院发文谕令各镇节度使不必来朝,就地举哀。”
  杨邠接着说,事起仓促,臣等为防万一,未曾请旨,便已移文下发,请皇上降罪。

  刘承祐问道,苏爱卿,侍卫司和枢密院的安排,你事先可曾知晓?
  苏逢吉见皇帝点到自己的名,不敢不答,小心翼翼地说道,微臣,微臣曾有耳闻。
  站在下面的李业是李太后的亲弟弟,他对史弘肇等人的先斩后奏颇为不满,认为这是把自己这个京城最高负责人不放在眼里。冷笑着说道,侍卫司的禁军只应负责外城防务,何时连内城也一并接管了?先帝曾有诏旨,开封内外九门,外五门归侍卫亲军,内四门归开封府都衙,史指挥使此举未免有越权之嫌…
  史弘肇一贯瞧不起这个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国舅,不待其说完,便厉声喝道,此乃军国大事,你开封府但负责治安罢了,其余诸事何须你来过问。
  李业气得面色青红不定,正欲抗声争辩,史弘肇朝上一拱手,“陛下,臣职在拱卫京师,事关紧急,若有不周之处,请降罪便是。”
  李业见其态度强横,也朝皇帝奏道,史弘肇擅权自专、咆哮君前,请陛下治其大不敬之罪。
  史弘肇冷哼一声,大步走到门口,将手向殿外一招,唤道“杜言诲,你们过来。”

  一名全副武装的将领立刻从殿外石阶下快步跑上,身后跟着数百名武士,皆身披重铠、手执利刃。这几百人一齐涌到,大殿门口和门外数十级的长阶立时水泄不通。史弘肇高呼一声“众军听令”,轰然应诺震得大殿屋棂上灰尘簌簌下落。这帮虎狼之士一向只唯上官之命是从,这时一个个杀气腾腾、自露凶光,望之令人胆寒。
  史弘肇转身逼近李业,恶狠狠地说道,我身后这帮兄弟,自昨日起便入值内廷、充实禁卫。他们餐风宿露,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防护陛下万全。你竟敢说我擅专?
  李业大惊,用手指向史弘肇,“你…你,要干什么?”转头向刘承祐道,“史弘肇君前露刃,实属大逆不道,请陛下,…陛下治其…”
  刘知远虽一生戎马倥偬,但其子刘承祐却自小养在深闺,从未理过朝政,见此剑拔弩张,心中已是慌了神,口中嗫嚅说不出话来,只望向坐在一旁的太后。

  李太后面色平静,用低沉的声音道,先帝英明一生,如今尸骨未寒,若其有灵,见到诸公此时这般模样,恐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息。
  堂下诸人闻听此言,一齐拜伏下去,太后继续道,此处乃军国大事议政之地,岂容外人擅入。史指挥使,先令你的人退下。
  史弘肇解释道,臣所领禁军,向来负责京城内外防务,值此非常变故时期,乃是为防奸邪,非有异图,请太后明察。
  太后微笑道,你们都是忠臣,先帝与哀家都清楚得很,要不然也不会让你们来辅佐新帝了。李业,你身为朝廷大臣,却不知变通、徒争意气,实属愚钝。
  李业想不到亲姐姐竟向着外人,忍不住又要开口争辩,太后不容他说话,直接命令道,先帝宾天之际,曾密渝哀家辅政,来呀,传哀家旨意,李业君前无礼,念其尚属出于忠心,且是初犯,着即罚俸三月。史指挥使指置得当,其手下部众公忠体国,待此间诸事完毕,再行一体表彰。
  说罢转头向刘承祐说道,皇上,你看如何?
  刘承祐的心中却愤怒不已,父皇刚刚殡天,史弘肇这帮人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未曾请旨便自作主张,还公然在朝堂喧闹争吵,带兵上殿,这帮骄兵悍将再不好好治治,那还了得。
  他正要开口训斥,李太后又抢先说道,诸公防患未然、处事果断,有你们这群贤臣在朝,实乃国之大幸。
  史弘肇带头跪下,“谢太后夸奖。”

  刘承祐带着不解和愤怒望向母亲,李太后伸出凤裙下的脚尖轻轻点了一下儿子,接着说,“我虽为妇人,也知道萧规曹随乃国之大幸,而改弦更张却未必利国益民。史弘肇着加太师衔,杨邠加太保,郭威加司徒,王章加司空,苏逢吉加侍中;均赐秩千石,绢百匹,仍就原职视事。李业加镇定节度使,郭允明加枢密副使衔,其余大小诸位均加一级。愿各位常念先帝恩遇,善扶新主,保我大汉江山永固万年。”

  众人齐声谢恩,退出殿来。
  出来后,大家皆互相祝贺对方品秩高升,不少人也向郭威示好。郭威只谦逊还礼,公务纷杂,匆匆告辞而去。
  新晋了节度使的李业正和郭允明相谈甚欢,见到史弘肇郭威等人远去,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冷笑数声。
  日期:2017-07-16 17:28:51
  郭威回到府中,见到柴荣,不禁大吃一惊,柴荣自小随在他身边,对这孩子的性格郭威十分了解,人虽年青但处事却稳妥严谨,非有重大变故不会擅离职守。

  他把柴荣引进内堂,屏退左右,小声问道,出了什么大事?是关中还是河中?
  柴荣心想姑父真不愧是沙场老将,料敌千里。连忙把长安叛乱的事以及从赵思绾和韩通处探来的消息如实禀告。
  郭威五十来岁,身形瘦高,但精力充沛双目炯炯有神,多年军旅生涯不仅锻炼出一副强健的体魄,更令他性格沉稳、处变不惊。他皱起浓眉,在房中来回踱步,好半天才说道,叫魏先生来商量一下吧,还有王峻也一起,记住,不要预先透露,以防走漏消息。
  柴荣急忙命人去传,过了片刻,魏先生先到,魏先生叫魏仁浦,现为枢密院书吏,郭威年少从军,读书不多,见他知书明理,见闻广博,便常以国事相询,魏仁浦见郭威不摆驾子,礼贤下士,因此也常直诚相告。二人倾心交结,甚是投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