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百年:积贫积弱的铁血帝国!》
第30节

作者: 青埂1234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3 12:48:40
  更新51(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五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1)( 每日更新)
  第五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显德5年958年4月底,大周对南唐的2年半的大战暂停,柴荣满载而归。柴荣很得意,虽然打得很艰难,但是南唐基本被打残。
  放眼天下,荆南、吴越、漳泉一直很顺从,不用打。蜀国很强大,但是承平日久,战斗力低下;南平,南汉也不足以抗衡大周。
  眼下唯一不听话的,就是北汉了,北汉虽然很强悍,但是国土面积小,算是袖珍国,绝对不是大周对手。
  一 柴荣的生意经
  柴荣很想打北汉,大周征伐南唐期间,北汉总是在背后捅刀子。这个蕞尔小国实在是可恶至极。但是,柴荣不准备立即动手,打了3年账,国库空虚,大军需要休整。

  柴荣需要赚钱。打下江北,对柴荣来说,不仅仅是国土面积的扩大,而是巨额财富源源不断的涌入。
  因为淮南有很多盐井。而盐是国家垄断资源,全国人民都要吃盐,所以对于柴荣政府而言,这个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就像现在的垄断国企。
  比如电,只有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你要用电,就得交钱,要交多少交多少。
  比如石油,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你要开车,就得从这里买油,别处买不到。�0�2
  比如通讯,你要打电话,就只能找移动、联通、电信办业务,他规定多少钱,你就得给多少钱,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按照国企的绝对市场垄断,就算白痴在当老大,国企一样会盈利。

  柴荣时代,电话没有普及,喝水自己可以打井,石油一般人都不需要,当时人们照明用蜡烛和油灯,所以也不用电。
  但是,盐是每个人都得吃的,所以柴荣可以建立垄断企业,大周食盐集团。这个硬性的垄断规定,叫做专卖制度。
  除了盐之外,搞专卖的还有茶,铁等,都是生活必需品。
  为了创收,柴荣把主意打到了佛主头上。历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
  一宗就是周世宗柴荣,其实,把柴荣和三武(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帝李炎)相提并论,是不公平的。
  三武是灭佛,柴荣是整顿佛教。柴荣没有像三武一样,屠杀僧尼。
  日期:2016-06-13 12:49:54
  更新52(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五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2)( 每日更新)
  1 柴荣破四旧
  周世宗整顿佛教的动机很单纯,为了钱。
  柴荣要发展商业,就需要大量的铜钱,但是铜矿大都在江南地区,为了解决铜钱的匮乏,柴荣曾经派人去朝鲜搬到采购铜,但是还是供不应求。
  柴荣觉得,各地寺庙有很多铜佛像,特别浪费矿产资源,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柴荣决定整顿佛教,显德二年955年,柴荣下诏毁掉铜佛像铸钱。
  柴荣说:大家不要以毁掉佛像为疑虑,佛教本身就是劝人行善的,做好事,就是敬奉佛祖。佛像不是佛,况且,我听说佛为了利民,脑袋眼睛都可以不要,如果朕毁灭佛像可以利民,佛祖想必不会怪罪我。
  柴荣整顿佛教的中心思想:宗教信仰,在心不在形。
  法难?
  此次整顿,毁掉寺庙3万多所,僧尼还俗6万多人。除重点保护寺院外,其他寺庙全部拆毁。尽管如此,全国仍然保留寺院2000多所。
  对于僧侣的条件,柴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需要有一定的学历,就像现在的名山古刹招工需要研究生学历一样。
  柴荣要求,要会背诵一定数量的佛经,还要父母同意,剃度还要经过政府同意。并且禁止佛教自残式布施的做法,比如斩断手脚,热油烫脸。

  柴荣下令严禁融铜钱铸造佛像,否则以扰乱金融秩序罪追究责任。
  在毁掉佛像铸造铜钱的时候,出了不少笑话。《随手杂录》记载,由于真定像太过高大,很难融掉,有关部门请求免于毁掉,柴荣只得暂时同意。
  后来北伐,柴荣命令用大炮轰掉真定像,结果炮弹中佛乳,竟不能毁。未几,世宗世宗痈发乳间而死。
  柴荣用大炮轰佛像的胸部,没有毁掉;佛像报复柴荣,让他得了乳部长脓包(疑似乳腺癌)死掉。

  这当然有因果报应的思想在作祟,但是柴荣没有看到几个灭佛的先辈们的下场,冥冥之中还想蕴含着某种巧合。
  拓跋焘,39岁下诏灭佛,45岁死去;
  宇文邕,32岁下诏灭佛,36岁病死;
  李炎 ,32岁下诏灭佛,33岁死去。
  柴荣 ,35岁下诏灭佛,39岁死去;39岁用大炮轰击佛像,几天后死去。
  如果柴荣知道灭佛会折寿,柴荣肯定不会这么干;如果柴荣知道炮轰佛像胸部会导致自己乳部长脓包而死,估计柴荣不会为了钱不要命。
  但是不管怎么样,柴荣的灭佛是人道的整顿,没有搞迫害,反而废除了一些了不人道的佛家自残行为,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
  如果佛祖因为这个就让柴荣得乳腺癌死去,实在是太小气。
  柴荣在位期间一直很注意发展经济,老百姓休养生息,外加上南唐等国的纳贡,财政收入非常可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