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看袁世凯》
第47节

作者: 缘起缘灭皆是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03 09:11:20
  看完金玉均我们再看下东学党起义领袖,绿豆将军全琫准。全琫准的评价历史也是先抑后扬,第一个夸全琫准就是日本人,并且是不遗余力的夸,赞扬其治军严明,秋毫无犯。不过后面双方干起仗来之后就不再这么说了。
  朴殷植曾记载,全琫准招揽军队的方式是:尝谓其众曰:“我有神符护身,虽处炮烟弹雨之中而无伤也,汝等观之。”下面就是魔术时间,全琫准把子丨弹丨藏在袖中,让其亲信发烟雾弹,然后全琫准轻轻一抖,子丨弹丨纷纷落地。于是众望见之曰:“将军神人也!”然后就是广告时间,向众人推销神符。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就是朝鲜版的义和团运动,不仅套路一样,连结局都很像。看来这招不仅是古今适用,还中外通用呢。

  这段纪实文学却被划为地主阶级对全琫准的负面评价,不过我认为这个段子的作者朴殷植还是挺正派的,朝鲜被日本吞并后,朴殷植没有给日本人卖命,而是逃亡中国从事独立运动。
  紧接着为全琫准平反的是现在的朝鲜,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领袖都是好人,这个原因你懂得。最后韩国也于1970年为其平反,赞扬他为建立平等社会和反抗日本侵略所进行的斗争。不过全琫准一来没建立平等社会,二来是他把日本侵略者给引来了,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结果却是坏的。不过既然整个朝鲜半岛都说他好,那他就是好人吧,反正全琫准是好人,他的死敌闵妃也是好人,大家生前打的你死我活,死后终于握手言和了。总之,你开心就好。

  日期:2016-08-04 12:23:52
  全琫准临刑前作诗一首,以诗言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谋。”威武雄壮,被朝韩人民广为传颂。不过涉嫌抄袭唐代诗人罗隐的《筹笔驿》:“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查重率更是高达9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问题,最能没能完美。
  留到最后评价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闵妃。朝鲜被日本控制后,闵妃故技重施,又想找俄国人帮忙对付日本人。不过日本人就没袁世凯那么好的脾气了,1895年10月8日,日本人发动乙未事变,洪启薰虽然能力不足,但他把他的忠诚保持到了最后一刻,与日军力战至最后一刻,身负重伤而亡。此时已经44岁的闵妃再也没能跟前两次一样幸运的逃掉,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传说死后还有重口味的情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日本人最终焚尸灭迹了。

  纵观闵妃的一生,她有能力,有手段,虽然只是一介女子,但却是朝鲜末年的顶梁柱。虽然在治国方面能力略显不足,但却不失为一代巾帼英雄,我也敬你是条汉子。她一生谋求朝鲜独立,最终也正是因此被日本人杀害。死后两年,高宗给她爱人追谥为:“明成皇后”(没有皇后的命,却得了皇后的病)。如果闵妃把精力放在治国而不是放在独立上面,可能结果会更好。
  日期:2016-08-05 09:12:38
  时间滑到1902年,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成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了,当年被袁世凯欺负的不敢在国名前加“大”字的朝鲜终于翻身了。朝鲜特地派被袁世凯和李鸿章以“三端”为由拖着不准去当欧洲五国公使的朴齐纯为特使,向清廷递交国书,第一句话就是“大韩国大皇帝”。这么多年来,朝鲜最耿耿于怀的就是袁世凯不允许他用“大”字,一有机会,就立刻显摆给袁世凯看看(这什么心理啊)。

  受此影响,现在韩国对袁世凯的评价也不高。现行的韩国教科书写道:“袁世凯来到朝鲜之后逐渐将手伸向朝鲜王室和政府,最后事事均要干涉,甚至对朝鲜发行的硬币上刻有的国号也要横加干涉。”举的例子就是1892年袁世凯不让朝鲜在钱币上加“大”字,看来少印一个字的问题非常严重,不仅有关面子,还让钱币不够分量。导致当时的朝鲜人拿这钱买中国商人的货物,不让中国商人那这钱买自己的货物。

  前面有关袁世凯在朝鲜的事迹说了半天,那么多事,原来人家最关心就是这个“大”字。在咱们看来是一件芝麻大的事,在人家看来那真是天大的事。
  不过好好显摆了一回的朴齐纯结局不太好,前面提过的那些开化党人都属于普通韩奸,而朴齐纯则属于巨无霸级的韩奸,多了“乙巳五贼”和“庚戌国贼”两个称号。
  日期:2016-08-05 16:14:31
  噢,还漏了一个,天生一副主角的相,却长期徘徊在配角的边缘,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高宗李熙。甲午战争后,清廷势力退出朝鲜,1895年,高宗最心爱的女人闵妃被日本人杀死,大院君重新回归。俄国强迫日本向清廷还辽后,1896年,发生“俄馆播迁”事件,高宗逃到了俄国使馆。1897年,高宗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大韩帝国的开国皇帝。但好景不长,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又重新控制了朝鲜。1908年,高宗最心爱的儿子李垠被送往日本,像战国时期一样,履行人质的责任(后被培养成一名日本军人,曾去过满洲)。1910年,就在朝鲜这个小孩子终于自立门户过日子后的13年,日韩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灭亡,李熙也从开国之君变成了亡国之君,光荣与耻辱就是这么接近。

  1912年5月,李熙的小女儿德惠出世,一生久经变故的李熙终难以排除一种恐惧,害怕生离死别再一次上演。1914年,李熙以“前韩国国主”的身份向已是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写信求助,信中申亡国之痛,诉处境之苦,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并追述与袁的旧交,最后请袁世凯助其复国。
  收到信后,袁世凯一言不发,旧事一幕幕的涌上心头:30年前的甲申政变,我也曾收到过类似的信件,当时只有25岁的我力排众议、带军平叛,与日军血战到底、酣畅淋漓。30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了,必须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无法再凭一己的义气行事了。
  袁世凯默默地把信锁至保险柜,那一夜,袁世凯梦见了百万雄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