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看袁世凯》
第45节

作者: 缘起缘灭皆是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28 08:57:27
  让我们再回到朝鲜。袁世凯曾经联系过李鸿章的下属盛宣怀,但是盛老板虽然成功的劝李鸿章招袁世凯回国,但很可惜,有效期只有一天。所以袁世凯只好再找一个比盛宣怀更能影响李鸿章的人,那就只能是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了。
  虽然张佩纶在袁世凯佩服的三个半翰林中排名第一,但也经常弹劾袁世凯。这个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张謇发布《朝鲜善后六策》时,张佩纶就发布了2.0版的《条陈朝鲜善后六事折》。看来李鸿章还是非常欣赏这些朝鲜对策的,招揽张謇未果就把张佩纶招为女婿,张謇的原配夫人陈氏在1893年去世,也不知道当年张謇要是跟了李鸿章的话,李鸿章的女婿会不会就换人了。
  经过原版跟升级版的朝鲜六策后,珠联璧合的张佩纶与张謇结成了反袁同盟,据不完全统计,1884年甲申政变后,1888年袁世凯第一任驻朝大使到期时,他俩都双栖双飞,兄弟双双把袁骂。这么看袁世凯也怪可怜的,天天说人好话想跟人家套近乎,结果佩服的三个半人中有1.5个人还天天骂他。
  从本质上说,张佩纶弹劾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对朝鲜的策略不同,张佩纶讲原则性,袁世凯讲灵活性。对朝鲜张佩纶主张以德服人,袁世凯主张恩威并施,次要原因就是这两位张翰林都看不上学历低、路子野的袁世凯。
  袁世凯虽然对弹劾依旧保持了沉默,但并不代表他愿意被弹劾,虽然被打脸了不还手,但也不代表我就愿意把脸凑过去给你打啊。
  日期:2016-07-29 08:36:55
  不过现实已经如此,不求张佩纶就得成烈士了,袁世凯也算感受到了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没关系,大丈夫能伸能屈,于是袁派其六弟袁世彤去游说张佩纶,据说也投其所好,带了“韩国古物八色”。
  前面说过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与李鸿章是患难之交,既然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淮军序列,那跟袁世凯的祖父袁甲三、继父袁保庆的关系都不错。不仅在战场上,张佩纶还跟带袁世凯进京读书的堂叔袁保恒同是李鸿藻的门生。
  除此以外,张佩纶还有一个至交好友叫吴大澂,现任袁世凯亲家。前面说过吴大澂曾对李鸿章说:“向谓张幼樵为天下奇才,我见天下奇才非幼樵乃袁某人也。”说这话这倒不是吴大澂跟张佩纶关系不好,而是正因为吴大澂跟张佩纶关系很好他才这么说的。吴大澂自降辈分跟袁世凯结了儿女亲家之后,张佩纶也很不以为然。不过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张佩纶既然是袁世凯佩服榜上排名第一的人,这点气量还是有的,经过袁世彤的一番活动,张佩纶同意帮袁世凯求情。

  日期:2016-07-29 19:21:28
  终于等到7月17日,中日谈判破裂,俄、英已先后退出了调停,李鸿章再想撤兵也晚了。此时主战派已占上风,清廷决定进兵。7月18日,也不知道天上哪块云彩下雨了,清廷发报,顺理成章的准许袁世凯回国,把手头的工作交给唐绍仪。
  袁世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虽然这一天姗姗来迟,但也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扑面而来的。下面就一个问题:怎么跑?由于满大街不是日本兵就是东学党的刺客,所以袁世凯就一个任务,活着跑到仁川港里的英国军舰上就算赢。下面的说法就很多了,有说袁世凯化妆的,有说唐绍仪和朱尔典护送的,如此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光天化日之下袁世凯是跑不掉的,这次逃窜行动中袁世凯也是虚虚实实,放了不少烟雾弹,躲过了日本人跟东学党,像游戏《神庙逃亡》一样,开足马力才跑掉的。所以众说纷纭也是应该的,要是我都知道了,那当时的日本人更知道了,袁世凯还往哪跑去啊。

  袁世凯接到撤退许可的5天后,7月23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带领日军攻占朝鲜王宫,软禁高宗,扶植大院君上台。袁世凯要不跑的话,这一天就是他的忌日了。
  日期:2016-07-30 11:07:34
  最后再给袁世凯的朝鲜工作做个总结。1882-1884年袁世凯的主要工作是打仗立威,1885年-1892年袁世凯的主要工作是恩威并施,1892-1894年袁世凯的主要工作是以钱拉拢。袁世凯在朝鲜的这12年间,首要任务就是维护维护清廷的利益和宗主国地位,虽然有些不择手段(恫吓、欺骗、拉拢、收买),但是袁世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的是至善,从首要任务的完成度来看,没有人能够超越他。

  袁世凯最大的收获就是自身素质的提高。12年前,袁世凯还是个一腔热血的愣头青,两手空空,只身投军。12年后,他已沉稳老练,工于心计,喜怒不形于色,并且已官居二品,成为当朝不可多得的熟悉军事、政治、外交的全能型人才。更重要的就是,他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当然还有个收获是3位朝鲜姨太太。跑得太急,不长腿的家当是来不及带了,长腿的可以跟着跑。这3位姨太太共给袁世凯生了13个娃,对袁世凯来说,这就相当于多了十来个亲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