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天堂 记实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5节

作者: 偏轨道化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在生意场上曾经有一个朋友,在股市牛市的那一年他高歌猛进,狠狠地捞了一大票。与他相比,我那一年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很多商界的老前辈都很看好他,甚至觉得我即使再拼搏一辈子也很难达到他的高度。对于这件事我只是笑笑了事,但在心里却不认可。因为我了解他这种人,魄力十足,敢想敢干,善于把握机遇,但是这种人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魄力,凡事都有押宝的心态,并相信自己的运气,随时随地都敢孤注一掷,从来不给自己留后路。只有等到错误发生的时候,他才猛然顿悟,原来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最后,这位朋友由于一次投资失误葬送了大好前程。他无力回天,甚至无颜面对自己的失败,选择了跳楼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而我仍安好地混迹于世,且效益逐年递增。后来我也曾去拜祭过他的墓,此时伴随他的只有青山绿草。或许这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我愿他长眠于此,不再有钩心斗角,不再有尔虞我诈,不再有纸迷金醉,不再有贪婪欲望,世间的纷争与贫富不再与他有关,商场的硝烟与战火不再与他有关,安息吧!

  过完年,仓库里积压了大概300吨的成品货,父母便开始申请火车货运,准备往大连的外贸公司发货。他们倒不是担心夜长梦多,而是实实在在没有周转资金了。收购原料勉强还可以给熟悉的草贩子打上一些白条,但是工人们的工资却欠不得,所以逼得父母很不情愿地把成品货出手了。原本父母还想拖一拖,争取把每吨成品货的利润最大化。现在看来,这就是个糟糕透顶的打算。
  父母好不容易把火车货运调度搞定,可就在装车的前一天,噩耗降临了。之前与父母签订收购协议的外贸公司突然通知,所有货品都临时取消发运,因为日本的海关要针对进口的饲料进行突袭检查,并会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应的规范措施。获知这个消息的当天,父母开始傻眼了,隐隐约约中有一种不祥的预兆,但是他们还有希望,而就是这份希望支撑着他们的强大内心。

  日期:2016-12-05 20:18:00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从冰雪融化到春暖花开,从炎炎夏日到瑟瑟秋风,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父亲等白了头发,母亲等出了皱纹,而我在这一年的夏天也参加了中考。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年,对我们一家而言,那时的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莫大的折磨,就如同等待命运的宣判一般。死亡之中必会留有一线生机,这就是当年陪伴我们的真实童话,我们如此地安慰着自己,也如此地安慰着彼此……

  我的中考很顺利,分数虽不高,但足以升学,这是那一年让我为数不多的欣慰事。我本想用这件喜事来驱除一些笼罩在家庭上空的阴霾,却万万没有想到,阴霾已经彻彻底底地笼罩了我的家庭。父母对于我的升学没有任何的喜悦,甚至给他们带去了更多的烦恼,因为此时的他们根本供不起我了,就连那每年几百元的学费都能令他们手足无措,为此他们很汗颜,我也很汗颜。
  父母的理由很充分,充分到让我毫无怨言。其实那时候的我对于上学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了,但我心里仍旧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可以混到一纸文凭,也曾想过会中途放弃学业,但万万没有想到会如此早地放弃,而放弃的理由竟然是“窘迫”。
  蛰伏了大半年的外贸公司终于传来了讯息,外国的海关对于中国的精饲料出口也出台了明确的规范措施,以往精饲料出口的包装、尺寸、包重均已作废,必须严格按照新的规范措施生产出口。对于我们一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堆摆在仓库中的几百吨精饲料都变成了废品,而先前购置的上百万元的机器设备也都变成了废铁。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年的我家就是如此悲催和倒霉,想要重新让工厂运营,就必须得改良原有的机器设备,其改装费用就需要近百万元的投入,这无异于重新订购一批新型号的机器设备。父母第一次投产的时候已经借遍了亲朋好友,面对着近百万元的资金缺口,他们实在无能为力了。想要翻身,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日期:2016-12-05 20:18:00
  在这种急火攻心的窘境中,父亲终于病倒了,强大的压力迫使他得了脑出血,被送到了医院紧急抢救。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志向、甘于平庸,但却是一个不打折扣的好人。人常说,好人好命,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就连医生都很感叹,脑出血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种,一般颅外脑出血就已经很严重了,而父亲恰巧是颅内出血2毫升,正常情况下颅内出血的病人大部分面临死亡,即使保住一条命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但父亲出院后却恢复了往常的健康,不得不说这应该就是上天的一种恩宠吧。

  当父亲病倒的一刹那,我和母亲顿时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那种感觉很无助,同时又很绝望。为了凑齐父亲的医药费,母亲发疯一般地打电话给亲朋好友。那时医院已经给病床上的父亲下了病危通知单,能不能抢救过来都是个未知数,肯伸出援手的亲朋好友寥寥无几,他们的冷漠让母亲很寒心,因为母亲风光的时候曾是那般无私地帮助他们。或许他们已经把我们当成了无底洞,觉得不值得再去付出了。

  那时的我过于义愤填膺,以至于仇视每一张冷漠的脸庞。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任何人对自己都没有义务,帮你就是人情,不帮你也是本分,从中根本就挑不出什么对错。所谓亲情是亲情,责任是责任,任何人都不能靠着亲情去强加给别人一份责任。或许是那一年的人情冷暖表演得太过淋漓尽致,使得我骨子里过早地被烙上了一种爱憎分明的印记。对于那一年曾经帮助过我家的亲朋好友,我总会加倍地去回报。而对于在那一年缩着脖子瞧热闹的亲朋好友,我也会礼貌性地应付。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若干年后就会忘记自己曾经的丑陋嘴脸,例如他们的要求或是借款,我都会很直接地告诉他们我的想法,不是没有,也不是舍不得,对不起,就是不想满足你。

  父亲有心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而我当时能做的就是撑起这个家。那一年我17岁,从此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就此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我面前只有两条路,或是混吃等死,或是赚钱养家。狠狠地痛哭过后我选择了后者,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社会这个大染缸里。

  那年月,找工作比找对象难得多。本身我所居住的城市里机遇就少,再加上我只有初中文凭,所以找起工作来自然举步维艰,毕竟没有生存的技能,只能干一些低微的职业。可就是这样,我一米八五的身高也让很多老板连连摆手摇头。吃了很多次闭门羹之后,我愈加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废物,即便放下身段,放下腰板,放下尊严,仍旧没能找到一个谋生的职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