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
第58节

作者: 贾志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10-15 11:44:01
  
  ——管跑跑逃生有术

  隰朋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在得知施伯去见鲁庄公之后,他就很紧张。果然,他发觉鲁庄公要杀管仲,于是急忙求见鲁庄公。
  “管仲这个逆贼曾经箭射我国国君,险些致命。我国国君在我来鲁国之前一再叮嘱,一定要把管仲带回去,由他亲自杀掉,否则,他宁可不要公子纠的脑袋。” 隰朋的话软中带硬,连公子纠的脑袋都不要了,潜台词就是要开战。
  鲁庄公想了想,他原本就怀疑管仲是虚有其名,既然如此,不如不杀他。
  于是,鲁庄公下令不要杀管仲,立即装上囚车,送往齐国。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他不想齐国大军总是在边境上呆着,那感觉很不爽。
  隰朋决定自己留下来,干什么?陪鲁庄公聊天,为什么?防止施伯来劝鲁庄公追杀管仲。他牢记着鲍叔牙的话,如果管仲有什么不测,他也没有机会回齐国了。
  事实证明,隰朋的决定是正确的。
  终于上路了,尽管坐在囚车里不是很舒服,管仲的心情还是好了许多。出发之前从看管他的士兵的议论中,他就已经察觉到,自己其实是很危险的。他知道施伯是个很智慧的人,一定会想办法阻止自己活着回到齐国,只要没有踏上齐国的领土,危险随时存在。
  押送囚车的士兵们似乎没有什么积极性,别人急他们不急,管仲知道必须要让他们加快速度。
  对于逃命专家管跑跑来说,只要是逃命,总会有办法。
  “弟兄们,你们知道那个齐国姑娘的故事吗?”管仲开始说话,说到姑娘,男人们都会感兴趣。
  段子开始了,管仲会很多段子,包括黄段子。
  于是,路上开始出现笑声,大家赶路觉得不那么闷了,轻松起来,速度也就上来了。
  可是,黄段子虽然好,终究有讲完的时候,再说,管仲的嘴皮子开始发涩,都是自己在说,嗓子也受不了。怎么办?逃命专家还有办法。
  管仲的办法是:让大家的嘴皮子都动起来,让他们说。
  用现在的话说,管仲是一个词作家,也是一个曲作家,如果放在现在,他在歌曲创作方面的地位大概是李宗盛级别的。
  管仲现场编了一首歌,歌名《黄鹄》,歌词是这样的: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
  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旁观而踯躅!
  歌词比较古老,各位同学就不用背了,具体解释也免了,歌词大意是管仲把自己比作被关在牢笼里的黄鹄,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发挥,不知破笼而出的时候是一飞冲天还是斗志全失。这首歌曲,当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或者受到挫折的时候可以演唱,但是不适用于炒股没炒好的情况。
  歌曲本身曲调慷慨悲凉,间或高亢,间或低沉,很容易上口。
  没用多久,士兵们都学会了,唱起来感觉很动听,于是一路上唱,赶车赶得更带劲了。
  一天的路,半天走完。
  天黑时候,管仲已经进了齐国地界,他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三乘鲁军战车在鲁国边界停了下来,他们是奉命前来追杀管仲的,可惜他们慢了一步。隰朋与鲁庄公的聊天成功地拖延了施伯劝说鲁庄公追杀管仲的时间,鲁庄公虽然最终接受了施伯的强烈建议,但是,一切都晚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时候,鲁庄公是没有能力阻止的。
  
  ——朋友

  鲍叔牙早已经在青州等待,等得他有些心焦。终于,鲁国的囚车来了,两颗脑袋和一个活人。鲍叔牙根本不关心两颗脑袋是真是假,他只关心那一个活人是不是管仲。
  “谢天谢地谢人啊。”看见管仲的时候,鲍叔牙感叹。
  囚车以最快的速度被打开,锁镣以最快的速度被打开。
  “老仲,受苦了。”鲍叔牙亲自把管仲扶了出来。
  “叔牙,惭愧啊。”管仲说,说起来,还真是有些惭愧。
  “惭愧什么?一切不都在你当初的计划之中么?我们俩分头把守,谁赢不是都一样?”鲍叔牙说,以为管仲是因为输给了自己而惭愧。
  “不是因为这个,当初我们俩分头把守,早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我之所以惭愧,是因为召忽尽忠而死,而我苟且偷生,只怕召忽地下有知,会笑话我。”管仲不是为结果惭愧,是为过程惭愧。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老仲,你的才华,那是要为国家出力的,当然不能为一个人去死了。”鲍叔牙继续开导。
  其实,这些道理管仲岂能不懂?他比鲍叔牙更懂得多,否则怎么总是当逃兵?问题是,道理虽然懂,到自己头上,还是需要别人说出来,这样就好像别人能理解自己了,有面子了,有台阶下了。
  第二天,鲍叔牙下令大军撤离鲁国边境,回到临淄,先让管仲住在自己的郊外别墅,自己去见齐桓公。
  “主公,坏消息和好消息,先听哪个?”鲍叔牙玩点悬念。
  “坏的。”齐桓公挺紧张。
  “坏的是你哥哥被人杀了。”鲍叔牙说。
  “噢,这个消息是挺坏。”齐桓公松了一口气,这是什么坏消息?“那好消息呢?”
  “我把管仲给你带回来了。”
  “太好了,真是好消息,我要亲手宰了他。”齐桓公恨恨地说,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可是,你不能杀他。”
  “为什么?我知道你们的交情很好,就为这个?”
  “不是,是因为你能有今天,要感谢他。”
  “为什么?”
  “我来告诉你,让我来辅佐你,是他的主意;让我们逃到国外避难,是他的主意;知道无知被杀后我们尽快赶回临淄,那是我跟他做生意时学的;说服国高两家的手法,那也是做生意的时候他教给我的。这么说吧,没有管仲,我们就没有今天。”
  “那,他射我一箭,就这么算了?”
  “主公,这么说吧,管仲的才能,那是我远远不能相比的。如果主公就想把齐国治理好,大家安居乐业,咱不惹别人别人也不来惹咱,那现在这帮人马就行;可是,如果主公想要称霸天下,那非管仲不可。”
  “是不是啊?”齐桓公有些不大相信,管仲能比自己的师傅还强?“好吧,先赦他不死。”
  鲍叔牙很高兴,能够免掉管仲的死罪,他就已经很高兴了。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太急了不行。
  三天之后,齐桓公发布命令,论功行赏,有的发财,有的升官。
  国、高两家功劳巨大,各自分得好田好地若干,其余功臣,也都有封赏。
  “老师,上卿一职就是您的了。”齐桓公要让鲍叔牙当总理。
  “不要,说实话,给我口饭吃我就很感激了。至于说到当上卿,不是我不想当,是我才能不够,我的才能,也就是奉公守法,做个良民。”
  “老师,您太谦虚。”
  “不是我谦虚,是确实不行。夫治国安家者,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古。此帝臣王佐之任,臣何以堪之。”鲍叔牙说了一通,什么意思?就是当总理的这个人要能够让上级高兴,让下级快乐,让邻居敬畏,让外国鬼子害怕。这么说吧,就像炒股票,没有这个人你顶多是个大户,有了这个人你就能坐庄了。
  “那你说,谁行?”齐桓公来了兴趣,远大志向是每个人都有的。
  “管仲。”
  “好,既然老师三番五次说他行,叫他来,我跟他谈谈,看看他究竟怎么样。”
  “不行,俗话说: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你要请他,他就是上卿,你不能像呼唤个丫环一样呼唤自己的上卿。你现在给他什么礼节,也就看出今后给他多大的信任和权力。你要从内心里把他当做父兄,当做老师,恭恭敬敬请他。这样吧,主公从今天开始斋戒,三天之后是个好日子,主公亲自去郊外迎接他。”鲍叔牙给齐桓公设计了这样一个规格,比给一般诸侯国国君的规格还要高。
  “好,师傅,我就听你的。”齐桓公咬咬牙,认了。师傅这样不遗余力地推荐,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那时候齐桓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做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