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
第57节

作者: 贾志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10-14 9:22:59
  
  二十四.山东德比大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请允许我们在两千多年以后把这首歌曲献给齐桓公,因为齐桓公的事迹符合其中的每一个主要元素。东方红,当时齐国是中国最东方的国家;改革开放富起来,没错,齐国的改革开放大刀阔斧,老百姓很快富了起来,国家很快富了起来。
  所以,齐国走进了新时代,整个中国都走进了新时代,他们开创了未来。

  ——第一次山东德比

  在鲁庄公护送公子纠,迈着正步挺进临淄的路上,齐国使者仲孙湫来了,他带来一个坏消息:你们请回吧,齐国已经有国君了,谁?公子小白。
  “小白不是被你射死了吗?”鲁庄公第一时间把管仲叫了过来。
  “这,这。”管仲傻眼了,这辈子傻眼的时候还真不多。用句俗话:整天打雁的,被雁啄了眼。
  按理说,人家都有国君了,你这帮闲忙的就该识趣一点回去了,可是鲁庄公觉得很没有面子。浩浩荡荡出来,灰溜溜回去,他不甘心。
  “回去告诉小白,自动下课。论资排辈也是他哥哥公子纠,轮不到他。他要是不下课,鲁国大军决不客气。”鲁庄公口气挺硬。
  管仲心想,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主公,小白刚刚继位,人心不稳,依着我,迅速进军,偷袭临淄,一定可以成功。”管仲的法子是正确的,鲁军深入敌国,速战速决才是正理。
  “什么?我鲁国大军堂堂正正,是正义之师,偷袭什么?你偷袭小白,成功了吗?”鲁庄公没什么好脸给管仲,管仲十分郁闷,灰溜溜退下。
  齐桓公是不会下课的,谁愿意下课?
  “鲍老师,鲁国人不回去,怎么办?”齐桓公刚当上最高领导人,没经验,遇上这样的事情有些慌张。
  “不回去?打回去。”鲍叔牙很果断,他一向很果断。
  齐国起兵了,五百乘战车,比鲁国多两百乘。
  这是鲍叔牙第一次指挥大军,当下也不客气,分派诸将。右路王子成父、宁越领战车一百乘,左路东郭牙、仲孙湫领战车一百乘,自己和齐桓公亲自指挥中路战车三百乘,令雍廪为先锋,大军出城,前往乾时(地名)等待鲁军到达。
  齐军到达乾时,鲁军还在路上,鲍叔牙灵机一动,令左右两路继续前进十里埋伏,等待两边夹击鲁军。
  第二天,鲁军来到,齐鲁两军摆好战阵,照例,要先说几句,然后动手。
  “小白,你是老三,人家公子纠是老二,你凭什么登基?赶快下课。”鲁庄公还是那一套,他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所以说出话来理直气壮,看齐桓公怎么说。
  谁知齐桓公根本就不跟他说,鲍叔牙开口了:“鲁侯,我们齐国的家务事跟你们没什么关系,再说了,舅舅们的事情,你就别掺和了,有这时间回去管好自己的地盘吧。”
  鲁庄公大怒,令旗一挥,冲锋。
  两国军队就这么干上了,从单兵作战能力上说,两国军队基本不相上下。但是,鲁军远来,本身就疲劳,再加上客场作战,地形不熟,心里发慌,因此很快就抵挡不住了。
  怎么办?鲁庄公这个时候发现事情有些不妙了,鸣金收兵算了,体面一点撤退也行啊。正在犹豫,突然就听见左右两路杀声大起,齐国的两路伏兵杀到。这一下,鲁国军队算是彻底崩溃了。
  跑吧,还等什么?
  第一个跑的是谁?不用猜,是管跑跑,在逃跑这方面,他是专家。他早就看出来鲁军要败,而且早就看出来中了埋伏,为什么?因为没看见王子成父、东郭牙的大旗,齐国打仗,不可能没有这两个人。
  所以,管跑跑一直和公子纠坠在最后面,竖起耳朵来听左右两面的声音,比所有人都早听见齐国伏兵的声音。
  “快跑。”管跑跑喊了一声,他现在是戎右(也就是“车右”),在车上执戟保护公子纠的战士,而召忽是御者,也就是司机。
  听到管跑跑的命令,召忽立即掉转车头就跑,他知道,在逃跑的方面,听管跑跑的没错。
  在齐国伏兵合围之前,管跑跑和公子纠已经逃出了包围圈。
  管仲和公子纠跑了,鲁庄公可是没有那么轻松。
  “活捉鲁侯,赏银万两。”鲍叔牙令人高喊,齐军于是纷纷响应,整个战场响起“活捉鲁侯”的喊声。
  鲁庄公在战场上也算是个好手,如果不当国君,也能当个大将,当下也不惊慌,率领鲁军突围。可是,鲁庄公的大旗到哪里,齐军便涌向哪里,鲁庄公冲杀半天,竟然冲不出去。
  “主公,你换一乘车,我保你出去。”危急时刻,大将曹沫出个主意。
  到了这个时候,鲁庄公也只好这样,当下下了自己的车,换上了大将梁子的车,而梁子上了庄公的车,冲杀而去,齐军果然跟了过去。另一边,曹沫和大将秦子保护鲁庄公,总算杀了出去,代价是秦子阵亡,曹沫受伤。而冒充鲁庄公的梁子最终没能跑掉,被齐军乱刀砍死。
  庄公虽然逃回,但是齐军穷追不舍,越过汶水,顺势将鲁国的汶阳夺走。
  第一次山东德比,鲁国大败亏输,三百乘战车只剩下不足百乘逃回鲁国,大将梁子和秦子阵亡。

  ——杀一个留一个

  登基就取得山东德比的大胜,齐桓公十分高兴,这简直就是鲁庄公送的一份大礼。
  “鲍老师,我们是不是该论功行赏了。”齐桓公问。
  “别急啊,论功行赏有的是时间,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公子纠。只要公子纠一天不死,再加上管仲和召忽的辅佐和鲁国的支持,主公就不会有一天安生日子过。如果不趁着现在大胜鲁国搞定这件事情,再找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主公也知道,这一次我与管仲的较量,获胜纯属侥幸,但是下一次就未必,他比我强太多了。”鲍叔牙说了一通话,心说小白同学还是太嫩。
  “那,你说怎么办?”
  “我看,主公在临淄坐镇,我亲率战车三百乘逼近鲁国,鲁军新败,一定害怕。这个时候,我们派使臣去鲁国,要求他们杀死公子纠,否则玉石俱焚。鲁庄公必然不敢违抗,杀死公子纠,那时我们就可以永绝后患。”鲍叔牙的主意不错。
  “好,听老师的。”齐桓公从善如流。
  第二天,鲍叔牙亲点三百乘战车,浩浩荡荡向鲁国进发,一面派出公孙隰朋前往鲁国传递国书。隰朋是齐国最好的外交官,能言善辩,还精通五国外语。
  “隰朋,这一次我们是要一死一活,公子纠要死的,如果活着送回来就麻烦了,那主公就要背上杀哥哥的罪名了;管仲要活的,他跟我的交情你是知道的,他的才能对于齐国来说太重要了。” 隰朋临行,鲍叔牙嘱咐。
  “公子纠好说,鲁国如果给我们活的,我们在路上可以找人冒充强盗下手;可是,如果鲁国一定要杀管仲,怎么办?”
  “自己想办法,如果管仲死着回来,你也不用活着回来了。”
  隰朋出发了,一路上,他都在想主意。
  为什么鲍叔牙没有把这个计划告诉齐桓公?他是有考虑的。第一,他担心知道的人太多会走漏风声;第二,他知道齐桓公恨透了管仲,要说服他不那么容易,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了他,可最后却没能把管仲的活人给弄回来,那岂不是大大损害他自己的光辉形象?
  隰朋来到了曲阜,通报说是齐国特使拜见鲁庄公。果然鲁国很害怕,鲁庄公立即召见了他,说话也很客气。
  隰朋也很恭敬,打仗是打仗,自己的位置还是要放正的,他恭恭敬敬把鲍叔牙写的公函呈给了鲁庄公,公函上这样写道:外臣鲍叔牙百拜鲁贤侯,当今天下,最贤的也就是您了,其次才是我家主公。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国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导人,而公子纠不识时务不是俊杰,篡党夺权的阴谋已经被击败。如今我国国君仁慈,不忍心亲自下手干掉自己的哥哥,因此请求贵国代为主刀。而召忽和管仲两个逆贼罪大恶极,我家国君要亲自宰了他们,祭祀祖先。
  要杀自己的哥哥,还说自己仁慈,这都什么逻辑啊?
  鲁庄公看了,有些为难。他让人先把隰朋带去一个凉快地方稍息,又火速派人去请施伯。
  “老施,上次没听你的话,我错了。如今麻烦来了,你看看,怎么办?”鲁庄公把鲍叔牙的信给施伯看了。
  施伯看了信,思忖片刻,这才说话:“主公,乾时大败,我们元气大伤,如今鲍叔牙陈兵边境,就是要压我们就范。依我看,公子小白确实比公子纠要贤能,我们犯不着为了一个齐国的落魄公子而让国家陷入危险,杀。”
  这一次,鲁庄公毫不犹豫地听了施伯的话,立即派兵捉拿公子纠等三人,公子纠当场砍头,召忽和管仲都被捉拿,准备装上囚车,送往齐国。
  可是,意外发生了。
  “主公死了,我怎么可以偷生?”召忽一头撞死。
  鲁庄公一看,这多死了一个,怎么办?
  “隰朋,不好意思,召忽自杀了。”鲁庄公对隰朋说。
  “嗨,便宜他了,不过这不怪您。他要自杀,谁能看得住?”隰朋倒很通情达理,因为他根本就不用管召忽的死活。
  这个时候,有人看出问题来了。
  施伯对隰朋的反应有意外,他敏锐地发觉齐国人根本不在乎召忽,那么,齐国人究竟在乎谁?
  施伯悄悄地去看了管仲,他发现管仲看上去很轻松,完全不像那种就要被杀了去祭奠别人的人。这个时候,施伯笑了,齐国人的阴谋骗不了他。
  “主公,我看管仲的样子,十分从容,好像他知道自己根本就不会死。实话实说,这个人的才能远在我之上,恐怕整个大周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果他不死,被齐国用了,那齐国必然称霸天下,对我们是大大的不利。依我看,我们去为他向齐侯求情,他如果活下来,必然感激我们,为我所用,那时候称霸天下的就是我们了,这是上策。”施伯对管仲早已敬佩,真是英雄识英雄。
  “这,小白最恨的就是管仲了,如果我们把管仲留下来,齐国一定还要打我们。”鲁庄公犹豫,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并不认为管仲有施伯所说的那么强,他始终记着管仲谎报射死了小白的事情,还记着乾时大战管仲第一个逃跑。
  “如果主公觉得留下他不妥,索性杀了他,不留给齐国人,这是中策。”施伯看出来了,鲁庄公对管仲没什么好印象。
  “好,杀。”鲁庄公选择了中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