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16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3-03 20:30:06

  秦国统一天下后,视“不安分”的张耳和陈余为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开出了当时最大的两张悬赏令:分别以一千黄金和五百黄金买张耳和陈余的人头。
  张陈两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放弃了原本富裕的生活,乔装打扮,改名换姓,选择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最后躲到陈城里谋了一份看门的苦差——里门监。
  从名士到隐士,对有理想且自命天高的张陈两人来说,不但需要很大的勇气,还需要很大的隐忍。
  有一次,陈余犯了个小过失,结果里长小题大做,用粗暴的方法把陈余按倒在地,举手便要打他。陈余感觉受到了莫大的污辱,怒发冲冠,想跳起来反抗。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旁的张耳用脚狠狠地踩了陈余一下,并对他使了个眼色。
  这一抬脚一使眼,原本躁动不安的陈余突然变得安静、老实起来,只见他默默地闭上眼睛,像一只温顺的绵羊,任凭里长对他拳脚相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陈余当然明白张耳的用意。
  事实证明,两人的隐忍没有白费,因为他们很快等来了陈胜、吴广的革命大军。这是弃暗投明、扬名立万的最佳时机。两人没有丝毫迟疑,就奋不顾身地直奔陈胜的军营。
  日期:2016-03-03 22:51:43

  陈胜见两人谈吐不凡,非等闲之辈,便把他们奉为上宾。
  两人见陈胜这般求贤若渴,便为他献上了一份特别的见面礼——一个大活人——孔鲋。
  孔鲋是孔子的第九世孙,才高八斗,和张耳、陈余交情颇深。张陈二人一牵线,孔鲋很快便加盟了革命。
  陈胜见到孔鲋来投,自然笑歪了嘴。他不仅仰慕孔鲋的才华,更仰慕他的美名。如今,连孔圣人的后人都愿意加入革命队伍,这对提高革命军的士气、壮大革命队伍都大有助益。
  眼看革命形势焕发出勃勃生机,陈胜本着趁热打铁的原则,马上在陈县主持召开了一次三老豪杰会议。
  何谓三老豪杰会议,其中的“三老”是指县中的中层官吏,“豪杰”不是指大侠,而是指富豪、地主和望族。总而言之,陈胜这次就是广发英雄帖,把在陈县有威望、有权势、有钱财的“三有”人员全部请来开了一次会。

  会上,陈胜请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敢于红红脸、出出汗,积极为革命献计献策。三老豪杰都不是浪得虚名的,个个争先恐后地发了言,为陈胜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自立为王。
  日期:2016-03-04 09:42:11
  大家纷纷认为,陈将军披坚执锐,带领革命军以替天行道、推翻暴秦为己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把亡了国、绝了后的楚国恢复了。如此大智大勇、大功大德,应该立为楚王。另外,不封王怎么号令诸将,更好地领导革命呢?所以,这个楚王必须得封。
  陈胜听了很高兴,但考虑此事重大,他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找来张耳和陈余进行了“问计”:“众人都建议我现在称王,这王我是称,还是不称呢?”
  面对陈胜的坦诚,两人也同样做出了坦诚的回答:“不能称。”为什么呢?张陈二人给出了以下三点解释。
  第一,现在革命才刚开始,如果您立即称王,会让众人看出私心。
  第二,一旦称王就会树大招风,成为秦朝重点扫荡的对象,对日后的革命不利。
  第三,三老豪杰们之所以强烈要求您称王,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想跟着加封追赏,飞黄腾达,满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政治欲望。
  日期:2016-03-04 11:37:55
  不仅如此,两人还为陈胜提出了两点小建议。

  第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当务之急不是称不称王,而是攻城拔寨,消灭大秦,这是压在革命者身上的担子,也是责任。
  第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只有做到强基固本、兵强马壮、丰衣足食,才能消灭暴秦,解救天下苍生。到时候称王便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张耳、陈余是本着开诚布公的想法对陈胜进行劝谏的。虽然他们有说实话的勇气,但陈胜没有听实话的勇气。面对两人的直白,陈胜非但没有醒悟,反而固执地认为张陈二人太过懦弱。于是,他不听劝阻,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
  当自己的王,让别人说去吧。陈胜这种大无畏的勇气确实令人敬佩,但这也彻底毁了他。他定国号为“张楚”,意思是想“张大楚国”。但是,事与愿违,日后成为众矢之的的陈胜非但没有张大楚国,反而一步步地走向了灭亡。
  日期:2016-03-04 16:49:18

  刘邦的第一桶金
  就在陈胜称王后,各郡县的官吏们纷纷组织起来,刺杀了长官,举城以实际行动响应陈胜的革命,顿时天下为之麋沸蚁动,云彻席卷——一句话,天下大乱了!
  这时的沛县县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坐针毡。是啊,他一介书生,只懂舞文弄墨,哪里懂得行军打仗的事!眼看形势如此发展下去,革命军很快就会打来,当务之急是谋求自保。想到这里,他马上找来两个最为倚重的“秘书”——萧何和曹参来议事。可惜他不知道此时的萧何和曹参早已达成共识,为自己想好了退路。
  议事厅里,三人正襟危坐。
  “陈胜自从大泽乡起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要攻的城还没有哪一座能守得住。”萧何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只剩下投降这一条路可走了吗?”县令一听,吓得面如白纸。
  “不战而降,不是大丈夫所为。”曹参狠狠地将了他一军。
  守又守不住,降又不能降,那该怎么办?县令可怜巴巴地将目光再度转向了萧何。萧何装腔作势地沉思片刻,然后煞有介事地给县令指出了另一条路:请刘邦出山。

  日期:2016-03-04 17:36:18
  首先,刘邦威望高。他既是游侠出身,又当过泗水亭亭长,在沛县拥有较强的人气和威望。请他出山,对自保大有助益。
  其次,刘邦的情商高。因为公务失职,他现在带着几十号人马在芒砀山落草为寇,让他带领手下那些见不得光的逃犯来守城,他定会知恩图报。
  此时,县令已别无选择。他无可奈何地问道:“那我要派谁去才能把他请来呢?”
  “非杀狗的樊哙不可。他和刘邦是连襟,派他去找人轻车熟路。”萧何慢条斯理地说。

  樊哙也是沛县人,自幼家境贫寒,在街上杀狗卖肉为生。吕公见他高大雄武、诚实本分,就把小女儿吕媭嫁给了他。刘邦娶的是吕公的大女儿,樊哙娶的是吕公的小女儿,吕公把两个宝贝女儿都嫁给了贫寒人,并不讲究什么门当户对。但从日后刘邦和樊哙飞黄腾达,特别是刘邦成了一国之君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吕公识人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
  “樊哙只能算是刘邦的亲人代表,我觉得作为县里的代表,夏侯婴是不二人选。由他们两个去,可以确保万无一失。”曹参接着说。
  “行!”县令大手一挥,樊哙和夏侯婴便朝芒砀山奔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