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15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三个主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咱们今天就开始革命,大家尽管奋勇杀敌,斩将夺城。大家放心,我会计功授封,保证让大家日后个个都能封妻荫子,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通过这番描述,陈胜教会了大家“我能为革命干什么”。
  陈胜的话像利锥一样刺痛了众人心底那根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让人听了很受用。反是死,不反也是死。反还有一线生机,不反只有死路一条。
  陈胜话音未毕,热血澎湃的士卒们便异口同声地高呼着“大楚兴!陈胜王!”。
  接下来,革命变得顺理成章。陈胜立刻领导大家做了以下几件事:第一,修筑高台,祭祀天地;第二,袒露右肩,歃血盟誓;第三,拥立王者,公推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第四,建立政权,确立国号为大楚;第五,加强舆论,提出了“公子扶苏和项燕不死灵魂转世附体”这样的包装口号。
  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革命军就这样成立了。
  斩木而起,揭竿而起。九百壮士,挑起了天地乾坤的波涛;一帮平民,开启了生机勃勃的历史。
  日期:2016-03-01 12:39:55

  三张脸谱很靠谱
  ——袁腾飞
  历史是一条长河,我们在河边驻足观望。
  历史是一首长诗,我们在诗中追逐篇章。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古人的得失与兴衰,也照出了今人的厚薄和进退。
  历史是一份答卷,充满了无数迷离的选择,爱与恨只在一瞬之间,对与错只隔着一扇门。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钟情历史已经很多年了,在《百家讲坛》讲解历史的时间也不短了。细细回顾自己近年来的讲座和所出的历史书籍,我心里常常感到莫名的惶恐,因为我常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历史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每个人口味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历史如此浓妆艳抹,是不是就偏离轨道了呢?是不是就变成虚无了呢?
  我想,未必。
  不信,你打开手中这本书,让飘雪楼主带你去领略历史的另一种魅力。

  我热衷历史,虽然一直不敢以“学者”自居,但却在这条路上苦苦追寻。爱屋及乌之下,我对历史爱好者和写作同仁也很关注。结识飘雪楼主是因为一次偶然,得知他是一个执着的人,《汉朝那些事儿》写了整整四年,但还是坚持把作品完成了。我被他的韧劲和执着感动了。
  当我看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系列时,不由得惊疑交加。惊的是飘雪楼主写的还是汉朝,写了八卷汉朝通史还觉得不够,又整出了三个人物篇,看来他对汉朝真是情有独钟啊!再看书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里不由得疑惑,飘雪楼主这次该不会又在跟风吧。但是,当读了书稿后,我的看法改变了。
  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这四百年演绎出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汉朝的皇帝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却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三个皇帝。
  诚然,写汉朝的书很多,写汉朝皇帝传记的书也很多,但对比飘雪楼主的这套书,我感触颇深。这些看似熟悉的历史在飘雪楼主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如此活灵活现,既是作者扎实写作功底的体现,也是其乐于钻研的成果。
  个人认为,飘雪楼主这套书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故事的真实性。虽然现在流行趣说歪解历史,不再拘泥于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再局限于那些千篇一律的束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当下很多历史书都偏离了历史真实发展的轨迹,历史这个小姑娘也变得面目全非。
  但是,历史毕竟是严肃的,改变了历史的真实性,就意味着改变了老祖宗的命脉和足迹,这是对先祖的不尊重,更是对后代的不负责。为了尊重史实,飘雪楼主查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几乎每天都忙碌到深夜,这种认真的态度令人敬佩。
  第二,故事的连贯性。一个故事怎样才能感染人,我认为关键在于一个“讲”字。一个故事如何才能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就是要把主线和支线讲清楚,运用好。要围绕主线,把错综复杂的支线贯穿于其中,让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这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法细腻、犀利,故事情节一环紧扣一环,一气呵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故事的可读性。我们讲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历史的真相,是为了让我们的一代代人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因此,历史不能故作高深,更不能无病呻*。历史原本就是简单的,是每个人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的。
  飘雪楼主在讲故事上很有控制力,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历史不是千人一面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脸谱,特别是帝王。他们的脸谱更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因为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身份和权力,因为他们万众瞩目,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人评头论足,都会被史学家融入笔墨之中。
  历史究竟是啥玩意儿?历史就是千万张脸谱交织组合而成的。
  历史究竟是啥玩意儿?历史就是千万个微小故事汇集而成的。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这个历史很靠谱!
  是为序。
  2016年1月于北京
  日期:2016-03-03 14:13:50
  当自己的王,让别人说去吧
  只有付出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只有相信奇迹的人才能创造奇迹!陈胜和吴广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带领一群拿着竹竿、举着木棒,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看似毫无章法的队伍,却势如破竹地先后攻下了大泽乡、蕲县两座城池。

  取得革命阶段性成功后,这支队伍才得以改善手中的武器,丢掉了打狗棒、锄头,拿起了“金箍棒”、大刀、长矛,战斗力自然也同步提高,很快又拿下了大片地区。到达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时,革命队伍逐渐壮大,军卒很快便达到了数万人。
  在革命精神的感染下,一些豪杰之士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革命队伍。其中,张耳和陈余的到来意义重大。
  张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当年刘邦在“游侠”生涯时,曾经求学于他。也正是在张耳的教诲下,刘邦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滋生了远大的理想。
  张耳和陈余两个人之所以名气大,是因为他们两人的经历跟刘邦和卢绾很相似。首先,两人身份相同,不但都出生于贫农之家,而且连出生地也相同,都是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其次,两人经历相同,拜的是同一位老师,都是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再次,两人的发迹史相同,都是靠着长相和才华傍上了富婆。只不过张耳娶的是富得流油的漂亮寡妇,而陈余娶的是黄花闺女。单从这一点来看,张耳稍稍势弱。但是,因为他比陈余大些,对人情世故更为精通,特别是政治智慧上要更成熟,所以又比陈余略胜一筹。综合来看,两人实力旗鼓相当,难分伯仲。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人关系特别好,称得上是刎颈之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