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10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次,秦始皇下令筑长城。他果然是军事天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想法诞生了:从陇西的临洮到辽东,将原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起来,筑成一条人工屏障,彻底把匈奴关在国界之外!
  有了这样一条高不可越的万里长城,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边境之虞,后世子孙也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匈奴人则只能望“城”兴叹。
  设想确实高,但秦始皇却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在当年,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呢?修建万里长城一共死了多少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统计,但有史学家说,万里长城是用尸骨堆积而成的。
  万里长城血肉筑,筑就长城千夫苦,苦尽悲来卿奈何,何止孟姜一人哭。
  秦始皇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神话,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破坏了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神”的形象。
  对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显然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丈高楼也会顷刻倒塌。

  日期:2016-02-17 17:33:57
  权力是把双刃剑
  如果说南征北伐、修直道、筑长城都是为了保疆卫国,劳民伤财也无可厚非,那么,接下来这几个工程,就纯属秦始皇的个人享乐了。
  万里长城修好了,秦始皇惦记着不能让那些长年劳动的民工都下岗待业,所以创造条件,大手一挥,让大家转战后方,统统去帮他盖房子。
  秦始皇之所以想起了干这个,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秦始皇现在居住的宫殿,还是他在夷平六国之前的。可如今,天下归一,他已经是整个泱泱中华的皇帝了,那小小的咸阳宫,与他九五之尊的高贵身份不般配。

  其次,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秦始皇后宫佳丽太多,要想金屋藏娇,就得多造一些宫楼别苑。
  最后,也是为了怀旧的需要。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还是秦王时,曾疯狂地爱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爱情的最终结局却很悲惨。为了纪念这位自己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这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其实,自打建好了万里长城,秦始皇的思想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眼里,如今国家统一,最大的威胁匈奴又被挡在了关外。无内忧,无外患,一切都平静下来了。秦始皇认为从此便可人生得意须尽欢了。
  传说后来项羽入驻咸阳时,因爱妾虞姬被擒,一怒之下放火烧了阿房宫。那把大火整整燃烧了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由此可见这座皇家宫殿的规模之大!

  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意。阿房宫因爱而建,又因爱而灭。如美女般风华绝代的它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仇的命运。
  日期:2016-02-18 10:29:59
  除了修建生前的寝宫,秦始皇还着手为自己修建死后的陵墓——骊陵。骊陵是个不折不扣的地下工程,但它一点儿也不比长城和阿房宫这样的地上工程简单,因为秦始皇有自己的宏大计划——死后继续在阴曹地府做皇帝。
  因此,与其说骊陵是座陵墓,倒不如说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地下皇宫。据说,这项工程穿过了三道地下水流,里面存放了大量的金银宝石。为了防贼防盗,四周都以水银为河,布成天罗地网,让人插翅难进。为了让秦始皇到了阴间都能坐拥千军万马,陵墓旁还建造了列阵以待的冥兵,或驾驶战车,或挟弩握戟,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据说,这项工程因为规模太过庞大,到秦始皇死时都还没有竣工。最后,还是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快刀斩乱麻,砍掉了许多辅助工程,集中精力加快了主体工程的进度,才得以让秦始皇早日入土为安。
  秦始皇长年征战,登基后更是殚精竭虑地处理大小政事,开建各大工程。虽然他每餐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但身体却不好,大有“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态势。
  为了长生不老,永享人世荣华,秦始皇听信了徐福之言,派他带了五百童男童女去海上寻仙丹。结果不仅没找到仙丹,徐福也从此没了踪影。
  秦始皇不甘心,继续斥巨资派方士求仙寻丹。结果这帮人竟然在求仙失败后,用言语诽谤秦始皇,并且还卷款出逃了!
  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一次受到如此赤裸裸的挑衅,秦始皇震怒了。他咆哮着,迁怒到了朝中的儒生。
  在一个乌云密布的日子,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活埋了。对此,秦始皇还不满足。他认为想要江山稳固,一个儒生都不能留。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意思是朝中现在急需文才,欢迎各地儒生进京,以供国家之用,待遇不菲。
  于是,天下许多饱读诗书的儒生蜂拥而至。短短几天,咸阳城里就来了近千名儒生。大家伙儿的屁股还没坐稳呢,秦始皇就大手一挥,给众儒生安排了一场考试——不是“文考”,而是“武考”,考越野跑。
  比赛地点在骊山一个叫马谷的地方。由于关系到远大前程,众儒生自然谁也不甘落后,拼了命地冲向那个狭小的山谷。
  山谷高耸,抬头仰望,仅能见到“一线天”;深谷幽幽,奇花异草遍地都是;山谷空寂,连鸟儿清脆的叫声都没有……好一个世外桃源。
  众儒生还没来得及从感叹中回过神来,冰雹般密集的石头就从两边的山顶上滚落了下来。
  就这样,秦始皇坑杀了近千名儒生,随后还下令销毁了许多典籍。这便是震惊历史的“焚书坑儒”。
  日期:2016-02-18 15:51:25
  铁血政变
  南征北伐、大兴土木、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秦朝已是民不聊生了。但是,秦始皇对此浑然不觉,依然在做他的千秋大梦。他天真地认为自己这几个大手笔一出,不但强基固本了,还有效地防止了“亡秦者胡也”这个预言的扩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秦始皇地下有知,知道这个“胡”是指他儿子胡亥,只怕会后悔莫及。
  秦始皇很喜欢出巡,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外面游山玩水一番。公元前211年,他第四次出巡时,染上了风寒。
  随行的大臣们焦急万分,但秦始皇认为这只是小疾,不足为虑,于是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最后来到一个叫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县)的地方。这时,他已病入膏肓。
  刚刚年过半百的秦始皇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天命”。走到人生尽头的他,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临终遗言: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紧回咸阳参加朕的葬礼。秦始皇的言外之意很明确,让扶苏来接班。
  第二句,临终感叹: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秦始皇的确是心有不甘的,他好不容易建立了帝业,好不容易拥有了美人窝,好不容易当上了设计师,好不容易成了思想控,好不容易……如今就这样离去,是何等憾事。那些他还没看够、玩够的山山水水,那些他还流连忘返的温柔乡,那些他还没享受够的荣华富贵,都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留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