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看袁世凯》
第29节

作者: 缘起缘灭皆是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2 09:18:09
  这件事让闵泳翊跟袁世凯的生死交情破裂。事后又有一段外交(吵架)风波,反正袁世凯、李鸿章都不认,朝鲜也无可奈何。其中两位朝鲜大臣的命运也各自不同。
  1887五月(应该是事发后,旧历的五月),闵妃集团借口外务督办金允植给釜山前佥事金完洙非法贷用的日本人债券盖印一事而将其罢免,金允植还被流放到了忠清道沔川。闵泳翊则离开朝鲜,逃到了上海,事后为“将功赎罪”,又在1887年9月从上海拍电报到朝鲜,主张派公使常驻到欧美国家,以此乞求欧美列强的援助以抗拒中国,引起了“派使西国之争”(朴定阳事件)。
  日期:2016-06-12 10:52:21
  闵泳翊对这次阴谋的描述是:“先打着防范外夷的幌子让朝鲜士兵在江华岛操练,袁世凯将对这些士兵一一审查,以便他们能在关键时刻容易认出他们的指挥官。然后在云岘宫大门点火,作为痛恨闵妃集团的大院君追随者起事的信号。这群暴徒攻击王宫时,袁世凯如1884年(甲申政变)那样出现,指挥前面提到的士兵,在平定暴徒的伪装下入宫废黜国王并将他带出王宫,然后宣布李埈镕为继承人,由大院君摄政,直到李埈镕达到亲政年龄为止。”

  日期:2016-06-12 12:52:10
  虽然这份供词得到了袁世凯跟李鸿章的一致否认,但也好理解金允植为什么被流放了。但这也是闵泳翊最后一次搞政治了,因为他这一次狠狠的得罪了袁世凯,以后也别想在朝鲜混了。不仅是光出卖了袁世凯,闵泳翊的政治操守也很成问题。1882年壬午兵变前他作为闵妃的侄子,在由日本人训练的别技军中担任二把手,跟日本人走的近,按道理讲应该是亲日派吧,结果到了1884年甲申政变时亲日派拿刀第一个砍的就是他(估计是最恨内奸了),由于组织不严密,砍个半死就被他跑了。1886年他向袁世凯告发第二次朝俄密约事件,按道理讲应该跟闵妃不对路了吧,1887年他又向闵妃等告发袁世凯。按讲出卖别人都应该捞点好处吧,但闵泳翊也一直躲来躲去,也没见他在政治上捞到什么具体的好处。

  日期:2016-06-12 22:17:38
  不过闵泳翊能得到其姑姑闵妃的信任也是有能力的。袁世凯致二姐的家书中也评价道:“闵泳翊乃此间第一公忠臣也”
  ,美国顾问德尼也称闵泳翊为“最有能力与最忠实的朝鲜臣民之一”。 至于反面评论呢,尹致昊(亲日派)则评价:“芸台(指闵泳翊)公心之可爱,而无容人之量”。袁世凯的叔父袁保龄评价闵泳翊“狡黠过人”
  ,在朝鲜人中也对闵泳翊有“反覆多疑吝陋”的印象。
  虽然闵泳翊在仕途上混得很失败,但能让袁世凯看的上眼的也并非庸才,闵泳翊更换领域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真正的实力。虽然大家都嫌他不讲义气,但俗话说:“义不行贾”,闵泳翊改行做买卖却是一等一的好手。闵泳翊潜逃时,曾携带宫中的巨额内帑[tǎng],他到了中国以后,挪用这笔巨款经营红参贸易。利用自身跟上层名流的良好关系,迅速进入高档奢侈营养品行业,打响了高丽参的品牌。并大发横财,腰缠万贯,“僭侈逾王公”。 连评价他:“心之可爱,而无容人之量”的尹致昊也写道:“闵泳翊拥有舒适的房子和优越的生活,人也发福了。”

  最后留下了酸酸的一句:“我不羡慕。”
  日期:2016-06-13 08:43:07
  发家致富后的闵财主也渐渐远离了政治,过上了闷声发大财的日子。在谈生意之余他也不忘在艺术方面陶冶情操,并与吴昌硕等中国艺术家专心研究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过上了有品质、有情调、有文化、有滋有味的“四有”新生活。该行后,财大气粗的闵泳翊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芸楣兰”与兴宣大院君的“石坡兰”齐名(这俩冤家连画个兰花都在死磕)。
  1914年6月8日,闵泳翊最终因酗酒伤肝而在上海法租界病死,享年55岁。
  本来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结果在官场却混的惨不忍睹。换了一个方向,却成就了商业巨子,风流才子,中朝历史友谊的见证人,高丽参的形象代言人。闵泳翊的故事告诉我们,“树挪死,人挪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墙推倒了就是桥,换个领域,或许就能闯出一片新的天空。
  日期:2016-06-13 16:27:27

  我们再从致富栏目回到新闻频道。讨论这个问题,袁世凯是否真的想废黜高宗呢?这还用问,当然想了,这个问题似乎没什么悬念,这次出使朝鲜之前袁世凯就想废黜高宗了。但是上级领导李鸿章始终不同意,袁世凯就是再有想法也得跟领导一条心,把这个念头暂时搁置。
  一般认为1886年第二次朝俄密约事件的时候,袁世凯就想废黜高宗,因为袁接连给李鸿章发电:“此时臣民发生内讧,举国鼓噪沸腾,如果有五百士兵,必可废黜国王擒拿群小,押解到天津听候询问。”
  不过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像废黜国王这种重大阴谋,要么是暗着搞,就如同1887年袁世凯秘密联络金允植、闵泳翊商量计划一样;要么是明着搞,例如由清政府直接派兵控制局面;而现实情况则是袁世凯光空喊着搞。
  例如1886年第二次朝俄密约的时候,袁世凯第一件事情就是忽悠。袁在晚宴的时候向朝鲜军政大臣出示自己伪造的清廷电报,称“金州七十二营今午乘轮赴高丽王京”,把这帮子大臣吓到王宫里哭去。首先,既然是袁伪造的电报,那肯定经不起推敲的,让专业人士一查就能发现破绽。所以袁要在晚宴时出示,当时人多眼杂,这帮子大臣即不懂专业,又没时间去联系清廷核实此事,再加上大家都被吓破了胆,局面乱成一团,根本看不出真假来。等到大臣们去王宫哭诉的时候,却又众口一词,不由得高宗、闵妃不信(三人成虎)。

  日期:2016-06-13 22:30:57
  其次袁世凯接连给北洋电报:“此时如果有五百士兵,必可废黜国王擒拿群小”这句话也是在忽悠。朝鲜虽然是个小国,但就想靠五百名士兵荡平的话,除非是美国队长带领的复仇者联盟。虽然袁世凯甲申政变时就带着不到五百名士兵杀进王宫过,但那是袁世凯同吃同住、手把手带出来的,绝对服从自己指挥的亲兵,就是这样,当时也还得收买内应。如果光带着五百名不认识的士兵攻打王宫,一上战场肯定就把自己卖了。袁世凯是带兵打过仗的,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并且喊打喊杀的都喊了好几天了,你再带兵去人家都早有防备了,区区五百名士兵能干什么。

  最后大家再回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政变都是怎么进行的,快的一晚上,慢的一天。而所谓的袁世凯废黜高宗的这件阴谋,前前后后的都搞了半个月,拖了这么长时间,黄花菜不只是凉了,早能晒成干儿了。并且后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众目睽睽之下,阴谋都变成阳谋了,这还能是搞政变的节奏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