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看袁世凯》
第18节

作者: 缘起缘灭皆是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5-28 08:33:39
  看完于公于私之后,我们再来看对闵妃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闵妃之子李坧,甲申政变中袁世凯一带兵冲进王宫,闵妃就趁乱带着6岁的儿子跑掉了(6次怀孕就这么一个孩子)。逃跑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2年前的壬午兵变中闵妃就趁乱化妆跑掉了(那次要带孩子逃就伪装失败了),不得不说闵妃还真是有胆有识,在枪林弹雨中领着个拖油瓶,还能不慌不乱,冷静观察,见缝插针的逃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真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能比的,平时肯定没少感叹自己是个女儿身。

  日期:2016-05-28 09:54:06
  下面问题就出现了,当袁世凯占领王宫之后,找不到高宗又有传闻说国王已经被害时,“当即派人寻找国王的庶子,打算立为监国,”此时闵妃已逃出来了,又有嫡子在,袁世凯却偏偏要去找个庶子,明显就是跟闵妃过不去。
  甲申政变后朝鲜大小事务又都是袁世凯说了算,这种情况下,闵妃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必须得跟袁世凯搞好关系,给娃给自己都得找个有力的靠山,至少不能反对自己。综上所述,闵妃还是很有可能投怀送抱的。
  日期:2016-05-28 13:44:07
  但袁世凯就不这么看了。虽然这时袁世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但从袁世凯以前的表现看,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治军时对自己不严怎么能服众)。面对闵妃的投怀送抱 ,如果头脑一发热,裤腰带一松答应了,那就要受制于闵妃这个很有心计的女人了。事关重大,袁世凯不敢疏忽。这种事万一传开,闵妃可能还没事,自己可是要掉脑袋的。
  如果再结合袁世凯的三姨太是闵妃妹妹这个传说看。按照电视剧里的通常情节,向闵妃这种号称世界第一美女(韩国人自己封的,可以理解)的人,对自己的魅力必须用自负来形容,如果拒绝了她的投怀送抱,美女特有的嫉妒心一定会让她报复的。不过作为一名资深政治家,闵妃不会立刻发作,芈月的故事没复制成功那就再换个其他女人的故事。模仿刘邦在白登之围给匈奴单于送“公主”的典故,为了获得袁世凯的鼎力支持,退了求其次,找个民间女子,让她拜在自己亲戚名下做义女(袁世凯不愿做自己孩子有实无名的干爹就让他做有名无实的姨夫吧),由高宗出面许给袁世凯(白登之围也是这个套路,反正外族人都傻傻的分不清)。但经过袁世凯的调查,三姨太其实只是一名民间女子,袁世凯心中自然不满,更不会对闵妃唯马首是瞻。

  以上这些八卦大部分都属于猜测。为什么要猜呢,因为袁世凯在朝鲜这段业余生活中国正史没有记载。而袁世凯本身又不太爱写日记,军营里大部分人又都是比袁世凯还粗的粗人,那位南通状元张謇又跟袁世凯闹掰了(有这八卦猛料也不会跟他这个学问人说啊),所以记载甚少。这是有历史传统的,明朝朝鲜之战记载也不多,在大部分人看来,朝鲜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朝贡国,充其量就是小打小闹,上不得头条新闻。

  日期:2016-05-28 15:00:07
  那万一袁世凯真的上了呢?你要认为上了那就上了吧,反正袁也没吃亏。究竟是袁提上裤子不认闵了,还是闵提上裤子不认袁了,也都无关大局。反正最终的事态发展也跟我推测的差不多,甲申政变后本来应该是蜜里调油的中朝关系迅速变质,朝鲜很快转身去抱俄国的大腿。

  日期:2016-05-28 17:23:15
  当时在朝鲜有中日韩三方,中国不记还有别人记。按照相关资料记载:到了宣统年间,袁已失势,日人佐藤铁治郎用中文写了一本《袁世凯》,对袁大为揄扬。当时袁的政治环境非常恶劣,这本书徒招人嫉忌,所以袁的长子克定央求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和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小幡酉吉等协助,把这本书全部购买,予以烧毁,不使其流传。可是袁家又觉得袁早年的事迹也应该适度地加以公开,因此刊出了一本《容庵弟子记》。这本书中记袁在朝鲜的情形很详尽,当然其中过于渲染,可是也多少有真实的资料价值。

  这本书里被引用最多的就是佐藤铁治郎对袁世凯的一段评论:“要而论之,袁世凯当日(指在朝鲜时期)之谋,实有令人可惊可畏者。使清政府与李鸿章能明断敏迅,出师图韩,一跃而登,真令我日军无从措手。即我日军奋然而作,然以当日海陆军论,尚不知鹿死谁手,袁之外交,诚有飙悍之手腕哉。”
  日期:2016-05-28 19:40:38
  现在再看,袁世凯当时作为日本的敌人,居然能打动这位日本记者为其说好话,不禁让人一是佩服袁世凯拉关系的能力,还能与日本化敌为友,二是佩服日本记者的秉笔直书,真是个正直的人啊。虽然时间没赶对,让袁世凯很不高兴,但那肯定是无意(不知者不罪)。不过当我好奇心起,看了下这本对袁大为揄扬,徒招人嫉忌的传记之后,才发现,童话里原来都是骗人的。这本书从袁世凯小时候就骂他恶尽恶绝,坏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坑爹坑领导坑到没朋友,升官也是因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不计前嫌的推荐,而日本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大东亚共荣圈,所采取的一切军事行动都是自卫反击战。我本以为这位日本记者是袁世凯的异国知己,结果现实却告诉我日本一直跟袁世凯不共戴天。至于上面那段正面评价,是全书里仅有的一段,而拿这一句话说整本书都是对袁世凯的赞扬(好吧,这段评论的作者父亲是同盟会反袁,自己是国民党反共),想想也是醉了。

  看完佐藤铁治郎的《袁世凯传》,不由得感慨日本人的历史真不靠谱(要信的话你年都过错了),当时主要就中日韩三方,中国没人记,日本不靠谱,韩国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韩国人的历史(nazhangpozui)。
  日期:2016-05-28 22:30:40
  从心理学上讲,人越缺什么,就越要表现什么。看看广为关注的娱乐圈就是(这方面大家都比较熟),越是夫妻关系不好的,越是要辟谣秀恩爱,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晒恩爱,死得快。

  放到历史上看也一样,当年越怂,后来吹的就越狠。地盘越小,越要往大里叫。所以日本要自称大和民族,大日本帝国;韩国也不甘示弱,从大韩民族,大韩帝国,到大韩民国,最听不得别人说他小。
  日期:2016-05-29 10:00:27
  而《容庵弟子记》中记载吴兆有,张光前,黄仕林三人的表现相当的不堪,其中吴兆有表现最差,打仗贪生怕死,趁乱抢劫王宫,领头中伤袁世凯,绝对的罪魁祸首、反面典型的形象;张光前的造型比较简单,是胆小怕事的懦夫形象,黄仕林则是谎报军情,打小报告的小人形象。
  毕竟《容庵弟子记》也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排除袁世凯为了报吴兆有攻击自己的这一箭之仇,而把他们都说的相当不堪的可能。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我们先搁置争议,看看他们的日后表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